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是如何论道与德的?

2023-07-15 17:21

2个回答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咐颤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摘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没扰

===========================================================
据我理解为:枯简旦老子的理想状态为:据已为道,道法自然,道在善利万物而不争。实在是实行不下去了,就只有求德、修德以化之;再其次是,求仁;再次是,行义;再再次是,克已复礼。但这都不算作是完全拥有道了。有道,不必讲:德、仁、义、礼的。道为上,德在下。
【道】—— 即是:规律。
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与其相对应的,老子提出“顺道而为”的方法论。
用在{政治}领域里,就是老提倡的:上德无为而无不为。

即:有所为有所不为。
---------------------------------------------------------------------
【德】的命题是【道】的延伸之一,也就是积极方向上的“顺道而为”。
【德】的本质是【善】,故老子云:“上善若桐弊水。”
具体表述就是:顺道而为善就是【德】;顺道而为恶就是【失德】。
---------------------------------------------------------------------

世界观上,【道做岁】—— 规律,无积极消极之分;
方法论上,【顺道而为】 也没有积极消极之分;
上善若水,忘了这一句, 为者就是局胡族【失德】了。
相关问答
论语德的故事及翻译
1个回答2024-01-26 08:09
    原文: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埋配基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
全文
德比才重要的论点
1个回答2024-01-23 17:09
当然最好是德才兼备,要看什么才什么德,为什么有些犯型的人有超常的能力为国家做得贡献的,国家会相应减刑,并重用,因为他不是一般的才能,任何东西都是看到什么度,能否平衡,太偏激都是不行的
请问哪位能给我 四子讲德论 全文
1个回答2024-05-09 23:15
“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勾践” ——《四子讲德论》 四子讲德论[87] 王子渊 褒既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又作传, [88]名曰四子讲德,以明其意焉。微斯文学问于虚仪夫子曰:"盖...
全文
海德的平衡理论是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2-24 04:03
分类: 医疗健康 >> 精神心理科 解析: 平衡理论,阐释人在社会中的心理动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F.海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海德认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建立的大部分与他...
全文
家长怎么评论老师的师德师风?
1个回答2024-03-13 01:20
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哦~ 第一,老师对学生教导过程中,是否体现师德师风。 第二,是否教育学生,能够教育知识,也能够育人。
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个回答2024-01-26 15:34
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导语:教育(Education)哗物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整理的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欢迎大家参考! ...
全文
家长怎么评论老师的师德师风?
1个回答2024-02-29 23:51
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哦~ 第一,老师对学生教导过程中,是否体现师德师风。 第二,是否教育学生,能够教育知识,也能够育人。
求歌德《浮士德》的评论
1个回答2022-10-17 05:48
浮士德精神是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他把艺术上升到了一种浮士德精神,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
全文
《道德经》、《论语》好不好?
1个回答2022-09-08 15:05
很好,可以看看,结合企业的经营,你会发现越是大老板越喜欢学古文,以史自鉴吧
古代西方有没有像《论语》那样讲礼仪道德的书
1个回答2024-01-19 11:23
答案是肯定的,古代西方也有像《论语》那样讲礼仪道德的书 。 我们知道,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千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