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英语课堂如何发展学生

展现数学文化课堂听后总结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10 19:46
1、首先就是精美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导入课题时,有的老师有谜语导入,有些老师利用了幻灯投影揭示了这节课的课题,具有趣味性,首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
  
3、教学内容得当,对课本进行适当的处理,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而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处处存在。
  
4、教师教学语言亲切,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消除惧怕的心理全情投入学习中。还有的老师语言很有激情,学生的学习气氛就会很浓。
  
5、教师做到了留给学生多一些时间思考和讨论。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团结与协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来小组合作的力量。
  
6、教师做到了变教为导,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也就是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知道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
学校开展家长课堂的好处
1个回答2024-01-31 02:14

在我个人认为,凡事都有利弊,不可能都是对一件事有利的。

学校开展家长课堂,有利于对孩的管理,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不利的是,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太过于关心,有可能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在这就是有可能会对家长的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可能会让家长更加的劳累

凡事有利有弊,可以可以帮到你。

为什么开展家长进课堂
1个回答2024-03-01 10:24
家长资源是学校最为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通过家长进课堂活动,使学生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使家长们更深入的了解了班级和学校,更好的推动了班级、学校的发展。 充分发掘了家长自身的教育资源,拉近了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给家长和学生创设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给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一次增进了解、互相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和谐家校关系的构建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课堂展示,课堂展示有什么意义
1个回答2023-02-23 11:50
常用的展示形式有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肢体语言展示、实物模型展示等。展示就是提升,绝不是重复性讲解或统一答案。展示内容贵在“精”,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因此,开放性题目、拓展性题目、难点疑点问题,均适合展示。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就让学生把学习任务中的相关内容一一展示出来,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能抓住重点难点;也有的教师只注重学习任务的展示,认为只要把学习任务完成,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忽略了课堂内容的适当拓展和延伸。
展示应突出三大特性。一是问题性:也就是说展示内容应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易出错的问题。简单易懂的内容没必要展示。二是互动性:展示时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流,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等多种形式。三是创生性:要求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的独特思考、独到见解,包括学习方法总结、新发现、新感悟等。
如何拓展文言文教学的课堂空间
1个回答2024-02-16 00:21
一、拓展文言文学习的有效的时间
拓展和延伸作为文本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可以根据文言文的类型、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适时地拓展延伸。(1)课前拓展。解释文言文的写作背景及课文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本储备能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资料,认真预习。(2)课内拓展。课内拓展延伸的材料,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学生会进行对比、整合。但应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有助于学生较为准确而深入地理解文本,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有效。(3)课后拓展。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悬而未决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文言文,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文言文的积极性。
二、拓展文言文学习的思维空间
这是学生由自主吸收到自主研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先疑而后问,要求学生能把握文章最精彩处,也就是最能突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统一的局部,精读细研,研究其遣词造句,研究其句式选择,研究其修辞方法的运用,研究其结构层次的安排,研读在表层语言中深层次的含义,在这些研读之中,设疑而解答,让学生真切体会其与作者表情达意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和大胆质疑的习惯。如:《为学》这篇课文能把道理说得那样令人信服,主要是得力于故事,中间部分用较多的笔墨叙述蜀鄙二僧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不是学习,而是从四川往南海去的故事,这里就有学生产生疑问了:这与为学的主题有何关系呢?大家讨论后得出看法: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以事喻理的写法。可又有学生问:这个故事是如何喻理的呢?经过共同研讨,大家悟出:人的天资等各方面条件有好有差,学问有深有浅,为学做学问,当然有难有易,作者并不否认这一点,而是强调主观的努力。
三、重视文言文学习的实践能力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文言文的学习与实际的解题能力挂钩,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们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对学生作出具体的要求与指导,以切实培养和提高其文言文阅读解题能力:
①1、用好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能让学生明确本单元文言文学习的具体目标,教师在课前设计的课文提示是学生进行自学的钥匙,学生通过它可以找到理解课文、把握重点的途径。我们要充分运用课前设计的诵读提示,让学生首先了解作者简况,写作背景,以及学习本文的重点。明确了学习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就能避免学习中的盲目性。久之,就培养起了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
2、强调朗读感知。不断朗读,不但可以基本把握文章大意,也可以增强语感,即使有一些不太懂的字词,也可以借助上下文来基本掌握。明确了课文大意,也就克服了语言的障碍,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语感是阅读文言文的一个重要基础。
3、强化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背诵课文,是巩固文言文学习效果的一项有效措施。对必背篇目,背诵要及时、准确、流利、响亮。所谓及时,就是要在课文学完后一二天内就能背诵;准确,就是要准确无误,可以用默写的形式来检查;流利,就是要熟练流畅,不能过多停顿或读破句子;响亮,就是要在背诵时声音响亮。
四、让文言文走进学生的生活
在文言文教学中,联系实际,把文言文学习引进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拓展学习古代文化知识的空间。如教《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后,让学生课后搜集古人对名楼(如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名山(如泰山、黄山)、名川等描写的诗文;收集整理对联、灯谜;引导学生寻访名胜古迹,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无边,学无止境,满足了求知的欲望。
“古今沟通,古为今用”,掌握古汉语的一些常用实词,对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加强现代汉语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学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中“至”的意思“到”,叫学生找出能够印证此义的成语,这样学生也就理解了“自始至终”、“至死不渝”等成语的意思;学了“陶后鲜有闻” 中“鲜”的意思,就能理解“鲜为人知” “寡廉鲜耻”中“鲜”的意思;学了“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就能理解了“浅尝辄止”的意思。
小学第二课堂书画现场展演有什么好的建议
1个回答2024-01-23 04:10
开展第二课堂必须结合所学的课堂知识,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的进行延伸,例如,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关于春天的,那么第二课堂就可以开展找春天的活动,让同学们收集关于春天的素材,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直接带学生到户外去找春天,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在学生们欣赏与参与的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根据单元学习内容,老师可以安排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的说,或者是曾经看过的听过的,都可以让学生讲出来,这也是复述。还可以开展小发明的科技课,办黑板报,等等。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谁知道《小学生口才》班课堂展示!
1个回答2024-02-12 13:59
同学们上台练习讲话之前,先听老师讲一个表达方面的说话方法。孩子们专心听同学上台发言,认真把老师教的技巧应用于实际。 课堂形式不拘一格,游戏互动,非常快乐地上课,同学们都忘记时间了。 练中学,学中练,这可是同学们学完一期口才课的“毕业”作品,能当老师了哦!
幼儿园开展家长体验日活动,请各行各业的家长给宝贝上一堂关于他们职业的集体活动课,请问美容师的课怎么
1个回答2024-01-27 03:42
把你的工作定义为 爱干净,帮助人们变漂亮就可以。 需要一个小朋友 涂黑泥面膜,展示给小朋友,然后你的工作就是 白小朋友变白,问大家哪个更好看; 同时教育小朋友要经常洗脸,不然……
更多细节可以再设计
少先队活动中开展实践活动课,怎样避免课堂化?
1个回答2024-02-02 06:30

