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的时候,为何千万不能站在树下躲雨?

2023-02-16 01:39

5个回答
是因为在下雨的时候会伴随着雷电,而且站在树底下很容易就会被雷击中,所以非常的不安全。

从电闪雷鸣的形成和过程,空旷场地上,建筑物的顶部,在高大的树木下,靠近河湖游泳池和潮湿的区域是雷击事故。当你遇到雷声时,你应该停止户外活动,尽快找避雷场所,可以去低洼,干燥或风或洞穴。但是,您无法进入低置木材建筑,如矿房房屋等矿化设施。

驾驶时,如果你驾驶,不要“放弃你的车”来避免它,你应该留在车里。汽车壳是金属,因为屏蔽效果,在车里没有伤害,汽车是避免雷击的理想场所。

当人体与大树接触时,强大的雷电流流过树干以捕获高电压。这是因为人体与该高电压直接接触,通常称为接触电压损坏。其次,虽然人们没有与大树接触,但雷流产生高电压,以通过空气引起人体损坏,这通常被称为反击损伤。

再就是没有直接接触大树,也距有大树一定的距离,但因为强大的雷流流过大树,它会产生不同的地方。存在电压,并且两脚站立之间存在电位差,使得有电流导致人体损坏。通常,选择雷暴的放电目标,并且始终选择雷电电流,最容易导电的路径被放电。也就是说,很容易放电该区域的最高物体。

在一个空的地方,树木,人们往往是最高的,所以它通常会被雷电击中。因此,空旷的田野,海滩,海洋,甚至是足球场,高尔夫球场,在雷雨的天气中非常危险。在雷暴多发的日子,首先要尽量避免到这些空旷的地方去。当你在郊外看见闪电后立即听到雷声,这说明正处在近雷暴的环境中。应该马上停止行走,两脚并拢立即蹲下。这样可以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

如果时间允许,最大的可能是到附近低洼的地方或山洞里蹲下。这个时候,切记低矮的房子、树下都不是安全的场所。

因为站在大树底下,当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大树流入地下向四周扩散时,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电压,而人体站立的两脚之间存在的电压差会造成伤害,通常称为跨步电压伤害。如果万不得已必须在树下躲雨,必须与树干保持3米的距离。
因为下雨天在树下躲雨会被雷电击中,树碰到水就变成了导体,传电,很有可能有危险,所不下雨天打雷时不能在树下躲雨。
因为树木会导电。成长着的树是湿的会导电,打雷是会从树导电间接劈到树底下的人。
相关问答
躲在树上的雨是指什么天的雨
1个回答2024-02-16 08:13
指的是夏天的雨水 《躲在树上的雨》张秋生老师的一本童话书。
在郊外,下雨天时候,为什么不可以在树下躲雨?
1个回答2024-04-03 06:05
因为树遇雨淋湿后,导电性更强了,更容易电离出更多的正或负电荷,当遇到所带电正好相反的云时,就会很容易产生放电(通俗讲就是闪电了).所以千万不要躲在树下,那更容易招雷!!
雷雨天气可以在大树下躲雨吗?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3-25 04:33
雷雨天气千万不要在大树下躲雨,因为雷雨天多伴随着打雷闪电等自然现象,树木是导体,当天空中发生闪电时,电流极有可能通过树干的传导劈到正在树下躲雨的你,轻则受伤,重则身亡,十分危险。 所以当雷雨天气...
全文
躲在树上的雨是指什么天的雨
2个回答2023-04-10 10:55
指的是夏天的雨水 《躲在树上的雨》张秋生老师的一本童话书。
树下躲雨被雷劈会死吗
1个回答2024-01-19 03:48
树下躲雨被雷劈是不会死的。但是要注意安全。树下躲雨可以减少雷电的危险,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因此,在树下躲雨时,应该尽量避开大树、悬崖、山坡等地方,以及高架物体(如电线杆、桥梁等)的附近。
为什么下雨时不可以躲在屋檐和树下
1个回答2024-03-09 12:51
树下,是怕打雷的时候打在树上然后传到你身上,把你电死, 雷经常打树,你不知道吗. 屋檐我就不清楚了,我经常躲,没什么事.
《躲在树上的雨》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雨?
1个回答2023-04-22 13:35
《躲在树上的雨》写的是夏季节的雨。 《躲在树上的雨》讲述是盼望看到夏雨的摩尔就像是我们身边的好朋友一样,可爱又童真,它有盼望、有伤心和沮丧,可这些情绪当遇到好朋友黑熊的时候都烟消云散了。 黑熊用...
全文
雷雨天避雨躲树下为什么会被雷劈?
1个回答2024-02-22 12:45
打雷下雨的时候,缺乏气象知识的人常会跑到大树底下去避雨。其实,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大树底下的人最容易遭遇雷击
下雨时动物怎样躲雨啊?
1个回答2024-06-02 17:54
下雨前,大部分的昆虫、鸟类、部分水生动物会有特殊反应。 下面是动物异常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l、猪。“猪衔草,寒潮到”。“猪筑窝,下大雪”。这是因为猪的鼻、嘴部无毛,直接接触空...
全文
躲在树上的雨的介绍
1个回答2023-12-19 01:33
你曾梦想过把森林里的片片小树叶,变成篇篇小如巴掌的童话吗?本书实现了这个梦想!书中的小小童话,如诗,如画,如歌,淡淡的童趣,淡淡的美丽,蕴涵着深深的哲理、浓浓的爱心。它以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