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在中医怎么解释?

2022-12-02 10:32

1个回答
中医对发作性睡病的认识

《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灵枢·口问》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又言:“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中医认为,睡眠主要与卫气有关,指出人体睡眠与清醒决定于卫气的出入运行和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卫气行于阴则处于睡眠状态,行于阳则处于清醒状态,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任何原因导致阴阳的升降出入失常,即阳不出于阴均可造成多寐。《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也说明了多寐主要是由于阴盛阳虚所致,因阳主动,阴主静,阴盛故多寐。

2.1脾虚湿困

症见:昏昏欲睡,身重嗜卧,肢倦无力,伴头昏倦怠,食后易睡,形体偏胖,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燥湿醒脾,化痰开窍

方药:藿朴夏苓汤和二陈汤加减。

2.2肝胆实热

症见:精神昏愦、常欲寐卧、大笑猝倒,夜寐多梦,噩梦纷纭,惊恐易醒,伴胸胁胀痛、口苦胸闷,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清胆泻热,化痰开窍

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减或黄连温胆汤加减。

2.3痰瘀阻窍

症见:昼夜嗜睡,昏睡流涎,频发猝倒,伴头昏头痛,反应迟钝,表情怪异,语言不利,舌体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脉沉涩或滑。

治则:涤痰开窍,活血通络

方药:涤痰汤和通窍活血汤加减。

2.4心脾两虚

症见:神疲嗜卧,头目昏眩,肢软无力,伴流涎,张口伸舌,语言不利,面色萎黄,记忆力下

降,夜梦纷纭,胆怯易惊,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则:补益气血、化痰开窍

方药:归脾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

2.5肾阳不足

症候:精神疲惫,嗜睡难抑,伴沉默寡言、腰膝酸软、头晕头昏,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舌淡,苔白腻,脉沉。

治则:温补肾阳,化痰开窍

方药:肾气丸加减。
相关问答
我给我妈妈求医看病,我妈妈78岁,总睡不
1个回答2024-04-06 13:53
从你描述的症状来看,主要是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失眠等疾病的。指导意见这种情况下,支气管哮喘会加重后诱发失眠,心慌等表现,相对来讲,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较重的,故建议您到呼吸内科就医,并请神经内科医师会诊即...
全文
久病成医是什么意思,久病成医怎么解释,久病成医成语解释
1个回答2023-01-29 20:06
久病成医 【jiǔ bìng chéng yī 】意思解释:病久了对医理就熟悉了。比喻对某方面的事见识多了就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典故/出处:
久病成医是什么意思,久病成医怎么解释,久病成医成语解释久病成医打个数字?
1个回答2022-12-13 07:31
久病成医,汉语成语,拼音是jiǔ bìng chéng yī,意思是病久了对医理就熟悉了;比喻对某方面的事见识多了就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出自《左传·定公十三年》。
中医是怎么看待发作性睡病的?
2个回答2022-12-04 11:29
中医认为,发作性睡病是由于中气不运所引起的,中气即是脾胃之气,中医有“脾困则人困”之说,在人体内,因为‘’阳”主动、‘’阴‘’主静,所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时会引起发作性睡病。《灵枢·寒热病》篇说:阳气...
全文
久病成医的解释意思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1-25 12:20
久病成医,汉语成语,拼音是jiǔ bìng chéng yī,意思是病久了对医理就熟悉了;比喻对某方面的事见识多了就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出自《左传·定公十三年》。
中医是如何解释人生病的?
1个回答2022-11-07 18:55
简单说: 人有先天素质,如果先天素质不足则某一方面在外因的作用下会共振,从而产生此一方面的各种症状。中医的五行理论涉及的较全面。 若先天素质强,倘若后天失养,对气候各种变化的不适应等也会造成疾病。
中医怎么解释糖尿病
3个回答2022-06-16 23:26
消渴,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吃多,喝多,小便多,体重减少。分上消、中消、下消。上消为肺肾阴虚,中消为胃肾阴虚,下消为肾阴虚。
发作性睡病在中医属于什么病?
1个回答2022-12-12 19:22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的睡眠障碍,引起的原因,有很多,如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外伤,遗传等。发作性睡病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出现发作性睡病得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平时应多锻炼多运动,多吃水果,蔬菜蔬菜保...
全文
中医如何解释精神病
1个回答2022-11-03 08:01
精神疾病大致可分为病因已明和病因未明两类。病因已明的是指通过现代检测方法可以找出致病的观依据的精神障碍,如由脑部疾病,脑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及外来毒素的中毒等病因所致的精神障碍。病因未明的一类是目前所具...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