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习题:有人认为文章的结尾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间日是多余的,对此你怎样看

2023-02-04 09:35

2个回答
不多余。作者乘船出游,在刚刚发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内心感受后,船仍然继续前进。于是江面上又出现了另一种景观,从而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二是使结构上更加严谨。

多余。行文至“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结束,更符合写景文章“写景——议论抒情”的章法。
我认为并不多余,“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手法。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忘却名利醉心山水的高雅志趣。
相关问答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7 10:32
横斜的树枝遮住了天空,即使在白天,也像在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树枝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14 16:35
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间日。的意思是
2个回答2023-02-14 16:36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是否多余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个回答2023-01-26 18:53
不多余,照应了上文‘寒'字,流露作者对追求名利之途的厌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
有人说结尾处“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的,对此你的看法?
2个回答2023-04-16 22:05
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 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
全文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1个回答2022-09-14 08:18
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横柯上壁,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意思
3个回答2023-02-02 05:34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一线阳光。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文言文翻译
1个回答2023-02-09 09:07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也能见到阳光。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1个回答2022-10-11 07:43
这句话就是单纯的写景的。。。木有哲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如何翻译?
3个回答2022-09-19 17:21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翻译: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如同黄昏时那样昏暗。 详析: 横柯(héng kē)--- 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 蔽(bì)---遮,挡 昼(zhòu)---白...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