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偶题的作品赏析

2023-08-09 03:45

1个回答

文人伤春,似乎是永恒的主题,春风春雨,落花垂柳,引起过多少诗人感叹。三月晦日,是春天的最后一天,更难免激起诗人无计留春住的愁思。唐诗人贾岛有首著名的《三月晦日赠刘评事》诗云:“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表现的就是浓重的惜春情绪。秦观这首绝句,与贾岛诗一样,也是通过议论,表达春将逝去时的感想。但秦诗一反旧例,没有悲伤的情调,却是顺其自然,豁达通变。
诗富有哲理,蕴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但那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为诗的后两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铺垫。后两句,反振一笔,如异峰突起,醒人耳目。繁华似锦(“芳菲”)的春天归去,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那“阴阴”的“夏木”同样“可人”,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跃然纸上!
诗是说理,指出了对春天的逝去的两种不同看法,强调应该顺其自然。推而广之,诗人也是在阐述自己的处世观:人生是处在不断地转换之中,好的可以变坏,祸福相倚。因此,当你失去了什么时,不要过分抱憾,要正视现实,知足常乐。春天有春天令人留恋的地方,夏天也有夏天使人 合意的所在;顺境有顺境的快乐,逆境何尝不可磨炼人,使人步入顺境。通过这诗,我们充分理解到诗人宽广的胸怀,并从中得到勉励。宋人的说理诗,虽然常常有陈腐惹人生厌的地方,但也不乏像这首诗一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

相关问答
三月晦日偶题 赏析
2个回答2022-09-29 00:37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原文及翻译赏析
1个回答2023-06-12 06:26
三月晦日偶题原文: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三月晦日偶题翻译及注释 翻译 节令风物不断递换,变化常新;痴心儿女,你们为什么要苦苦地挽留春天?那...
全文
《玩偶之家》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1个回答2024-01-10 21:12
《玩偶之家》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挪威]易卜生 类型:戏剧 背景搜索 本书成书于1879年。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是挪威最伟大的戏...
全文
春日偶成赏析
1个回答2022-09-14 23:01
1.描写了美妙自然的春日景色. 2.抒发了诗人愉悦快乐的心情,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可以看出.
赏析徐志摩的《偶然》
1个回答2024-02-25 09:26
希望能帮到你,人生就是这样,加油! 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
全文
赏析朱熹的《偶成》
1个回答2022-09-19 16:22
宋代朱熹的《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意思是:时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时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学习,就晚了。哪怕是一点点的光阴...
全文
赏析徐志摩的《偶然》
1个回答2023-03-13 01:05
写给林徽因的
木偶奇遇记摘抄赏析?
1个回答2024-02-04 02:29
1、匹诺曹已经听到这条恶犬在他身后很急促的喘气声,他不敢回头看,他感觉到了他呼出的热气. 2、大海平静得像一面水晶的镜子. 3、匹诺曹一到海边,就像小青蛙似的,很利落地“扑通”一声跳到了水里. ...
全文
赏析《偶书》、作者刘叉
1个回答2022-04-12 01:14
这首诗用“磨损的刀”这一最普通、最常见的事物,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把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艺术手法十分高妙。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
名人名言加赏析!!!!!重要的赏析急
1个回答2024-03-14 18:04
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赏析---------第一种人正是认为短短的人生,若不及时行乐,岂不枉来人生一遭?他们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歌我笑如梦中”的态度,把时间都在嬉戏...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