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远看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什么

2023-04-28 14:20

2个回答
这是宋代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白话文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此诗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通过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全诗原文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扩展资料诗的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的地貌形态,峰岭交错,起起伏伏,后两句具有生活哲学真谛,为什么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置身庐山之中,无法看清庐山全貌。只有跳出庐山,以一个更高的视角才能看清庐山全貌。生活中,我们因置身某些事情之中,而当局者迷,只有跳出此局,站在更高的格局上,才能理清思路,观清全局。
相关问答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2个回答2022-08-19 04:21
这是宋代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白话文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全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3个回答2022-10-01 05:04
这是宋代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白话文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全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4-13 08:5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名《题西林壁》. 其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面意思是说,庐山从正面看,它是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
全文
请译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个回答2022-11-19 05:39
庐山从正面看,它是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它是一座巍然耸立的险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实际的意思是指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时间看是不一样的.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
全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问作者是谁
3个回答2022-09-06 03:06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
全文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2个回答2022-07-24 09:21
诗人说身在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时,实际上是识了庐山真面目之后的见道之言。他在提示我们,不要因为某一局部而不知全局。 一叶障目的错误是要不得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的所描写的景区是哪里
1个回答2022-10-18 00:12
描写的风景名胜是庐山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个回答2022-09-01 12:25
全诗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诗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