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改写成短文400

2022-10-04 08:15

5个回答
《舟过安仁》改写

“停船靠岸了!”船家的一声吆喝收回了大家的思绪。诗人杨万里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刚才只顾欣赏江岸的美景,现在眼睛确实有点累了。

初夏的江南着实让人陶醉,沿江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绿树与红花互相映衬,高低相错,真如连绵不绝的画卷啊!一阵凉风袭来,顿时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两天的旅程让诗人心绪安宁,平添了几分雅兴,随从的仆人也正玩的高兴,杨万里不忍打搅他们,自己信步走下船去。

沿着平缓的江岸往上走,走到一处高坡,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脚下是青青的草地,时有蝴蝶和蜜蜂留恋花丛,它们三三两两互相追逐嬉戏,黄莺和杜鹃轻快地飞翔、婉转的歌唱。这时的诗人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经写过的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诗所作时间没有考证,或许有误)眼前的景象和当年去过的徐公店何其相似啊!不知道那里的人们是否安好?不知道他们还记不记得我这个过客?不知道他们以后还能不能跟我一起吟诗唱词……

诗人收回目光,咦!远处飘来一首小船,在这样的江面常见到这样的渔船。可这只小船上只看到两个小渔童,他们正在船上休息,船桨和船篙被随意地摆放在船上,船头摆着两条小凳,两个小童都穿着短小的衣服。忽然,一个小童转身进了船舱,拿出了一把伞,撑了起来,看样子是做好了防雨的准备。杨万里满心疑惑,禁不住想向两个小童问一问。这样想着,噢!突然明白了,两个小童撑伞不是遮雨,不是遮阳,而是当作船帆,为了让船顺风行驶,加快行船的速度啊!看到这里,年过半百的诗人不由得哑然失笑。呵呵!两个顽皮的小童!杨万里恐怕两个小童过于贪玩跌入水中,不由得朝小船喊去:“两位小童,注意安全,千万不要掉入水中。”船上立时传来两个孩子清脆的童音:“知道了,谢谢您老人家。”

