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子京到底死没死

滕子京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02:19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举进士,两人一见如故,说身世,谈抱负,十分投机。范仲淹举进士后,偕滕子京来青阳长山和九华山游玩。滕子京爱青阳、九华山山水秀美,恋契友范仲淹情深,曾有言“爱彼九华书契”终归于青阳。死后,其诸子遵其志,葬子京于青阳,这是滕子京葬于青阳的原因之一。 岳阳楼

  滕子京中进士后,曾任大理寺趁丞、左司谏、天章阁待制、礼部员外郎等京官。在任礼部员外郎时曾以审计监察官员身份来池州府督察政事,并游览了池州的山水名胜,写了不少诗文。庆历年间,宋仁宗赵祯任命他为繁华的大州泾州知府,任职期间,由于他“用公使钱无度”,被谪贬到偏僻的小郡巴陵。前后不到两年,因范仲淹的一篇为他歌功颂德的《岳阳楼记》,获得宋仁宗好感,庆历六年秋调他到有小汴京之称的徽州任知府。其时,滕氏家族陆续迁来青阳,父亲年迈在青阳养老。他曾几次来青阳拜望父老乡亲,并在九华山麓建造一座读书堂。庆历七年(1047)又调任苏州知府,上任不久便卒于苏州,时年58岁。定居青阳的滕氏族人,将其遗体运回青阳安葬,这是滕子京归葬于青阳的原因之二,可能是滕子京归葬青阳的真正原因。
《追思滕子京》作者追思滕子京的目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8-28 07:20
表明滕子京虽一再遭贬,但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滕子京为什么向范经略求记
1个回答2022-08-26 11:03
老范文采好咯
追思滕子京 从哪两方面赞美滕子京的?
1个回答2022-10-25 16:06
.滕子京含冤贬官,但他"不以已悲",努力"治政",看到重修的岳阳楼落成,他百感交集,"凭栏大恸十数声".说他"悲怆",是他含冤受贬,欲哭无泪;说他壮烈,是他如此"苦涩"却仍然忍辱负重,勤于业绩,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样的襟怀何等壮烈!
追思滕子京 从哪两方面赞美滕子京的?
1个回答2022-11-01 20:20
.滕子京含冤贬官,但他"不以已悲",努力"治政",看到重修的岳阳楼落成,他百感交集,"凭栏大恸十数声".说他"悲怆",是他含冤受贬,欲哭无泪;说他壮烈,是他如此"苦涩"却仍然忍辱负重,勤于业绩,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样的襟怀何等壮烈!
作者追思滕子京的目的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8-28 07:20
赞颂滕子京"先忧后乐"的践行,呼吁滕子京的悲剧不再发生.
根据岳阳楼记与滕子京负人才可以看出滕子京有什么优点和什么缺点
1个回答2022-11-25 00:56
从岳阳楼记中可知滕子京有才干,善管理,但面对被贬地境地却没有一颗宽大心,这种人故有才却不知何用,可悲....可悲
小滕小滕 怎么接?
3个回答2023-09-04 10:20
小滕小滕
应该这样接
小滕小滕,无所不能
姓滕的有多少人, 姓滕的由来,姓滕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08:32
滕téng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州西南。
滕姓相传是黄帝第二十六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五位的即是滕姓。「滕」字,古为「塍」,即田埂,因滕与塍同音,古文中即以「塍」假为「滕」,取泉水腾涌之义。春秋战国时代有滕国。《左传》称滕国的疆域「绝长补短方五十里」,故而又称「滕小国」。别看滕国小,但因为它是姬姓周朝王室的嫡系后裔,因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滕国自第一代国君错叔绣始,在春秋战国诸侯攻伐争霸的混战局面中存在了近七百年,历三十一世(一说三十二世),这几乎是个奇迹。滕国国君中最有名的是滕文公,他曾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来到滕国,《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对此多有记载。
《中华姓氏大典》中引证《通志》介绍滕姓:“滕氏,文王第十四子叔绣后也。”唐代《元和姓纂》中载:“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之后。滕失国,子孙以国为氏。”《吴门滕氏世略抄》序文中说:“吾滕氏肇自姬周文王十四子叔绣封于滕,即今山东滕州也。”这些资料,都印证了滕姓家族与古滕国,即今天山东省滕州市的渊源关系。

多少人姓腾 我就不知道了!
滕王的明朝滕王
1个回答2024-04-01 15:53

滕王朱瞻垲
朱瞻垲(1409年11月-1425年8月26日),是明仁宗朱高炽庶八子,母恭肃贵妃郭氏,明朝第一代亦为唯一一代滕王。朱瞻垲在永乐七年十月(1409年11月)出生,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十一(1424年11月1日)受封滕王,建邸云南,但他并未就任。他在位一年后,于洪熙元年闰七月十三日去世,谥号怀,年十七岁,葬西山,无子,滕国被撤除。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