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折柳相送的诗

2023-08-03 03:30

灞桥折柳相送的诗
1个回答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题情尽桥》

唐代:雍陶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折柳篇》

唐代:许景先

春色东来度渭桥,青门垂柳百千条。长杨西连建章路, 

汉家林苑纷无数。萦花始遍合欢枝,游丝半罥相思树。 

春楼初日照南隅,柔条垂绿扫金铺。宝钗新梳倭堕髻, 

锦带交垂连理襦。自怜柳塞淹戎幕,银烛长啼愁梦著。 

芳树朝催玉管新,春风夜染罗衣薄。城头杨柳已如丝, 

今年花落去年时。折芳远寄相思曲,为惜容华难再持。

《浪淘沙》

宋代:赵鼎

玉宇洗秋晴。凉月亭亭。梦回孤枕琐窗明。何处飞来三弄笛,风露凄清。 

曾看玉纤横。苦爱新声。由来百虑为愁生。此夜曲中闻折柳,都是离情。

相关问答
灞桥折柳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3 17:33
灞桥折柳的意思: 指人出长安城到灞河后就要在灞桥上分别了。折柳:表示分别!
“灞桥折柳”何解?
1个回答2024-01-20 23:03
灞桥位于长安城东12公里处的灞河上面。古代长安人向东送行,往往以灞河为界,送人出长安城到灞河后就要在灞桥上分别了。 若是在古代长安,这个地方应该是一派柳色空朦,早在秦汉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
全文
灞桥折柳是典故吗?
1个回答2024-01-26 09:37
灞桥折柳赠别是习俗不是典故,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
灞桥折柳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21 18:31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在其上修“灞桥”。 灞桥是长安与东方广大地区的重要通道。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折柳...
全文
灞桥折柳的柳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0 21:21
柳,《本草纲目》载:“一名小杨,一名杨柳。”[3]王象著《群芳谱》解释为:“易生之木也,性柔脆,北土最多,枝条长软,叶青而狭长。其长条数尺或丈余,袅袅下垂者名垂柳木,木理最细腻。”柳作为文学作品中...
全文
“灞桥折柳”是什么意思,只求意思!!!
1个回答2023-02-22 09:42
灞桥:长安城外 古人送别之处 折柳 表示分别时依依不舍 ”柳“谐音”留“
灞桥折柳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05 14:38
折柳送别,是与朋友分别的意思
灞桥折柳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3-03 22:25
折柳 一般是送别友人时 因为柳有留的意思 所以有折柳送别这么一说 因为灞桥以灞柳风雪出名, 所以有灞桥折柳
急急急!!!!灞桥折柳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11:03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这其中...
全文
灞桥折柳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05:52
【灞桥折柳】的典故    据史料记载,灞河上建桥始于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桥”,史载这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 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水灾,王...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