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有畏难情绪

孩子有畏难情绪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5 08:37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
一、分析
孩子有了畏难情绪,无论对学习还是对生活都是不利的。畏难情绪与自信心正好是相对立的。对于学习,有了畏难情绪,就可能考不出好成绩;对于画画,有了畏难情绪,孩子没有了这方面心理需求,便会感到画画是没有意思的事情;要是对生活有了畏难情绪,孩子会对生活失去信心。畏难情绪使孩子搞好学习和生活的敌人。
二、表现
孩子的畏惧情绪,并非表现在所有的事情上,往往只是对某件事情,或者是一件事情的某一方面有畏难情绪。孩子的畏难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兴趣所致。而兴趣的消失又主要是教育方法不对头所致。畏难情绪的表现是,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没有主动性;做事情没有信心,对自己做的事情持怀疑态度;对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打怵,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就连自己原来最愿意做的事情要是产生了畏难情绪,也没有信心做好。长期下去能使孩子养成懒惰,有依赖性,甚至父母不给做,自己就不做。可以说,畏难情绪对于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了畏难情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孩子心理上的障碍,帮助孩子度过这一“危险期”。父母要针对孩子畏难情绪的表现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看看是哪方面有了畏难情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在老师还是在父母。如果是学校的原因父母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努力配合老师做好工作;如果原因在父母,做家长的要调整思路,改变教育方法,同时,要主动找老师,争取老师协助做好配合教育。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父母应当多从自身的教育方法上找原因,注意从调动孩子的思维积极性出发,加强对孩子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培养,还要加强对孩子的兴趣培养,要让孩子对所做的事情有感情,愿意去做,然后再研究让孩子怎样做得好。还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制定目标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目标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不要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水平,造成孩子胆怯,产生新的畏难情绪。就是说制定目标的目的是要孩子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
作为父母必须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
三、具体措施
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看法,克服孩子难教的畏难情绪,这是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的前提。父母要有耐心,要善于做细致的教育工作。在方法上要变强制孩子学习为启发孩子学习,促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最终把父母的积极性转化为孩子主动学习和做事情的积极性。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要改变孩子的畏难情绪父母不要急于求成,开始时的目标可以定得低一点,然后逐步地提高要求,让孩子逐渐适应。这就像跳高,孩子最高能跳160公分,一下子升到这个高度,孩子可能跳不过去,如果分为120公分、140公分,最后再到160公分,安排3个台阶,跳过160公分就容易了。让孩子完成目标也是这个道理。要帮助孩子实现学习目标,还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的目的问题。孩子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畏难情绪变为必胜的信心。家长在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时,要注重教育的过程,不要过分强调结果,所以家庭教育更应该注重过程教育。过程教育与结果教育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好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孩子出现畏难情绪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9 08:47
出现畏难情绪说明对方有些心理的障碍
这个还是需要从哪个出现问题
就会需要及时的改正的
孩子有畏难情绪,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30 17:59
孩子有为难情绪

应该去引导对方

让他自己可以面对
畏难情绪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3 18:43
畏首畏尾 [wèi shǒu wèi wěi]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贬义
出 处

《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例 句

1. 青年人应当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而不应当~,束手束脚。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缩手缩脚 别再犹豫 投鼠忌器 瞻前顾后
反义词 敢想敢干 敢作敢为 不畏强暴 不畏强权 义无反顾 披荆斩棘 斩荆披棘 无所顾忌 无所顾惮 昂首挺立 横冲直闯 豪放不羁
孩子出现畏难情绪应该怎么处理
1个回答2024-01-26 18:46
一、共情: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更加的阳光积极、面对事情有挑战困难的勇气,所以我非常理解您的感受。
二、具体化:您可以和我说下孩子胆小、不自信,具体是怎么表现的吗?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先天性格成因:有些孩子对于情感的捕捉能力很强,天生性格比较敏感,对他人的评价比较在意,容易入心;而有些孩子天性乐观,外界声音很难对其产生影响,这些是正常的。
解决:对于在乎外界评价的孩子,要注意评论时的用语,尤其是批评,多鼓励,多表扬,帮助建立自信。
b 没有自我认同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被批评指责,在各种负向语言的环境中成长,自然对周围人的评价敏感度就更高。
解决:采用赏识教育法,鼓励与认同任何孩子做得好的部分,鼓励要真诚、要具体,切忌说话“假大空”,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小孩有畏难情绪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9 15:49
您说的畏难情绪。可能形成与小时候。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大人嫌孩子做起来太慢或孩子没有耐心,大人就代劳了。这样,渐渐,孩子就会畏难。这需要慢慢来。急不得。要不断地鼓励孩子。陪孩子去完成一些他不愿完成的事。 如果是写作业上的畏难情绪,就不能靠陪伴。要帮助孩子分析,看看是不会还是不愿。如果是不会,就帮助孩子补课去解决;如果是不愿,就得告诉孩子,那是他自己的事,是他自己该做的事,不愿意干也要干。如果真不愿意学,就趁暑假,让他体验一些体力活,不读书就得干活。不做脑力劳动就得做体力劳动。美国硅谷风险投资人克里斯•萨卡小时候,每个暑假,都安排他去干一些除草、建筑队的工作等,让他体验体力的辛苦。
孩子有畏难情绪的原因和解决方式 孩子畏难情绪是什么原因和怎么解决
1个回答2024-02-21 22:24
1、原因:孩子害怕出错。有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所以遇到有难度的题目,他就不想去做了。因为他没有把握做对,担心自己会做错。这种孩子主要是害怕失败,所以不敢去尝试。依赖心太强。这些孩子普遍比较胆小,依赖心理强,所以一遇到难题,就会去逃避,依赖父母给他讲解,或者需要父母陪在他身边,他才能定下心来做。孩子的心太散。还有一部分孩子,他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只要他认真地去做,作业都难不倒他,但是,他的心太散,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做作业上,所以,一看到作业多,他就觉得太难了,所以不想做。