多像自己的童年啊!多么天真的孩子,诗人疾步回到船中,研墨提笔,铺下纸张,一气呵成,把刚才看到的情景写了下来:“《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那天,诗人杨万里在河边散步。清凉的微风抚摸着他的脸,使他神清气爽;高大的老树投下一片片绿荫,使他感觉身处深幽丛林一般。一切都那么宁静、美好。
走着走着,听到了小河水“哗啦哗啦”的声音。清脆无比,和小孩子的声音一样清脆。杨万里边走边看着河,太享受了!突然,杨万里看到了一根木杆。咦,这不是乘船用的篙吗?!难道有小船?诗人心中一阵阵好奇,加快了脚步往前走。
啊,杨万里又看到了一个船桨。桨和篙一起搭在船尾,船是停着的。他很奇怪:船上的人在干什么呢?!接着,两个可爱的小童映入了他的眼帘。他们穿着薄薄的白大衣,咖啡色中裤,双双坐在船中。其中一个“小胖墩儿”正撑着一把小伞,另一个“小瘦猴”也和他一起撑着伞。呵,他们在干什么呢,又没下雨,撑着把伞可真奇怪!
瞧,小瘦猴正挠着头,眼珠骨碌骨碌转,小胖墩正焦急地望着他。突然,小瘦猴眼睛一亮,趴在小胖墩的耳朵旁,说了些什么。小胖墩刚听他说完,就叫着连连称好,拍着小胖手笑得真开心!现在,两个小童双双坐在船上,一脸的兴奋,还不时地谈些什么。杨万里被他们的所作所为迷住了。不知不觉地停下了脚步,看他们一会左,一会右地摆弄那把“玩具”。小瘦猴还在摆弄小伞。可是小胖墩忽然大叫一声,一把抢过伞,双手直直地把伞冲向最前方,双眼聚精会神地看着伞尖。小瘦猴刚要抱怨小胖墩大惊小怪,但是一下子又意识到了什么。他安静地坐下来,和小胖墩一样看着伞尖。
突然,起风了!小胖墩和小瘦猴更加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了。突然,奇迹发生了!小船居然动了起来!两个孩子欢呼起来,互相击掌,连连银铃般的笑声传入我的耳朵,杨万里也欣慰地笑了。回到家,诗人立刻诗兴大发,马上拿出纸笔,写下了《舟过安仁》。他惊叹于孩子们无限的奇思妙想,更惊叹于孩子们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瞧!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草,仿佛铺在地上似的!风轻轻一吹“沙沙沙”的响声传的到处都是。
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快的调子逗弄着晚风,慢慢的小时在耳边。
早上太阳露出半边脸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乐地在草地上奔跑,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烦恼。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小鸟们,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吃完晚饭,太阳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来。牧童手里拿着笛子,迈着欢乐的脚步来到草堆上,不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来,听着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抬头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洁的月亮,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
那天,诗人杨万里在河边散步。清凉的微风抚摸着他的脸,使他神清气爽;高大的老树投下一片片绿荫,使他感觉身处深幽丛林一般。一切都那么宁静、美好。
走着走着,听到了小河水“哗啦哗啦”的声音。清脆无比,和小孩子的声音一样清脆。杨万里边走边看着河,太享受了!突然,杨万里看到了一根木杆。咦,这不是乘船用的篙吗?!难道有小船?诗人心中一阵阵好奇,加快了脚步往前走。
啊,杨万里又看到了一个船桨。桨和篙一起搭在船尾,船是停着的。他很奇怪:船上的人在干什么呢?!接着,两个可爱的小童映入了他的眼帘。他们穿着薄薄的白大衣,咖啡色中裤,双双坐在船中。其中一个“小胖墩儿”正撑着一把小伞,另一个“小瘦猴”也和他一起撑着伞。呵,他们在干什么呢,又没下雨,撑着把伞可真奇怪!
瞧,小瘦猴正挠着头,眼珠骨碌骨碌转,小胖墩正焦急地望着他。突然,小瘦猴眼睛一亮,趴在小胖墩的耳朵旁,说了些什么。小胖墩刚听他说完,就叫着连连称好,拍着小胖手笑得真开心!现在,两个小童双双坐在船上,一脸的兴奋,还不时地谈些什么。杨万里被他们的所作所为迷住了。不知不觉地停下了脚步,看他们一会左,一会右地摆弄那把“玩具”。小瘦猴还在摆弄小伞。可是小胖墩忽然大叫一声,一把抢过伞,双手直直地把伞冲向最前方,双眼聚精会神地看着伞尖。小瘦猴刚要抱怨小胖墩大惊小怪,但是一下子又意识到了什么。他安静地坐下来,和小胖墩一样看着伞尖。
突然,起风了!小胖墩和小瘦猴更加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了。突然,奇迹发生了!小船居然动了起来!两个孩子欢呼起来,互相击掌,连连银铃般的笑声传入我的耳朵,杨万里也欣慰地笑了。回到家,诗人立刻诗兴大发,马上拿出纸笔,写下了《舟过安仁》。他惊叹于孩子们无限的奇思妙想,更惊叹于孩子们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那天,诗人杨万里在河边散步。清凉的微风抚摸着他的脸,使他神清气爽;高大的老树投下一片片绿荫,使他感觉身处深幽丛林一般。一切都那么宁静、美好。
走着走着,听到了小河水“哗啦哗啦”的声音。清脆无比,和小孩子的声音一样清脆。杨万里边走边看着河,太享受了!突然,杨万里看到了一根木杆。咦,这不是乘船用的篙吗?!难道有小船?诗人心中一阵阵好奇,加快了脚步往前走。
啊,杨万里又看到了一个船桨。桨和篙一起搭在船尾,船是停着的。他很奇怪:船上的人在干什么呢?!接着,两个可爱的小童映入了他的眼帘。他们穿着薄薄的白大衣,咖啡色中裤,双双坐在船中。其中一个“小胖墩儿”正撑着一把小伞,另一个“小瘦猴”也和他一起撑着伞。呵,他们在干什么呢,又没下雨,撑着把伞可真奇怪!
瞧,小瘦猴正挠着头,眼珠骨碌骨碌转,小胖墩正焦急地望着他。突然,小瘦猴眼睛一亮,趴在小胖墩的耳朵旁,说了些什么。小胖墩刚听他说完,就叫着连连称好,拍着小胖手笑得真开心!现在,两个小童双双坐在船上,一脸的兴奋,还不时地谈些什么。杨万里被他们的所作所为迷住了。不知不觉地停下了脚步,看他们一会左,一会右地摆弄那把“玩具”。小瘦猴还在摆弄小伞。可是小胖墩忽然大叫一声,一把抢过伞,双手直直地把伞冲向最前方,双眼聚精会神地看着伞尖。小瘦猴刚要抱怨小胖墩大惊小怪,但是一下子又意识到了什么。他安静地坐下来,和小胖墩一样看着伞尖。
突然,起风了!小胖墩和小瘦猴更加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了。突然,奇迹发生了!小船居然动了起来!两个孩子欢呼起来,互相击掌,连连银铃般的笑声传入我的耳朵,杨万里也欣慰地笑了。多像自己的童年啊!多么天真的孩子,诗人疾步回到船中,研墨提笔,铺下纸张,一气呵成,把刚才看到的情景写了下来:“《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改写

