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的意象

2023-05-11 17:50

1个回答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上述是原文,其他版本如林海音在小说《城南旧事》里后提到面两句“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又如朴树的改编版里的“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等等。

此词抒发离愁别绪,却异常委婉、收敛,用了大量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关离别的意象:“芳草”往往暗喻离情,“晚风拂柳”写惜别,“柳”与“留”谐音,古人常用“折柳”表达远离愁别之情。“笛声”往往显得哀婉幽怨,表达离别的愁绪,“山外山”指路途遥远,世事苍茫,“天涯地角”、“浊酒寒梦”,不一而足。短短10句里,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中国古典“送别”的经典意象。这也许是其传唱久远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它的曲:平、慢、缓、婉。从听觉上,唯一向外突出去的一句就是“知交半零落”,也正是此句,令歌手朴树演唱时一度哽咽,乃至泣不成声。——浮世之上,知交飘零的飘零,落寞的落寞,我只身于此处,可谓半个知己也没有。

关于这首词是“送谁的”问题,历来极其有争议,根据其创作时间是写于未出家之前的,所以很有可能是送友人。

“许幻园站在门外雪地里把李叔同喊出来,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吧。”说完鞠躬而走,消失在苍茫里。

是夜,大雪盖满了一座干干净净的城,尘埃无踪。

李叔同回身提笔,写下这句:长亭外,古道边……”这固然是网友的演绎,根据中国古典诗词里送别诗普遍的送别对象来说,在送友人的基础上也是在送自己。

那么,古时候,“古道相送”送的是什么呢?送你前去即将取得的荣耀?功名?成就?还是其他什么呢?

这一条古道曾经“车粼粼,马萧萧”走过很多人,发生过很多事,如今你与我同样面对如此情境,我们到底在送别什么呢?

古代交通不便,书信都有可能中断好几年,无怪乎杜甫写“家书抵万金”,有时一别即是永恒,即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种无可奈何而又五味杂陈的离情。
相关问答
长亭送别意象都有什么
1个回答2023-07-16 17:20
包含着长亭、芳草、夕阳、古道、青山如此多的传统意象。
印象兰亭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9-08 13:15
印象兰亭具有以下的寓意: 1. 点滴积累,方能成就绝世之作:王羲之是通过反复书写和不断润色,才做出了这幅印象兰亭的作品。这个过程告诉我们,只有在平凡的日常努力中,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精深与卓越。 ...
全文
《劳劳亭》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
2个回答2022-12-14 17:47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欧阳修在醉翁亭中的形象
1个回答2023-10-24 00:25
一个字:醉。
你对白敬亭的印象怎么样?
1个回答2022-12-18 17:13
最近正在热播的《夏至未至》活泼开朗的由白敬亭饰演的男二陆之昂着实火了一把,一天之内粉丝涨了9万多。 他在剧中是一个擅长弹钢琴多才多艺的男孩。 在戏外,白敬亭也是一个外向豪爽,特别敬业的演员。其实...
全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什么?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什么?
1个回答2023-02-11 12:0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
《望江亭》中谭记儿的形象
2个回答2022-05-21 03:41
sddfasasdfsdfasdfa
关于《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书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05:03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又名《还魂》),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杜丽娘为追求爱情“生而死”、“死而生”的情节,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达到了“情之至”的“有情人”、具有反封建战斗光辉的杜丽娘形象,热情...
全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什么?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什么?
1个回答2022-11-30 10:1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
亭亭净植中亭亭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7-30 20:46
亭亭: 耸立的样子 用来比喻莲花的高雅 (七下书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