2、孩子畏难情绪的整改措施:多鼓励孩子,树立孩子自信心。孩子其实最信任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鼓励,对孩子而言,是一份肯定和动力。小孩子的思想很简单,父母肯定了他们,鼓励了他们,他们就会努力去尝试。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曾在书中写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离开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没有归属感。支持和理解孩子,改变孩子的自我认知。如果孩子经常说太难了,我不行之类的话,父母就要注意引导孩子了,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认知。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真棒,你可以的类似的话语来引导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从而重拾信心。每个畏难的孩子也许都有一个不断否定自己的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有畏难心理,不妨看看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克服畏难心理,不断进步。
如何做好孩子情绪的启蒙老师
1个回答2024-03-16 23:50
你好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因为在家庭和谐氛围中生长的孩子都有很好的心智和情绪。
其次就是作为家长一定要有好心态好的情绪,不能总是烦躁暴躁郁闷的情绪,这些都会对孩子有不良的影响
最后就是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方式,用朋友式的沟通方法最好,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家长训导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多沟通,培养好感情。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一定有健康的心理,平和的心态,当然就有好的情绪了
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1个回答2024-02-13 09:56

恭喜你能注意到自己的这种情绪!说明你能够自我反思和觉察,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种能力。那么,什么是畏难情绪呢?畏难情绪其实是你的潜意识发出的一种信号,那就是你的潜意识在告诉你,你面前要做的事是不会成功的,你还有某些能力方面的不足,或者资源不够,无法完成这件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件事很多人(比如父母,朋友)不赞成你去做吧!总之,就是对要做的事情缺少信心,缺少真正的兴趣,有顾虑,有担心。如何改变?重新审视一下你要做的这件事,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或者是否是你的真正的目标?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剩下的就是行动了。因为不行动,永远不能发现问题。所以,一定要先动起来。同时,也要分析一下,需要哪些支持,哪些资源,别人理解吗?支持吗?他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等等。很多事情都不是等条件成熟了,四平八稳的时候才能去做,而是做中学,不到进步的过程。祝你成功,加油吧!

如何克服孩子的畏难情绪
1个回答2024-02-05 15:41
有的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只要遇到难一点儿或不会做的题目,他就整个儿不想写了。

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畏难情绪呢?

首先给孩子体验困难或失败的机会。

每一个成功的人士,像马化腾、任正非、扎克伯格等等,他们可是经历重重困难,但是为什么他们不畏难,敢于超越困难呢?

那是因为他们体验过很多失败或困难。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机会去经历生活中的困难,比如说带孩子一起去徒步旅行,一起去克服攀登高山的困难。

这样,孩子也就能习惯出现在他面前的困难了,包括学习上的困难。

其次,和孩子一起分析那些困难作业。

有的孩子依赖性比较强,让他一个人写作业,他就会觉得很难,这时候,不妨帮孩子一起分析他所谓的难写的作业。比如很多孩子觉得应用题是数学中最难的题目,那么当孩子在遇到有应用题的作业时,我们就来和他一起探讨数学课本,看看这类应用题是怎么解答的,通过对题目的分析,以及对相关公式、定理的代入应用,让孩子亲身体验从分析到简单的感受,当他发现自己也能很快解决这个题目后,他的畏难情绪就会大大减少。

当一个孩子遇到一道题就想放弃时,妈妈要在旁边引导他,告诉他这道题其实没有那么难。并且和孩子一起找到书上或者之前做过的类似的题目,分析第一步应该怎么做,让孩子写对了后再做第二步,等孩子做对第二步后,再做第三步,最后孩子发现解出这道题一点都不难。

当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一道题目时,他就感觉自己真的不是学习不好,就能很有自信去做其他的题目,心里就会默默地想:我也是有能力完成作业的嘛。

这种经历成功的体验,这种美好的感觉,意义非同一般,他会激发孩子去经历下一次的成功。很多孩子在学习上畏难,其实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过成功的体验,所以他从心里认定自己完成不了。

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从生活中、学习中的小事开始,帮助孩子积累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多了,孩子会更加自信,自信的孩子不会随便放弃一个难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