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出优美意境的诗句是?

2022-12-05 04:14

1个回答
您好
第二大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景: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山寺的幽雅。
竹径通幽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曲径”,竹林丛中的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以上六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动,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详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都”,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都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或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相关问答
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出优美意境的诗句是?
4个回答2023-07-25 03:10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正解
1个回答2022-07-21 02:46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都)寂,   但余钟磬(qìng)音。  ...
全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文翻译
1个回答2023-08-15 06:23
1234****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个回答2022-05-11 16:53
1,清幽脱俗 2,深 曲 3,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
3个回答2022-09-12 08:07
是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除钟磬音。 解说:这是以写景表达所谓“禅意”的诗。...
全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在哪里写的
1个回答2022-07-11 08:15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曾入选《唐诗三百首》。 是常建题写在破山寺后禅院墙壁上的诗。
破山寺就是今江苏什么境内著名的佛寺禅院
1个回答2022-09-05 14:42
破山寺就是今江苏常熟境内著名的佛寺禅院兴福寺。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兴福...
全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破山寺在哪里?
1个回答2022-09-03 02:35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的全文
1个回答2023-02-21 09:58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文诗文翻译 / 赏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作者:常建 (唐代)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诗句
2个回答2023-04-12 14:47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入选了《唐诗三百首》。第一版本的内容如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第四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