怎样避免课堂化?

力争做到“六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

放手”  中队辅导员为什么要放手?不放手行不行?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学校开展爱科学主题教育活动,每个中队都要举办一次主题队会。为了能将队会开好,我四处找材料,从确定主题到设置每一个环节我都一手包办。结果如何呢?队员毫无兴趣,凡响平平,与我预先设想的结果大相径庭。 

 “放心”  中队辅导员面临的是一群天真的孩子,大的十一、二岁,小的才七、八岁。许多中队辅导员都不放心把工作交给队员独立完成,认为队员年龄太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么,这么小的孩子能主力做事吗?我的经验是--能!而且能干得很好!还是上面提到的那次主题队会,由于我的包办代替没有受到好的效果,我决定让队员自己干。这下队员们可来了精神,一个个摩拳擦掌找材料、编节目、写串词,一板一眼,各项工作很快就完成了。看着一张张自信的面孔,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放开”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实施创新教育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对教育的要求。少先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地。培养队员具有新的构想,新的创意,队活动才有更强的生命力,拓展力。因此在组织少先队活动时,我们应放开学生的手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放胆”  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我鼓励队员在活动中展开想象的羽翼,鼓励队员根据所思进行创意。队员在活动中由身边的需要展开想象,有些想象看似荒唐,但在这异想天开中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大胆想象激发了创新活力。比如我们中队开展的“十年后我的名片”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十年后的情景,设计了大量新颖的名片,不仅使学生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同时提高了学习的热情! 

 “放言”  少先队应该是一个大家庭,每个队员都应该有发言权,都应该投身到少先队建设中来。我出来在开展中队活动时注意听取队员的意见外,还在班里设置了留言箱。队员想对辅导员说的心里话、对活动的建议和意见都可以放在里面。这样既缩短了辅导员和队员之间的距离,又给队员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 

 “放权”  辅导员在中队当中是什么位置呢?有人认为是领导者、是策划者。我认为不仅如此,辅导员更应该是队员的朋友。因此,每接一个中队我都将我的“权利”下放,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一份权利和义务,每个队员都既是队员又是队干部。从而使每个队员都能体会到自己在中队当中的重要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