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写出解释

2023-01-24 21:52

1个回答
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译文]孔子说:“富有和显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不通过正当途径达到目的,就不接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通过正当途径去除,就不接受。君子抛弃了仁,怎么成就名声呢?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匆忙时必定如此,颠沛时必定如此。"

2.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尽有之矣,我未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未曾见过喜好仁的人,憎恶不仁的人。喜好仁的人,是无以复加了;憎恶仁的人,他要是去行仁,是不让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能一天致力于仁的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足的。大概是有的,我未曾见到。"
相关问答
论语中关于仁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22:51
《论语》关于仁爱的故事不在那些关于“仁”的言论中,而是一则没有出现“仁”和“爱”的孔子事迹。《乡党》篇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短短十几个字中,虽然没有“仁爱”的字眼,却充分...
全文
《论语》仁者爱人
1个回答2024-05-28 19:27
出自:孟子《仁者爱人》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
全文
《论语》中关于仁爱的名句
1个回答2024-05-14 23:30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全文
论语中关于仁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8:01
《论语》关于仁爱的故事不在那些关于“仁”的言论中,而是一则没有出现“仁”和“爱”的孔子事迹。《乡党》篇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短短十几个字中,虽然没有“仁爱”的字眼,却充分体现了...
全文
关于论语仁爱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3-04 18:27
仁爱是论语的核心之一
有关仁爱的论语
1个回答2024-06-04 06:53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全文
求仁得仁的释义
1个回答2022-12-21 17:48
1、 原指伯夷、叔齐兄弟让国,本是求仁的表现;既然让国而心安理得,已经得仁,就没有怨言了。 2、今用来比喻理想和愿望均实现。 3、也比喻一个人的作为恰如己愿,自然能心安无怨了。 4、 后人引用孔子的...
全文
仁和的解释
1个回答2023-01-30 15:05
仁是目的,礼是准则。
一视同仁 ?的意思是怎么解释嘛?
1个回答2024-02-24 16:25
一视同仁 拼音:yī shì tóng rén 解释: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处: 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示例:警察却不...
全文
各种论语注疏中对“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的解释?
1个回答2023-02-01 07:19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好,选择的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算是明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