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分别是什么时候

2022-05-31 12:45

有什么意义
3个回答

一年的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于公历2月3-5日交节,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春分表示昼夜平分,于公历3月20-22日交节,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夏季的开始,于公历5月05-07日交节,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节气,秋季的开始,于公历8月07-09日交节。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昼夜平分,于公历9月22-24日交节,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冬季的开始,于公历11月7-8日交节,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节气,寒冷的冬天来临,于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它在上古时代(或远古)已订立。

1、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于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立春古称正月节、立春节、岁首、岁旦等。这个节令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古时候立春要贴“宜春”春贴,辞旧布新、迎春祈福,祭春神、祭太岁。


2、春分: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春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3、立夏: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立夏是为 夏季之始, 小麦齐穗, 开始扬 花上浆。此时, 各种候鸟相继入境, 并继续播种秋作物。 农谚云:“ 立夏茭子小满谷, 芒种玉茭大疙哚。” 立夏日 忌无雨、 无风。


4、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是农事很重要的节气,气温升高, 天气变热,忌连阴 雨,有“荒谷烂麦长玉茭” 之说。“春争日 , 夏争时, 中 耕锄草不宜迟”。夏至三庚入伏, 伏有三十天或四十天, 分头伏、 中 伏和末伏。 每伏十天, 中伏有二十天的。夏至是太阳在天空位置最高的一天,在民间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


5、立秋: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立秋,秋季开 始, 时在三伏之中。 有“ 三 伏 不 到, 秋来到” 之说,但天气仍然炎热难耐, 有“秋老虎” 之说。 农事有“立了秋, 挂锄钩” 之说,意为庄稼不再锄了; 还有“立罢秋, 万事休”, “立秋种芝麻, 老死不开花”, 意为此时各种作物不能再种了。


6、秋分:昼夜平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秋季的一半, 此后, 北半球渐短, 夜渐长。 秋分后, 既要抓紧送粪犁地, 积极备播小麦, 又夹带收秋,是秋季最忙时期。


7、立冬: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立 冬,意味着冬天的到 来,太阳过黄经为225° 。古有“冬是终了 ”, 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谚有“立了冬, 把地耕,能使土里养分增”, “冬耕深,出 黄金” 之说。 


8、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太阳直射南回 归线, 是日交九, 此后天气渐入严寒。

立春:2月3-5日。春季的开始。

春分:3月20-22日。昼夜平分。

立夏:5月05-07日。夏季开始。

夏至:6月21-22日。夏天来临。

立秋:8月07-09日。秋天的开始。

秋分:9月22-24日。白夜平分。

立冬:11月7-8日。冬天开始。

冬至:12月21-23日。冬天来临。

其他二十四节气含义以及时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时间是2月18-20日。

惊蛰: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时间是3月05-07日。

清明:清明时节,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时间是4月04-06日。

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时间是4月19-21日。

小满: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时间是5月20-27日。

芒种: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时间是6月05-07日。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时间是7月06-08日。

大暑:年中最热的时候。时间是7月22-24日。

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时间是8月22-24日。

白露:露凝而白。时间是9月07-09日。

寒露:将要结冰。时间是10月08-09日。

霜降:开始有霜。时间是10月23-24日。

小雪:开始下雪。时间是11月22-23日。

大雪:降雪量增多。时间是12月6-8日。

小寒:开始寒冷。时间是1月5-7日。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时间是1月20-21日。

相关问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
2个回答2023-05-11 05:12
您好,您想问啥?
什么叫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1个回答2023-08-16 12:14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一亦合称 “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四立” 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 夏至、冬至。合称 “二至”,至即到的意思。夏至表示炎热的夏季已经来临,夏至这一天的...
全文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14 09:45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
全文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05-30 23:36
立:建始也,表示春、夏、秋、冬自此开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干支历的岁首,建寅月之始日 。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夏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
全文
立夏 立冬 立秋 立春
1个回答2022-10-13 01:20
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中的立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10-31 21:26
立:建始也,表示春、夏、秋、冬自此开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干支历的岁首,建寅月之始日 。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夏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
全文
立冬,立夏,立秋,立冬,分别指什么时候
2个回答2023-08-07 19:16
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立冬、立夏、立秋、立冬分别指什么时候?
1个回答2023-08-16 12:37
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在几月几日呢?
2个回答2023-02-18 14:32
立春公历二月四日,立夏五月六日,立秋八月八日,立冬十一月八日。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分别在哪一天
1个回答2023-02-14 00:25
2019年立春的日期:2019年02月04日 2019年立夏的日期:2019年05月06日 2019年立秋的日期:2019年08月08日 2019年立冬的日期:2019年11月08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