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定风波》中,词人在风雨中仍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他怎样的心情?“一蓑烟雨任平...

2022-10-01 04:45

4个回答
1 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
人生遭变,苏轼的无奈惹人怜,不过他毕竟不是常人,他骨子里充满阳光的,他比谁都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经历了什么,需要的又是什么,怜惜看来已多余,旷达如斯,做个闲散诗人更适合他吧
几句词描述的是一种淡薄和闲适的心情,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苏轼的洒脱的人生态度。而关于诗词的深义,关键在于其当时的心境与际遇,后人强解不得。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相关问答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个回答2024-03-13 06:26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出自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原文: 三月七日,...
全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1个回答2023-08-15 00:31
《定风波》 北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全文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09 18:25
释义:拄竹杖穿着草鞋轻便胜过骑马,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07 10:55
苏轼的《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竹林穿叶声, 何妨徐行且沉吟。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
全文
副小楷,是苏轼的一句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25 04:20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译文]竹杖和轻捷的草鞋更胜过马,怕什么!身披一件蓑衣在濛濛烟雨中漫步,任凭雨水肆虐,我仍然能逍遥自在地度过一生。 [出自] 北宋 苏轼 《定风波》 《定风波》...
全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3个回答2022-06-19 10:54
应该是首词牌曲,词内容隐晦,感觉避世独居或者是隐居山林,萧萧瑟瑟,又无波澜起伏,已达心静如水之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个回答2022-06-21 15:35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10 03:54
不必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行走。竹杖芒鞋轻快胜过骏马,谁会怕!披一身蓑衣,任凭一生风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07-14 14:26
定风波 窗前黄花九月菊,帘外风吹梧桐雨。 试问闲愁知几许,一缕,漠漠黯然销魂曲。 声如洪钟心似吕,何律?直叫人泪眼相许。 无奈离家书短句,归去,不留下一片言语。 转自 帅小天诗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个回答2023-04-01 23:50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出自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原文: 三月七日,沙...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