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什么意思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2022-12-13 05:29

只想明白这句话的含 义
2个回答
LS说的不全面 十指的是兵力关系 十倍于敌人就围困 五倍就攻击 2倍可以有一拼之力 兵力相当就想办法分散它的兵力 比它少就防守 完全没胜算兵力相差太大就躲避
有十成把握 就包围起来攻打 如果只有五成把握 就用偷袭的 实力若是对手的两倍以上就和他公开对战 这样敌人势力才能被分散 ,如果你的人少 就退守 伺机而动 再不然就 避其锋芒 撤退
相关问答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2个回答2022-09-14 17:05
10倍则包围他,5倍则攻打他,1倍则与他对抗,差不多则想办法分解他,比敌人少则固守不出,明显打不过敌人则走为上计
孙子兵法里面”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怎么解释?
2个回答2023-04-11 21:05
十则围之 是因为可以全争的缘故。 五则攻之 是因为可以必胜的缘故。三分为正,二分为奇,敌当应对不暇。 倍则分之 是因为需要争取主动的缘故。分出援队之外的预备队,灵活机动控制局势,同时也为避免被居于弱势...
全文
用之兵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站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2 03:51
意思是:若我方兵力为敌方十倍左右,则可围之.若我方为敌方两倍,则可正面对敌.若兵力与对方一样,则可分兵相对,以求犄角之势,相互策应.若我方兵力少于敌方,则避开敌人的锋芒。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意思
2个回答2022-09-11 16:06
所以,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
全文
善攻者,敌不其所守。善守者,敌不其所攻。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1-17 07:34
善于进攻的人、能使其敌人不知如何防守。善于防守者、能使敌人不知怎样进攻。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有哪位朋友帮我具体解释一下
3个回答2023-02-24 00:10
用通俗的话讲。如果你10倍于敌,就围歼敌人。切断他的后勤线之后,关门打狗,任你捏圆搓扁。如果你5倍于敌,就击溃敌人。在追击战中痛打落水狗就是了。如果你两倍于敌人,那么只要在战术上没有重大失误,你有硬碰...
全文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7 06:31
出自虚实篇,原文为“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意思是我进攻就一定会获胜,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我防守一定稳固,是...
全文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14 10:36
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为“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意思是:我进攻就一定会获胜,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
全文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17 11:05
孙子兵法 虚实篇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我进攻就一定会获胜,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我防守一定稳固,是因为守...
全文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2 01:23
善于进攻的人,他的敌人不知道他在被进攻时会怎么防守,善于防守的人,敌人不知道他会怎么进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