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听古典音乐,什么是不错的古典音乐,其中有技巧吗

2022-06-13 23:45

2个回答
  音乐是大部分属于感性的艺术,用理性的角度来听音乐,是不对的,国内的教育是听一个曲子就一定要知道它的作者、背景、技巧、表达的思想等等,这样来听音乐,早就烦透了,哪有心思来欣赏。理性的角度多用于对音乐的分析。
  一个作曲家在创造音乐的时候,是他感情、技巧、思想的综合表达,也许他也不明确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就像楼主说的,“贝多芬都不想给自己的音乐标题,后来的标题也是人为加上去的.”后人加上去的标题只是后人对于作者感情、技巧、思想的理解。
  因此,听音乐首先不是对音乐进行分析,而是音乐好不好听、能不能带来共鸣和感触。作者、背景、技巧、表达等是进一步去理解音乐的工具。

  不同的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听音乐的感觉可能不同。每个人对于音乐的喜好也是不一样的,欣赏的角度和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乐评、背景知识等等是别人知识的积累和其他人听过后的经验,对于个人来说都只是参考。因此欣赏音乐的过程应该是:好听->共鸣感触->挖掘->更多的感触,而不是:好听->了解分析->按照别人的方式来欣赏。
  因此我觉得所谓听懂音乐就是懂得欣赏,从自己的哪个角度出发都算,而愿意去挖掘更多的欣赏角度的人更懂一些。

  当然,有时候觉得听古典音乐很累,也需要轻松容易接受的音乐来调节,所以还是那句话-----觉得好听就听,不好听就不听,其它可以不管
音乐是很主观的,多听多看吧!没什么技巧!
相关问答
做听力总是会走神,唉,特别是放一遍,没有题目,总会错过,怎么办,好着急,求技巧!
1个回答2024-03-20 12:05
我们英语老师教我们 试卷发下来先看听力 然后猜题 就是看着题目或图片猜它会说什么单词 然后用写在旁边 注意力集中 有什么好走神的 我觉得英语听力最好拿分了
你错哪了巧妙回答
1个回答2022-12-21 14:43
错就是错了,还什么其秒的回答,越不知道聊,巧妙的回答。
巧辨成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
1个回答2024-02-29 02:58
语句前后是否叠床架屋 例如: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解析:“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 从适用对象角度判断 部分成语有特定的...
全文
无巧不成书是不是阴差阳错
1个回答2022-12-04 03:08
这两句是反义词
听朋友介绍巧虎挺不错的,我想做这个项目,山东有做的吗
1个回答2024-01-24 14:26
正版的巧虎是上海乐智小天地开发的,据说没和其他地方的搞合作项目哦。
孩子犯错 批评也得讲技巧
1个回答2024-01-29 14:23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大小错误,对家长而言,这些错误没有什么是不可原谅的,只要你能采用正确的批评方式,这些错误同样也能以教训的方式转变成孩子进步的基石。   ...
全文
求关于“上司犯错,下级巧妙应对”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9 10:59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魏征谏曰 :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
全文
巧合是阴差还是阳错
1个回答2022-12-04 10:58
所谓“阴差阳错”,是说某种事情的发生叫人无法想象,这四个字不能拆开,“巧合”多用于好事,最好不要和“阴差阳错”等同。
我们光着脚丫,轻巧地错过彼此
1个回答2023-12-27 03:54
《青年文摘》上有。 好像是上一期,我看了,还不错。 我们光着脚丫,轻巧的错过彼此 历女出糗事件 帮帮过生日时,七扭八歪地凑了两桌同学吃饭。人多热闹,反正他...
全文
如何巧妙地惩罚犯错的学生?
1个回答2024-02-24 16:31
我觉得在这种时刻打起不到作用,还会让他更加的对你有敌意,应该从教育的方面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他进行沟通。可以用一个故事(和他犯的错相近的)讲完后,让他自己说出主人公的错误,如果他说出来了,你就趁热...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