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跂而望矣?

2022-12-19 13:42

2个回答
吾尝跂而望矣?

吾尝跂而望矣出自《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意思是我曾经颠起脚尖相望
相关问答
吾尝跂而望矣 而 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04 01:25
连词,虚词,没有特定含义,表顺承 我曾经踮着脚尖(而)远望.而:表顺承
吾尝跂而望矣 而 意思是什么
4个回答2022-05-27 19:55
吾尝跂而望矣 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吾尝跂而望矣”中“跂”的意思是 “提起脚后跟”,这是一个动作,要区分好“而”前后的动作的关系,才能辨析“而”的用法是表...
全文
“吾尝跂而望矣”中“跂”读音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19 11:35
qǐ,人名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一教材注解15号
吾尝跂而望矣的而怎么翻译?
1个回答2022-12-24 10:05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
吾尝跂而望矣的而为什么表修饰?
1个回答2023-02-04 19:22
“吾尝跂而望矣”中的而,之所以说它表修饰,是因为它居于中心词“望”和作状语的“跂”之间,如何望(看),跂(抬起脚后跟)而望(看)。由于“而”连接的两个词之间有修饰关系,因而连词“而”也表示了修饰关系。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9 16:49
荀子.劝学篇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
全文
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
1个回答2022-12-11 21:53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全文
吾尝跂而望矣的“而”是什么意思?是表顺承还是修饰?
2个回答2023-03-03 00:18
表修饰 我曾经站在高处向远方忘 这里而表修饰意思修饰向远望这个动作 不是顺承 而的用法很多 尤其是顺成和修饰难以区分 建议多想老师请教 仔细想想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翻译
2个回答2023-03-25 01:31
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看,但是比不上登上高处时见得广远。 语出荀子,意在举例说明后文“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我自己再怎么踮起脚,也不可能比站在山顶看的更远,教导我们要善于借助外物的力量。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翻译
1个回答2022-11-30 11:53
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看,但是比不上登上高处时见得广远. 语出荀子,意在举例说明后文“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我自己再怎么踮起脚,也不可能比站在山顶看的更远,教导我们要善于借助外物的力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