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的组成有哪些?

2023-02-18 15:07

2个回答
‘斗’跟‘升’是旧时的市制计量单位,主要是计量固体物质的,10升是1斗,10斗是1石,古代的“升”量值很小,传世的商鞅“铜方升”长12.5厘米,宽7厘米,深2.3厘米。计算出容积为202.15立方厘米,也即202.15毫升,大约能合现在市制单位的4两。1斗合10升就是2021.5毫升。两公升多的体积,按水的比重换算应该是近2公斤多点,4市斤多的重量。
半夏泻心汤就是用半夏(9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人参(6克) 炙甘草(6克) 黄连(3克) 大枣(4枚),这七味药,放上一斗水(就是四斤水,大约3瓶多左右啤酒的量),将药和水煮到剩余原来水量的60%,把里面的药渣过滤掉,然后再煮去一半的水量,剩下的药液分成三份,早午晚各服一份。如果用现代家用饭碗的话,差不多就是把9碗半水煮成6碗水,过滤掉药渣煮成三碗,早午晚各服一碗。
半夏泻心汤,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者。
组成: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
用量:半夏15g,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9g,黄连3g,大枣4枚。
主治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相关问答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
1个回答2023-02-13 21:50
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
半夏泻心汤
1个回答2022-04-12 03:26
“升”是东汉末年的剂量单位。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水几升,那个“升”。对于一“升”是多少,历来有一点争议,但不存在剂量上的差异,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了。(这不是外人讨论的范围) 就参考这个就行了:半夏(9...
全文
半夏泻心汤
1个回答2022-09-26 06:50
两者的病机基本相同,都是脾胃气虚,热壅气滞。但生姜泻心汤的病机除上外,尚有水食停滞。所以治疗以和胃降逆,散水食,消痞气为主。而半夏泻心汤的治疗则以甘温益气,苦泄辛开为主 在临床中,生姜泻心汤证有明...
全文
半夏泻心汤的用法
1个回答2022-05-18 04:36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半夏泻心汤的用量
1个回答2022-09-29 20:10
半夏15g,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9g,黄连3g,大枣4枚。
半夏泻心汤里的半夏是法半夏姜半夏还是……?
1个回答2023-01-30 12:16
半夏的炮炙一般以姜汁炮炙最好。你可以到药店问一下价格,姜半夏要比法半夏价格贵很多。你提的问题里半夏一般都用姜半夏。也有医生根据病人的经济负担开出法半夏的。要论效果,还是姜半夏好。仅供你参考!
半夏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异同?
1个回答2023-01-20 17:58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三方,均治胃气呆滞,湿浊中阻,升降失常之心下痞硬,均体现了泻心消痞之治。半夏泻心汤是其基本方,水气偏重者,表现以水饮犯胃之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为主,用生姜泻心汤,方中重...
全文
中医辩“生姜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
1个回答2023-01-13 12:12
两者的 病机 基本相同,都是 脾胃气虚 ,热壅气滞。但 生姜泻心汤 的病机除上外,尚有水食停滞。所以治疗以和胃降逆,散水食,消痞气为主。而 半夏泻心汤 的治疗则以甘温 益气 ,苦泄辛开为主 在临床中,...
全文
半夏泻心汤的歌诀
1个回答2022-05-16 13:27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又和阴。
半夏泻心汤的介绍
1个回答2022-05-21 01:00
半夏泻心汤,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