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书有哪些

2024-02-07 05:03

1个回答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又名《还魂》),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杜丽娘为追求爱情“生而死”、“死而生”的情节,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达到了“情之至”的“有情人”、具有反封建战斗光辉的杜丽娘形象,热情歌颂了“情”对“理”的胜利,个性解放冲决封建礼教的胜利。全剧构思奇特,剧中人物表现出高度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激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且语言绚丽多彩,十分优美,是明代传奇中最优秀的剧作。



杜丽娘与小丫头春香、青年书生柳梦梅构成了全剧冲突的正方。



身为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杜丽娘才貌端妍,聪慧过人。但在这样一位淑静温顺的娇小姐身上,同时显示出与大自然的天然谐和感以及对美与爱的强烈追求,还有她心细如丝的分析能力和独立识见,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酷爱自由与反叛束缚的精神。因此一旦她面对菱花镜发现了自己无比娇艳的“三春好处”,一旦她步入了充满着生机、流淌着春意的后花园中,她的惆怅无奈、她的委屈与痛苦便如江潮般在心头激荡。无可排遣的春情幽怨愈积愈多,决堤冲防,势所必然。她终于在昏然梦幻中,经由花神的引点,得到了书生柳梦梅的及时抚爱。那种怜玉惜香的爱惜与温存,那些半推半就的腼腆与主动,那般刻心铭骨的极乐体验与无限回味,都成为杜丽娘高于一切的情感财富。她那番“这般花花草草有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感喟,正是对所谓恋爱自由、死而不怨的强烈呼唤。由唯唯喏喏的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发展到勇于决裂、敢于献身的深情女郎,这是杜丽娘性格的第一度发展。一度发展是如此的迅捷,升华得如此强烈,梦醒之后与现实的距离和反差又是如此之巨大,以致杜丽娘不得不付出燃尽生命全部能量的代价,病死于寻梦觅爱的徒然渴望之中。但杜丽娘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能为情而死,还表现在死后面对阎罗王据理力争,表现在身为鬼魂而对情人柳梦梅一往情深,以身相慰,最终历尽艰阻为情而复生,与柳梦梅在十分简陋的仪式下称意成婚。这是杜丽娘性格的第二度发展与升华,所谓“一灵咬住”,决不放松,“生生死死为情多”。杜丽娘性格的第三度发展表现在对历经劫难、终得团圆之胜利成果的保护与捍卫。



小丫头春香是一位活泼可爱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春香正是杜丽娘性格中调皮、直率层面的外化。闹学的主角是她,而后台则是杜丽娘。尽管杜丽娘还是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格言去教训春香,但她本人又何尝不想与丫环一块去玩耍呢?发现后花园的是春香,而在后花园中演出一幕男欢女爱、惊神泣鬼的梦中喜剧的正是小姐本人。春香的导引与陪衬,使得杜丽娘更为仪态万方、内涵丰富。这一对少女珠连璧合般的联袂登场,与后来舞台本中花神圣母般的形象交相辉映,将女性美的群体阵容渲染得靓丽如画。书生柳梦梅的性格基调是痴情、钟情与纯情。拾到美女像便想入非非,以图像叫唤出真身来,此谓之痴情;此前在梦中便与素昧平生的杜丽娘结合,此谓之钟情;旅居过程中又与女鬼幽会,使之起死回生后又对她忠心不二,此谓之纯情。《牡丹亭》所谱写的这首至真、至纯、至美的爱情颂歌,是中国戏剧史上令人心醉、心悸乃至心折的经典曲目。此外,为杜丽娘的真情所感召,爽快的判官和富于理解力与同情心的皇帝,都加入了正方的阵营,这就使得杜丽娘得以处变不惊、起死回生,终获胜利。



构成本剧内在冲突的反方阵营中主要有南安太守杜宝和老塾师陈最良两人。杜宝主要代表顽固不化的封建统治阶级,陈最良则代表着陈腐迂阔的封建教化。



奇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浓郁的抒情场面,典雅绚丽的曲文铺排,都体现出《牡丹亭》较为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多重艺术魅力。《牡丹亭》中的天上地下、虚实正奇达到了一种从心所欲的境界。尽管汤显祖可以使人物故事虚到极点,但有时却又落脚到真切的实处。



以一系列抒情场次表现主人公强烈的追求,使其主观精神外化,并在此基础上令戏剧冲突持续升级,这正是《牡丹亭》的神韵与魅力之所在。最使人感慨的是《惊梦》这场戏。这是对自然、青春和爱情的礼赞,自始至终充满庄严华妙的仪式感。《惊梦》作为古典戏曲中最令人感佩、发人深思的儿女风情戏,整体浸润着浪漫主义的感伤之美、追求之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



《牡丹亭》又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一体的复合戏。各种审美意趣调配成内在统一的有机体。全剧共55出,前28出大体属于以喜衬悲的悲剧,后27出属于以悲衬喜的喜剧。仅仅为了争取爱的权利,便不得不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既是杜丽娘本人的青春悲剧,也是家庭与社会的悲剧。《诀谒》、《闹殇》、《魂游》等出戏,都极其悲凉凄宛。而《闺塾》等出戏则极富喜剧色彩。天真活泼而又调皮的春香,与老成持重却时带迂腐的陈先生,在犯规与学规之间彼此较量,呈现出反差甚大的强烈喜剧效果。石道姑等人的设置,更带有闹剧、趣剧的味道。但其中的悲剧意味也着实令人伤感:原来做官是要以六亲不认、牺牲情感作为起码代价的!这种悲喜交融、彼此映衬的戏曲风格,正是富有中国戏曲特色的浪漫精神的具体呈现
相关问答
牡丹亭中杜丽娘是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2-12-27 11:50
梦醒后的第二天丽娘去花园寻找梦境,失望之下相思成病,形容日渐消瘦,最终病重,于中秋之夜病逝。但后来…
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是怎样一个女子呢?
3个回答2023-01-06 23:55
杜丽娘挺惨的,封建时代下,她知书达礼,琴棋书画样样都会,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但后来她开始对爱情抱有向往,想要自由恋爱,对封建礼教有所抗拒但又不能完全挣脱。
求杜甫的诗 牡丹亭 全文
1个回答2022-10-07 18:10
5分要牡丹亭全文
牡丹亭中塑造了一个有情的杜十娘吗
1个回答2022-11-27 02:36
错误 是非题:《牡丹亭》中塑造了一个“有情“的典型——杜十娘。 答案:否
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是《牡丹亭》的主人公之一。(    )
1个回答2024-02-25 05:52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牡丹亭》的主人公是杜丽娘,而不是杜十...
全文
《西厢记》中崔莺莺和《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比较 论述
2个回答2022-10-01 11:55
崔莺莺更活泼自主 追求自己的爱情 杜丽娘更沉稳一些!
牡丹亭为什么这么有名啊?
1个回答2022-12-15 18:25
因为古代人很难接受这样的爱情故事 引起了一定的轰动啊
牡丹亭的又名叫什么?
4个回答2022-08-28 08:20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于十六世纪末创作的一部描写爱情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