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这句话

2023-04-10 23:52

这句话到底是孟子对道统传承的忧虑,还是孟子暗示自己就是道统的这代传人?
2个回答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大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前边都明白了。只有最后几句不懂。
“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孟子说:“从尧、舜到商汤,有五百多年,像禹和皋陶,是亲眼见到过而知道尧、舜的;至于商汤,则是听了传说才知道的。从商汤到文王,有五百多年,像伊尹和莱朱,是亲眼见过而知道商汤的;至于文王,则是听了传说才知道的。从文王到孔子,又有五百多年,像太公望和散宜生,是亲眼见过而知道文王的;至于孔子,则是听了传说才知道的。从孔子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离圣人的时代是这样的不远,离圣人的家乡是这样的近,这样的条件下还没有继承的人,那也就不会有继承的人了!”
[注释] ①莱朱:传说是商汤的贤臣,一说就是仲虺(huì),商汤的相。
   ②太公望:即吕尚。散宜生:姓散宜,名生,周文王的贤臣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解释认为:前半句“然而无有乎尔”指没有“见而知之”者;后半句“则亦无有乎尔”指五百余岁之后更不会人“闻而知之”者了。因此,是孟子对没有人继承孔子圣人学说的忧虑。
相关问答
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1个回答2023-03-27 02:10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解释认为:前半句“然而无有乎尔”指没有“见而知之”者;后半句“则亦无有乎尔”指五百余岁之后更不会人“闻而知之”者了.因此,是孟子对没有人继承孔子圣人学说的忧虑.
什么不亦说乎?
1个回答2024-01-30 12:02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第一句
不亦乐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7 00:06
不亦乐乎bù yì lè hū 【解释】: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 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示例...
全文
什么不亦说乎。
1个回答2024-02-04 15:43
有朋自远方来 追问:不懂。
什么不 亦说乎
1个回答2024-02-05 00:3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成语不亦乐乎?
1个回答2024-03-11 22:47
不亦乐乎,指原是喜悦之意。现常用来表示事态的发展已达到过甚的程度。
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啊
1个回答2024-01-22 05:42
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啊 不亦乐乎是一个汉语成语, 拼音: bù yì lè hū, 释义:1、指喜悦、快乐。2、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 《论语·学而》。 《学而》...
全文
不亦说乎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26 22:49
不亦说乎的意思是:“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现在常用来表达高兴地的意思。 出自孔子《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意思是: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吗。 学的意思:学习...
全文
“不亦乐乎”的成语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6 15:02
不亦乐乎bù yì lè hū 【解释】: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