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与科举制有什么联系

2023-01-05 11:25

1个回答
《琵琶记》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作者高明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其中十年不是实际的十个年头,“十年寒窗”意指要通过艰辛的努力。
整一句是形容多年苦读历经艰辛,一举成名后身价倍增。
与科举考试的关系的话,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读书人在参加科举中榜之前,不管他多么勤奋刻苦,除了自己家里人,否则一般是无人理睬的,包括亲戚。而当他参加了科举并胜出,中了状元或者封了官,那就扬名天下了,因为科举制中了状元是昭告天下的,到那时奉承的人也就多了。
相关问答
唐朝科举制有哪些内容
1个回答2024-02-23 21:53
七年级 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
全文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唐朝科举制度
1个回答2024-03-21 18:33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
全文
唐朝的科举制主要有哪些内容 唐朝的科举制包括什么
1个回答2023-01-07 04:00
四书五经是明清时期科举的内容,称为“八股取士”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
1个回答2024-02-09 10:25
科举制始创于隋朝,至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僚的主要方法。唐朝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秀才等。常举的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二...
全文
论唐朝科举制.
1个回答2024-02-27 08:48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
全文
隋朝的科举制度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06:55
隋朝虽然隋炀帝创办了科举制,但当时只是设置了进士科,之前隋文帝以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只能说在隋朝科举制只是出现了,真正的繁荣而是出现在唐朝。 在唐朝,唐太宗扩充了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
全文
宋朝的科举制度
1个回答2024-03-17 14:51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
全文
宋朝的科举制度
1个回答2024-04-16 18:29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
全文
唐朝的科举制度
1个回答2022-09-26 09:05
唐朝的科举制度 ---------较为先进!
兰姓氏家族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6-20 06:41
兰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