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有声读物游子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1个回答2024-02-11 05:49
不知是不是问出处?

出自: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孙洙,清代诗人,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无锡。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后历任顺天府大成县知县、直隶卢龙县知县、山东邹平县知县、江宁府学教授等职。

孙洙喜好诗词,且能诗。在任期间,他有感于当时通行的《千家诗》“工拙莫辨”,便决定编辑一部唐诗选集取而代之。在继室徐兰英协助下,终于在乾隆二十九年编辑成《唐诗三百首》,署名“蘅塘退士”。该书选入75位唐代诗人及2位无名氏的诗作共310首,刻印时又补入了杜甫的《咏怀古迹》3首。因所选作品体裁完备,风格各异,富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故刊印后广为流传,“几至家置一编”。





唐诗三百首序

原文: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也会吟。”请以是篇验之。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
1个回答2024-02-07 08:30
不知是不是问出处?
出自: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孙洙,清代诗人,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无锡。早年入京师国子监学习。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乾隆十一年任江苏上元(今江宁)县学教谕。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后历任顺天府大成县知县、直隶卢龙县知县、山东邹平县知县、江宁府学教授等职。
孙洙喜好诗词,且能诗。在任期间,他有感于当时通行的《千家诗》“工拙莫辨”,便决定编辑一部唐诗选集取而代之。在继室徐兰英协助下,终于在乾隆二十九年编辑成《唐诗三百首》,署名“蘅塘退士”。该书选入75位唐代诗人及2位无名氏的诗作共310首,刻印时又补入了杜甫的《咏怀古迹》3首。因所选作品体裁完备,风格各异,富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故刊印后广为流传,“几至家置一编”。


唐诗三百首序
原文: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也会吟。” 请以是篇验之。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1个回答2022-12-24 00:53
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清乾隆蘅塘退土孙洙对《唐诗三百首》的题词,通过背诵,变别人的为自己的,化知识为生命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材料要精,不要泛。第二,要熟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1个回答2024-02-19 09:23
不是读的遍数多就懂、关键是要学会怎么去理解其中的寓意.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0 14:26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明熟读背诵是学习诗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熟读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对诗的韵味、声律、意境等有较好的理解.这是其合理性.
其局限性就是,现代人如果要吟出好诗,不仅仅要掌握谴词造句等文字运用技巧,还要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捕捉题材,提练意境,深化主题.
是“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还是“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1个回答2023-02-02 12:40
谚云:“熟能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也会吟。”
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中的原话。
孙洙,清代诗人,
字临西,一字芩西,号蘅塘,晚号退士,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无锡,清康熙五十(1711年)进士。《唐诗三百首》的编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和不会吟诗也会吟.哪个才是对的
1个回答2022-09-12 11:00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清乾隆蘅塘退土孙洙对《唐诗三百首》的题词,充分评价了唐诗三百首的意义和功用.通过背诵,变别人的为自己的,化知识为生命,这可能是很聪明的选择.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材料要精,不要泛.读就要读最好的三百首,最有代表性的三百首,而不是其他.第二,要熟读.三百首要反过来复过去的读,读到透读到烂为止.根据这样的材料,相信就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和不会吟诗也会吟.哪个才是对的
4个回答2023-01-31 16:30
正确的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意思是:长时间被诗词熏陶,怎么也会受影响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和不会吟诗也会吟.哪个才是对的
2个回答2022-11-29 08:00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正确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和不会吟诗也会吟.哪个才是对的?
5个回答2022-10-02 07:43
唐诗三百首这本书的后面有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所以这个绝对是正确答案!

再者,若你不信,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分析 :前句
"不会作诗也会吟"
首先贴切前一句的"熟读",正因为熟读了诸多诗集,那不就能张口而吟,所以,照此而谈,即便无法想众文学墨客般作诗,也可张口吟出出色的诗.
则后句:
"不会吟诗也会吟"
个人认为,此说法,过于泛泛.并不能贴切地道出,其中的意义,切很直白!再者,诵诗并不是为了过把口瘾,而是从中取意,取道,加以用之,最好能以此作出自己的诗篇,所以很明显,前句正确!

也许后面的分析不怎么具有说服力,但是<唐诗三百首>这本书中,的确写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要相信我哦,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