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分别指什么,是什么意思?

2023-01-07 03:13

5个回答
道法自然,即自然之规律。
修功累德达到一定的高度,道的境界即不断的提升。
如果 是一个问 一个回答 就能解决道德的问题 那人们都是有道 有德之人了!

这些东西须要数月的追寻才能深入明白!不过知道些 就比不知道强!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下~

你就从 道生之 德蓄之开始理解吧!也是道德经里面的~道是创始生命的路线 德是蓄养 支持万物的生长 我们学习的就是这二种东西!依然是不可言语只可意传 道可道 非常道!
通俗地讲,道是万物的规律,而德是道的外象,一种准则。第38章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含有这重意义
道五无: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嗅。所以必须通过五有的德来认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道在内而德在外。
道就是玄之又玄,为天地万物之母(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德就有真德、余德,长德,丰德,普德(道德经:修之于身其乃真............)之分.
又有玄德之称,上面五德合一就是玄德。

道必须通过德来认识,真德才能认识真道。真德就是修炼+积善功合一。
【道】——很明显的就是“规律”;
【德】——本人愚见,“十”“四”“一”“心”,故应当是“团结”的意思
相关问答
德德德德德德德德德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3-19 14:16
德德德德德德德德德是胡皮什么歌? 答案如下:歌曲是《你慎让把我忘了》,由安德鲁劳埃艾裤孝差略特的一首诗改编的而来。
有才有德有才无德无才有德无才无德
1个回答2024-03-11 19:48
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08 04:06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的意思是:“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
全文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1个回答2022-10-28 08:57
老子的《道德经》说:“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 真正有德...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03 06:41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 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01 13:32
个人见解:上德之人,不以德为德,故而有真正的德;下德之人,不失德的本体,不失所德,所以无可称为真德。 如果这样说,所以下文才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关键点是在对德的有意而为还是随顺大道的...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3-23 12:41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作为产生一切的本体它本身不是再从什么东西而获得的(“德者,得也”),所以叫“上德不德”;因为它不是从比它更基本的东西获得但却能够产生出其它东西,所以说,“是以有德”。“下德...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19 09:02
上德即是道,如同大学里的明德,也如同佛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不德,即是不执着于德,所以才有了德这个层面存在。如心经所说空即是色。下德即是三维所有,全来自于德,如心经所说色即是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7-20 18:45
嗯~这讲得是乾坤两种状态,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个观念,上德与下德都是符合大道的,只是对大道的不同应对,都是君子的行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天行刚健,而变化莫测,具创造力与创新能力,这是符合道的行为。 ...
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意思是什么?谁写的。
1个回答2023-03-17 03:56
什么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答案? 答曰:“——第一句:“人们的上德的表现是遵循道德规律的行为而遵循道德规律的行为就是没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了,所以我们就认为是有道德的上德了;人们的下德的表现是不遵循道...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