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汤的介绍

2022-10-26 04:55

1个回答

附子理中汤来源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由大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组成,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

相关问答
附子汤,当归四逆汤
1个回答2023-11-28 16:30
附子汤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是在朱鸟汤证出来之前,这个人因为肾阳不足,所以他的水气,背后的阳气转不上来,主症就是背发冷,如果一个人觉得背部好冷,...
全文
温经汤的附注
1个回答2023-04-14 08:45
《金匮要略》温经汤与《妇人良方》温经汤组成中均有当归、川芎、丹皮、人参、甘草等,皆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之功,均可用于治疗血海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之证。然《金匮要略》温经汤的组成中还配伍吴茱萸、...
全文
附近哪里有熬汤药的?
3个回答2022-08-13 06:00
1.一般在医院里面,特别是中医院,可以代给顾客熬药,熬好的药,密封为一袋袋的,放冰箱保存,要喝的时候,拿一袋出来,热一下喝。 2.还有就是药店里面是可以熬汤药的,顾客买了药,药店代熬。 3.自己也可以...
全文
附子汤的基本信息
1个回答2024-04-10 06:30
附子汤 【组成】附子二枚生猛茄姿用去皮破八片 纳坦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以上五味,枝绝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日三服。 【功能与主治】治房室忽中风,恶风多汗,汗出粘衣,...
全文
炙甘草汤的附注
1个回答2022-12-05 02:20
本方由炙甘草汤(复脉汤)加减而成,故名之。因温病后期,热灼阴伤,故去益气温阳之参、枣、桂、姜,加养血敛阴之白芍,故全方重在滋液敛阴而复脉,它与炙甘草汤同一“复脉”中而有温凉通敛之异。
附子理中汤的方子?
2个回答2023-01-18 12:15
告诉你配伍原理,以灵活处理。 此方治太阴脾,补虚为主,却寒为辅。所以附子量最少。参术最多。姜草其次。此方破寒效果不好。 如果以却寒为主,先用四逆汤。寒破之后,再用附子理中,或理中汤补虚。 如果,寒很...
全文
附子理中汤的其他方剂
1个回答2023-01-23 19:48
附子理中汤加减 【主症】久病不愈,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便中夹杂有黏液,泻后则安,形寒肢冷,面色眺白,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熟附子9g,党参15...
全文
血府逐瘀汤的附注
1个回答2023-01-28 19:44
以上各方皆为王清任创制的活血化瘀名方,常称五逐瘀汤,各方均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等为基础药物,都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主治瘀血所致的病证。其中血府逐瘀汤中配伍行气宽胸的枳壳、桔梗、柴胡以及引...
全文
半夏泻心汤的附注
1个回答2023-04-07 01:56
化裁方比较 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方中重用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气而消痞满,配合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证。甘草泻心汤即半...
全文
附子理中汤适合什么人食用
3个回答2022-09-11 11:42
附子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功能与主治: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 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下焦虚寒,火不生土,脘腹冷痛,呕逆泄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