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智上求佛法 已悲下化众生 翻译

2022-12-14 14:00

2个回答
於智上求佛法:
“於”有“从”的意思,智为智慧,“上”为尊重之意。“求”有虔诚意思。
以悲下化众生:
“以”有“用”的意思,悲为慈悲,“下”为放下、平等之意。“化”有度化、感化意思。
意解至此。
勿求圆满。
这两个都是讲修行,第一个的于,和第二句的以,都是一个意思。
于智,上求佛法
于悲,下化众生
悲智同体,佛法与众生,并不相离,修行之路,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下化众生也是求佛法,求佛法,也是在化众生,化众生中也能体悟智慧,求佛法中也能感受慈悲。
这是我的理解
相关问答
这篇佛故事出自於哪部经典??
1个回答2024-01-20 23:23
应该是无量寿经这一段文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佛语阿难。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能如大目揵连。百千万亿无量无数。於阿僧只那由他劫。乃至灭度。悉共计挍。不能究了多少之数。譬...
全文
關於智慧老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2:21
有个东方人曾经遍游世界寻找最聪明的人。他听人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住在高高的喜玛拉雅山的山洞里。于是他收拾行装,准备出发。穿过群山和沙漠,走了几个月后,他来到了一座高山脚下。他骑着马走上窄窄的山间小道,来...
全文
智悲佛网 沙弥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9-13 17:00
所谓沙弥,原语可能出自龟兹语的 samane 或 sammir,或于阗语的 ssamana。意译为求寂、息慈、勤策,即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在佛教僧团中,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
全文
关於佛教
1个回答2022-09-09 16:40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让我重复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
全文
我佛慈悲,为何众生仍难离苦 海
1个回答2024-03-02 23:45
众生心念不净亦不尽,故众生界不尽! 诸佛菩萨慈悲不尽! 吾辈佛子,各自努力! 我今正念 不为自求 不求人天福报 不求声闻缘觉 乃至权乘诸位菩萨 唯为最上乘 念阿弥陀佛 愿与法界众生 同生极乐 共同...
全文
众生看佛是佛,看人是人,而佛看众生都是佛。
2个回答2022-09-21 06:51
所谓无色无相
智悲佛网电脑版首页为什么智悲佛网不能打开电脑版
2个回答2023-08-22 14:46
都试过了...不行!
既然我佛慈悲,普渡众生,为何佛有三不度?不是众生平等吗?
4个回答2022-10-23 07:01
这几个观念要分别清楚:佛说众生平等普渡没错,但众生的根性机缘不同,所以要分门别类去找机缘教化,类似老师虽然教导学生,但学生根器不一样,必须各自选用合适的方法来辅导,三不渡,是指当下没法渡,而不是不愿渡...
全文
佛眼看人人是佛,众生看佛佛是众生
3个回答2022-09-14 19:18
是佛眼看人人皆佛;魔眼看人人皆魔吧?其实都差不多意思就是佛眼看外物都是美好的;而魔看什么都是坏的有佛眼之人或者说有佛性的人都是善良的人,这些人心地善良,看什么都是美好的,看什么人都是善人而心地邪恶的人...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