“停船靠岸了!”船家的一声吆喝收回了大家的思绪。诗人杨万里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刚才只顾欣赏江岸的美景,现在眼睛确实有点累了。

初夏的江南着实让人陶醉,沿江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绿树与红花互相映衬,高低相错,真如连绵不绝的画卷啊!一阵凉风袭来,顿时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两天的旅程让诗人心绪安宁,平添了几分雅兴,随从的仆人也正玩的高兴,杨万里不忍打搅他们,自己信步走下船去。

沿着平缓的江岸往上走,走到一处高坡,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脚下是青青的草地,时有蝴蝶和蜜蜂留恋花丛,它们三三两两互相追逐嬉戏,黄莺和杜鹃轻快地飞翔、婉转的歌唱。这时的诗人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经写过的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诗所作时间没有考证,或许有误)眼前的景象和当年去过的徐公店何其相似啊!不知道那里的人们是否安好?不知道他们还记不记得我这个过客?不知道他们以后还能不能跟我一起吟诗唱词……

诗人收回目光,咦!远处飘来一首小船,在这样的江面常见到这样的渔船。可这只小船上只看到两个小渔童,他们正在船上休息,船桨和船篙被随意地摆放在船上,船头摆着两条小凳,两个小童都穿着短小的衣服。忽然,一个小童转身进了船舱,拿出了一把伞,撑了起来,看样子是做好了防雨的准备。杨万里满心疑惑,禁不住想向两个小童问一问。这样想着,噢!突然明白了,两个小童撑伞不是遮雨,不是遮阳,而是当作船帆,为了让船顺风行驶,加快行船的速度啊!看到这里,年过半百的诗人不由得哑然失笑。呵呵!两个顽皮的小童!杨万里恐怕两个小童过于贪玩跌入水中,不由得朝小船喊去:“两位小童,注意安全,千万不要掉入水中。”船上立时传来两个孩子清脆的童音:“知道了,谢谢您老人家。”

多像自己的童年啊!多么天真的孩子,诗人疾步回到船中,研墨提笔,铺下纸张,一气呵成,把刚才看到的情景写了下来:“《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相关问答
把舟过安仁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1个回答2024-02-24 19:32
艘渔船两孩所见收起竹篙停船桨坐船怪没雨张伞原遮雨相利用伞让船前进啊
把 舟过安仁 改成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21:24
注释 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 使:使用,利用。 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拿雨伞当帆,让...
全文
舟过安仁改成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3-05 22:33
舟过安仁(改写) 在湖南省东南部,有一个地方叫安仁县。 春天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诗人杨万里乘船去那里游玩。来到安仁,杨万里马上喜欢上这个了地方,这里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湖光山色,...
全文
舟过安仁改写成故事
1个回答2024-01-31 09:17
在湖南省东南部,有一个地方叫安仁县。 春天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诗人杨万里乘船去那里游玩。来到安仁,杨万里马上喜欢上这个了地方,这里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湖光山色,美呀! 在这迷人的景色里,杨万...
全文
把舟过安仁改写为一个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20 12:54
这首小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  ...
全文
改写《舟过安仁》成故事
1个回答2024-03-05 02:13
答: 春天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诗人杨万里乘船去那里游玩。来到安仁,杨万里马上喜欢上这个了地方,这里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湖光山色,美呀! 在这迷人的景色里,杨万里听到小孩的欢声笑语...
全文
舟过安仁改成一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21:37
杨万里坐在船中享受着春天的美景,这艘小船行到安仁的小河中,他看到一些柔美的柳树,杨万里的心情格外舒畅了。 无意中杨万里看到了一只小船上面坐着两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他们在小船上跑跑跳跳,然后他们把撑船的...
全文
如何把《舟过安仁》这首诗写成短文!
1个回答2024-01-29 14:05
将诗改为短文可根据诗句意境来编出一篇故事,举例如下:   湖面上有一叶小渔船,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孩子,他们把竹篙受了起来,也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有说有笑,让船慢慢游动。   咦,怎么没下雨他们还...
全文
把舟过安仁改写成小故事·怎么写评语
1个回答2024-01-20 15:57
《舟过安仁》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一...
全文
舟过安仁改编成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17:24
在湖南省东南部,有一个地方叫安仁县。    春天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诗人杨万里乘船去那里游玩。来到安仁,杨万里马上喜欢上这个了地方,这里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湖光山色,美呀!    在这迷...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