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计算?每一伏是多少天?

2022-06-09 09:02

4个回答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

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三伏是从夏至之后的第3个庚日开始计算的。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按照农历干支纪日法,确定入伏的日期可用“夏至三庚”的口诀,即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4个庚日到第5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到第2个庚日为末伏。

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因此,三伏的天数也是不固定的,有时是30天,有时是40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三伏之中中伏是最热的。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相关问答
伏天怎么计算的,几天是一伏
1个回答2023-04-12 04:45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
全文
夏天的一伏二伏三伏是怎样计算的?
1个回答2022-11-23 07:11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
全文
三伏是怎么计算的?
1个回答2022-11-20 21:47
3伏有30天初伏,中伏,末伏,中伏最热,过完三伏也说明快到秋天了!
伏天怎么计算?
1个回答2022-09-16 17:11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
全文
伏天怎么计算
1个回答2023-05-29 13:07
七月十三号入伏,今年大约38天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进伏用什么来计算?
2个回答2023-01-21 17:52
1.三伏天是在夏至的第三个庚日算起,这算是头伏,他基本上是固定的十天,二伏有的年份是十天,有的年份就是二十天,末伏也是十天;2.三九是在冬至之后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个周期,三九是在冬至后19到27天,...
全文
数伏和初伏有什么区别?数伏的日期是怎么计算的?
1个回答2023-02-25 06:01
数伏是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今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也就是初伏第一天是7月15日。2007年6月22日夏至是丁亥日,其后的第一个庚日是6月25日庚寅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5日庚子日,第三个庚日就是数伏的...
全文
什么是“伏天”,伏天的“三伏”又是怎么算的呢?
2个回答2023-05-13 11:32
“伏天”就是每年最炎热的那段时间,人们需要隐藏起来躲避盛夏的炎热。三伏是按照历法来划分的,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十分潮湿和闷热的时段,界于小暑和立秋之间。
入伏怎么算,一伏几天
2个回答2022-11-23 16:52
1、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入伏。 2、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3、"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
全文
每年的入伏天都是怎么计算的?
2个回答2023-01-25 09:40
干支记日就是把农历每一天都用干支标注,例如今年6月20日 (农历五月二十五)是“庚辰”日、21日是“辛巳”日等等。历法上规定,每年夏至日(6月21或22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出现那天就是初伏开始的日子。...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