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文言文《郑玄拜师》原文以及翻译

2023-02-15 03:06

2个回答

原文
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

译文
郑玄想注《春秋传》,还没有完成。有事外出,与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认识。服虔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注这部书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虔的见解多数和自己相同。于是走到车边,对服虔说:“我早就想注《春秋传》,目前还没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相同。现在,我应该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这就是服氏《春秋注》。

郑玄拜师

一  【原文】

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尝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融果转式逐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遂罢追,玄竟以得免。(《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之一、礼乐皆东)

二 【译文】

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三年都没有见到马融,只是由马融的高足传授而已。(马融)曾用浑天仪测算天体位置,计算得不准确,弟子们也没有人能弄清楚。有人说郑玄可以解决这个难题,马融就找来郑玄让他测算,郑玄一推算就得出了结果,大家都惊叹佩服。后来郑玄学成离去,马融发出了“礼乐都随着郑玄东去了”的慨叹,马融担忧郑玄名声超过自己,心里很嫉妒;郑玄也疑心他们会追杀,就坐在桥下,脚上穿着木屐踏在水面。马融果然在转动栻盘占卜他的行踪,他对左右的人说:“郑玄现在土下水上,而且脚踩木头,这是必死无疑的前兆。”于是就不再追了,郑玄最终得以幸免。

相关问答
主角刘璋拜师童渊郑玄的小说?
1个回答2023-04-14 00:52
《汉末皇叔》
郑玄是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14 20:50
郑玄,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
全文
郑玄是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11 15:58
刻苦勤奋的人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曾入太学攻《京氏易...
全文
郑玄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7 00:19
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潍坊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曾入太学攻《京氏...
全文
郑玄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21 03:04
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潍坊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唯基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瞎碰统一时代”。曾入太学...
全文
与郑玄相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1 21:54
郑重其事 [zhèng zhòng qí shì]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褒义 出 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
全文
郑玄是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4-24 15:12
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
全文
有个玄幻小说。 里面的主人公叫郑天弃。 求书名
1个回答2023-04-22 15:21
《无上鬼道》
三贤故事,郑玄
1个回答2024-02-24 11:48
高密位于山东省东部,名称始于战国,因境内有密水而得名。春秋名相晏婴、汉代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出生在境内,称为“高密三贤”。
郑玄善心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9 05:21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尝①欲注《春秋左氏传》,尚未成。时行②,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③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④言...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