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儿歌字谜记字形例子

谜语故事的谜语故事示例
1个回答2024-01-29 23:46

1、从前,有个懒人,身强力壮,什么活也不愿意干,整天吃喝玩乐,东游西荡。后来,家产卖光,穷的连稀粥都喝不起了,才打算干点轻松活。一天,听人家说:世上有一种摇钱树,只要找到它,一摇便有钱,穷可变富,再不用愁吃愁穿了。于是,他欣喜若狂的到处找,见人便问:“摇钱树在哪里?”找了九天九夜,毫无结果。但他仍不死心,继续询问,最后问到一位农夫:“去什么地方才能找到摇钱树?”农夫对他说:“摇钱树,两只叉,两枝叉上十个芽,摇一摇,开金花,创造幸福全靠它。”懒人听后,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随即微笑着跑回家去。这个谜语故事所指的摇钱树,就是人的双手。
2、古时候,有个名叫曹著的人,十分聪明,而且善于猜谜和制谜。某日,有个秀才想和曹著比高低,于是找上门来,出了一条谜语给曹著猜:“卧也坐、行也坐、立也坐、坐也坐。”要求猜一动物。曹著听后,谜语立即说出谜底,而是也出了一条谜语给那秀才猜:“坐也卧、行也卧、立也卧、卧也卧。”也猜一动物。那秀才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曹著提示说:“我的谜底能吃你的谜底!”听到这句含义双关的话,那秀才的脸红了,不仅连连称赞曹著高明,还钦佩地向曹著作揖,自叹不如,甘拜下风。这谜语故事的谜底是:青蛙、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例子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9 03:44

1、德军进攻苏联初期,闪电战取得重大战果,在莫斯科城下遭遇寒流,装备全部失效.而苏联援军赶到,最终苏军击退德军。

2、前秦进攻东晋,在淝水之战,前线发生哗变,落下草木皆兵的失败战例。

天时不如地利:平型关战役,衡阳保卫战,解放金门失败。地利不如人和: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抗日战争。

关羽的水淹七军就是天时击败地利的例子:

但是在真实的情况下,天时击败地利、暴力击败人和的案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有人和的一方,也未见得能够击败对手。比如关羽对于禁的水淹七军,就是关羽利用天时(秋,大霖雨,汉水泛溢)击败地利(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的典型案例。

在孟子所在先秦时代,类似于水淹七军的案例也有很多,足以反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孟子早讨论这个问题时,没有穷尽所有可能性来讨论这3个变量的关系,所以他的结论是缺乏客观性的。

一个利人更利己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26 22:09
一 利人利己
释义:既对自己有利又对别人有利
二 利人更利己的例子
1 无偿献血
献血既为别人提供了血源,又可以加快自身新陈代谢。

2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不仅能美化环境,保持水土,防止风沙,为他人后代带来幸福,自己更能受益。
灯谜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01 22:44

灯谜的例子:

1、今日秋尽。 (打中药名一) 明天冬

2、仲尼日月。 (打古人名一)孔明

3、落花满地不惊心。 (打晋人名一)谢安

4、降落伞。 (打古人名一)张飞

5、仲尼日月也。 (打成语一句) 一孔之见

6、南北安全,左右倾斜。(打成语一句) 东倒西歪

7、西施脸上出天花。 (打成语一句) 美中不足

8、五句话。 (打成语一句) 三言两语

9、游泳比赛。 (打成语一句) 力争上游

10、万年青。 (打成语一句) 长生不老

11、导游。 (打成语一句)引人入胜

12、铁公鸡。 (打成语一句) 一毛不拔

13、爬楼梯。 (打成语一句) 步步高升

14、戒之在斗。 (打唐五言诗一句)莫学武陵人

15、除夕守岁。 (打成语一句) 终夜不寝

其余的:

1、劝君更尽一杯酒。 (打离合字一) 口口回

2、朱门美脯臭。 (打离合字一) 府肉腐

3、十五天。 (打国字一) 胖

4、十个哥哥。 (打国字一) 克

5、两人十四个心。 (打国字一) 德

6、上无兄长。 (打国字一) 歌

7、多一半。 (打国字一) 夕

8、半部春秋。 (打国字一) 秦

9、岳父大人。 (打国字一) 仗

10、草上飞。 (打国字一) 早

看例子猜字谜
1个回答2024-03-18 23:36
用刀裁衣为(初)

火上烤肉为(炙)
哑谜是什么,例子
1个回答2023-09-24 10:36
buzhidao
成语谜语:利用太阳能
1个回答2024-02-16 05:55
巧夺天工
拼音:qiǎo duó tiān gōng
出处: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释义: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近义词
玲珑剔透
鬼斧神工
反义词
粗制滥造
粗枝大叶
天造地设
小学生上网有利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3 05:57
64.9%青少年认为上网有利于减压,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数不胜数,网络的出现是现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现代意义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电脑脱离信息时代的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曾幻想要足不出户,就晓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将此幻想变为了现实。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难道还能只读圣贤书,而不闻天下事吗?我方认为上网的好处有许许多多,上网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给我们提供了交流,交友的自由化,玩游戏的成功,让我们知道了要不断的求新,赢了我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其一,小学生上网,有助于早期智力开发。十指与电脑的配合联动,孩子对计算机网络多种功能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技能和智能,而智力、技能和智能是体现人的素质的三大要素。因此,中小学生上网本身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只要引导和控制得当,确实大有好处。
其次,上网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领域,通过网络获取广泛的新的知识。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而忽视各种知识的整合,因此,素质教育战略很难完善,在许多领域,缺少复合型新人文学者,直接影响各行业的发展。因此,从小培养我们对多种知识的复合,不仅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提升,而且对21世纪的人才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还有,上网人口比例提高,有助于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而这个进程,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上网发E—mail,使我们从小树立电子信函、电子商务、电子写作的意识,可节省大量木浆纸,提高环保水平;作为祖国的未来的我们,能树立电子商务意识,利用电子货币的意识的提高,是全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有助于推进货币电子化进程,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学好电脑,还有助于激发我们的创造性。
其三,小学生上网可以知道很多的丰富资源和信息。网络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会越来越先进,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许多变化,人们可以用电脑运算书写精确书写。这些都是上网的好处。

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陈述辩论
正方一辩: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小学生。小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方坚信:小学生上网是正确的
合理利用时间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5 08:43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合理利用时间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2-22 12:31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