苏轼的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鉴赏 读完此词后的个人感受

2022-09-30 23:05

2个回答
虽遭受贬谪,但依然乐观、旷达,能够坦然面对困境和挫折。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时所作,整首词都表达出一个中心思想,苏轼对政治生涯的豁达与潇洒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从风雨衍生到人生,风风雨雨又如何,我怡然自得,我想我素的走完我的一生,我不怕人生中的坎坷竞技,潇洒才是我的本性。
山头斜阳却相迎,风雨过后终会天晴,这样的自然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生经历,没有过不去的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相望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如风雨般来的匆忙,去的也匆忙,无风无晴,一片淡然,这些荣辱得失何足挂齿,从此后要过我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潇洒人生了。
相关问答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及鉴赏
1个回答2024-04-29 18:17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全文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叶打林声)的原文和赏析
1个回答2024-03-21 22:50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
全文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1个回答2024-05-20 18:14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
全文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1个回答2024-03-06 19:20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卜腔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全文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全诗
1个回答2024-03-03 17:14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
全文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全诗
1个回答2024-03-09 15:38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   作者: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全文
苏轼的《风定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8 02:46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意思是: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
全文
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1个回答2024-03-23 04:33
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的《风定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23 04:35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意思是: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
全文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全诗
1个回答2024-03-03 17:15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   作者: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