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焚屋券 翻译

2022-11-23 20:58

1个回答
东坡自儋(今广东儋县)北归,择居阳羡(古地名)。邵民瞻为其购一宅,为钱五十万,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第。尝与邵步月(月下散步),偶至一村落,闻有妇人哭声甚哀,遂推扉而入,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其故,妪曰:“吾有一屋,相传百年,而吾子不肖(不成材),售于人。日前吾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问其故居所在,则坡所买之第也。坡再三抚慰,曰:“妪之旧居,乃我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人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妪子翌日(第二天)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值。(据《梁溪漫志》改写)
编辑本段译文
苏东坡从儋县向北回来,选择住在阳羡,邵民瞻给他买了一套价值五十万铜钱的房子,苏东坡用尽身上所有的钱刚能买下,后来他选择了个吉祥的日子住入新家。他曾经与邵民瞻在月下散步,偶然到了一个村子,听到有个老妇人哭得很伤心,便推开门进去,苏东坡看见老妇人仍然在自顾自地哭泣。苏东坡问她哭泣的原因,老妇人说:“我有一套房子,世世代代传了几百年,但是我的儿子不成材,卖给了别人,现在我搬到这儿来了,住了百年的旧房子永远没了,怎能不痛心?”于是苏东坡问她的那套房子在哪儿,正是苏东常碃败度汁道伴权宝护坡买的房子。苏东坡多次安慰她说:“你的房子是我买的,不用太悲伤,现在我把屋子还给你。”苏东坡随即叫人拿来买房的凭据,当着老妇人面前烧了。第二天叫老妇人的儿子接他母亲回到原来的住所,最终竟然不索要所花之钱。
编辑本段启示
本文充分体现了苏东坡的处世豁达与豪爽的特点。面对可能是花尽毕生积蓄买来的房子,闻得心酸老妇的悲泣,不待思索举以与之,正如他所说的物与我皆无尽也,何必去在乎一时的得失呢,只要做到心里坦然就好,付出是快乐的。
编辑本段注释
1.儋:今广东儋县
2.阳羡:古地名
3.倾囊:用尽所有的钱
4.扉:门
5.不肖:不成材
6.第:住宅
7.
妪:老妇人
8.步月:月下散步
9.翌日:第二天
10.竟:终
11.索:取
编辑本段文言知识
第,“第”可指“住宅”、“房屋”。上文“后择吉日入新弟”,意为后来选择了吉利的日子住进新买的住宅。“呼妪子翌日迎母还旧第”,意为叫老妇人的儿子第二天来接母亲住进原来的房屋里。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相关问答
苏东坡焚屋券 翻译
1个回答2022-10-17 17:04
苏轼从儋州(今海南儋州)回来,居住在阳羡(今江苏宜兴),邵民瞻(人名)为他买了一座房子,花了500缗(成串的铜钱)。后来(苏轼)选了一个好日子搬入新居。有一次,与邵民瞻月下散步,偶然到达一个村落,听到...
全文
苏东坡焚屋券解释
2个回答2022-09-07 18:10
东坡自儋(今广东儋县)北归,择居阳羡(古地名)。邵民瞻为其购一宅,为钱五十万,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第。尝与邵步月(月下散步),偶至一村落,闻有妇人哭声甚哀,遂推扉而入,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其...
全文
冯谖焚券市义体现什么思想?
1个回答2024-02-27 04:13
冯谖“市义”的目的是为孟尝君求得百姓的拥护,巩固其在薛地的地位,也就是替孟尝君收买人心。 这种“市义”行为客观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反映了冯谖的民本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
全文
冯缓焚券市义的目的是?
1个回答2024-03-08 03:29
为孟尝君收买人心,营造第三个窟 他之前就说过,狡兔三窟才能保证安全 封地就是第三个窟,必须收买人心
天人合一苏东坡——读《苏东坡传》
1个回答2024-01-29 14:02
每次拿起《苏东坡传》,皆手不释卷,意趣无穷。之前从其诗词中感受着苏东坡的伟岸形象与俊朗气质,感叹其才华横溢。而阅读此书得以走近东坡,不能不为其人其文其诗其画其情其趣所折服。东坡一生可谓坎坷多舛,然而其...
全文
苏东坡的故事是苏东坡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9 03:38
苏东坡的故事 1、针锋相对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
全文
从《苏东坡画扇》中可以看出苏东坡是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3-02-09 12:01
乐于帮助 富有同情心
苏东坡写《东坡》
1个回答2024-02-20 13:28
有人说《东坡》一诗是最能代表苏东坡精神的一首诗——他乐观从容、随缘自适;他达观自在、超然洒脱。而这些东坡精神都毫无保留体现在了这首诗中。所以,如果你喜欢苏东坡,就一定要读一遍他的诗《东坡》。 《...
全文
苏东坡为什么叫苏东坡
1个回答2023-01-03 00:45
苏东坡不是他的原名。只是相当于现在的笔名。
苏东坡肉的故事中,你感受到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1-20 14:17
 1、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