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状元萧然穿越现代的小说

明朝最出名的三个状元?
1个回答2024-05-29 03:59

首先要说的就是泰和县出来的第一位状元,陈循。陈循在少年时代就已经闻名乡里了,他聪慧异常饱读诗书,在29岁的时候得到了乡试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年的会试本来也应该是第一名的,但是因为当时的主考官是梁潜,也是泰和人,他为了避嫌所以把陈循改成了第二名。而到了最后一个殿试,他又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了第一名,而且他也是在北京被录取的第一名状元,因为当时朱棣刚刚迁都到北京,所以陈循是真的赶巧儿。

第二位状元就是曾鹤龄,他和陈循一样从小就聪慧异常,也是二十多岁的时候中了举人。不过他的命运要比陈循坎坷一点,在准备参加会试的时候,他的的兄长不幸病逝,结果曾鹤龄就成了家里的独苗,他没有办法,只能留在家里尽孝道,不但要照顾父母还要养活自己的妻儿和嫂侄。整个家全靠他一个人养活,这样一来他也就没有办法再去参加科考了。一直等到自己的侄子还有儿子长大可以帮忙分担压力了,他这才重新拾起书本准备参加会试,这个时候,他已经快四十岁了,但是这并不能磨灭他的志向。

第三位状元曾彦要比曾鹤龄更加坎坷,曾彦早些年一直刻苦攻读,但是每一次考试都不及格,他也就一直是一个老童生。终于在经过十几年的磨练之后,43岁的他终于中了举人。又经过十二年的沉淀,他勉强通过会试,得已参加最后一轮殿试。曾彦的文采折服了当时的主考官和评卷官。曾彦身材矮小,而且年龄又大,长得又瘦弱,其实就是一个糟老头子。结果万安在点名当时看错了人,以为曾彦长得非常伟岸,一表人才,于是就把他定位了第一名。结果,54岁的曾彦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了状元。

明朝的状元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18 01:00

明朝的状元有:

1、焦竑:

焦竑字弱侯,明神宗万历十七年会试北京得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业。是明代著名学者,著作甚丰。

2、陈安:

陈安字安仲,号叔恭,福建闽县人。明洪武三十年“春榜”状元。陈安能诗善文,与林鸿、陈仲完、唐泰、高棅、唐震、王恭、郑定、王偁、王褒并称“闽中十宏盯才子”。

3、刘俨:

刘俨,字宣化,号时雨,吉水县水南镇人,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是吉水五里三状元之一。景泰中,典顺天乡试,力持公道,被黜。后累官太常寺少卿、奉坊大学士,掌院事。

4、张升:

成化五年,张升年届二十八岁,考中状元。初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元年,迁为左庶子。张升在官场上不阿谋权贵,敢做敢为。

5、王华:

王华,字德辉,明宪宗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蔽握和任翰林院学士、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詹事府少詹事、礼部右侍郎,正德初年晋礼部左侍郎、南京皮敏吏部尚书。

元朝有哪些状元的趣闻
1个回答2024-04-06 08:41
元朝的科举考试是我国历史上最特别的,除了分左榜右榜外,还因为他参加考试的人民族成份之多,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比得上。
元朝的头一科科举考试左榜状元是张起岩,右榜状元则是护都沓儿,这一榜的进士里面有不少出色的文学家,如欧阳玄,马祖常,许有壬,杨载,偰哲笃,丁文苑。元延五年(1318)的两榜状元则是忽都达儿和霍希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汉人蒙古人女真人外,这一榜还有一个葛逻禄籍进士,即塔海。元英宗至治元年右榜状元是泰不华,左榜状元宋本。这位右榜状元泰不华中状元时年仅十八岁,是色目人,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可惜作品流传不多。泰定帝在位时虽然无所建树,但他本人却开了元朝的一个先例,他居然开始经筵度,这种让人吃惊的做法显示元王朝的汉化进一步加深。
经筵度是儒家最传统的度之一。他还坚决地否决了废除科举的建议。元泰定四年科举考试,两榜状元是阿察赤和李黻,元代最重要的三个诗人虞集、杨维桢、萨都剌就有两个是本榜同年。这一年的进士当中出了一名印度人蒲理翰,这也是一千多年科举考试中唯一的一名印度籍举人,据说印度史书当中曾引以为荣。元文宗至顺元年的两榜状元是笃烈图和王文烨,还有了一位西域拂林人金元素,原名哈喇,元文宗赐他姓金。他是整个科举史中祖籍离中国最远的一人。元顺帝元统元年,两榜状元是同同和李齐,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一届的进士录流传至今,著名的刘基刘伯温就是这一期的进士,他当时填写的档案也保存下来,对比其他的进士档案,可以看出当时的这些档案是按照一定的表格填写的,与我们现在填考试申请表差不多。有籍贯:贯处州路青田县。户籍:儒户。学习的是什么:《春秋》。表字:伯温。排行:行七。年龄:二十六。出生日期:六月十五日。家庭状况:曾祖濠,宋翰林掌书,祖槐,宋太学生,父(这字不认识),儒学教谕,母富氏,妻富氏。考试成绩:乡试江浙第十四名,会试第廿六名。还有准备给他的官爵:授瑞州路高安县丞。至正二十六年还录取了最后一科状元赫德溥化和张栋,共有进士72人,他们在远朝已经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
唐朝有多少个状元
4个回答2022-09-16 08:59
唐代141人.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
另有三位比较特殊,他们是解元,会元,状元的集合体,都是“三元及第”。
崔元翰 河北定州人 (公元729—795年)   
张又新 深州陆泽人 (生卒不详)   
武翊黄 字坤舆 ,官大理卿
隋朝宫女见状元说什么
1个回答2024-03-05 10:58
抱歉,隋朝没有状元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虽然科举隋朝就有,但是当时应该还没有这称呼。
明朝不出名的状元
3个回答2022-09-11 22:10
1楼的-你认为有名的=不出名的
杨慎与明朝状元之间有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06:03

杨慎是大学士杨廷和之子。自幼警敏,人称“神童”。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入京,赋《黄叶诗》,深得“文坛七子”首领李东阳赏识,收为门徒。

杨慎乡试第三,会试第二,殿试第一。时年24岁,授修撰。不久,服继母丧,期满复职。时武宗昏庸。宦官刘瑾专权,设东西厂,残害忠良。杨慎修《实录》时,不畏权势,秉笔直书。正德十二年(1517)武宗微服浪游,杨慎抗疏切谏,不听,遂引病归乡。

世宗嗣位,升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帝用桂萼、张璁,召杨慎为翰林学士。杨慎偕同列36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亦异,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帝怒,痛加切责,停其奉禄。不久,“大礼”之议起,杨慎等又再次上疏力谏,继而率众廷臣两伏左顺门哭谏,声彻殿庭。世宗震怒,下诏全部下狱、廷杖,削职贬谪。杨慎被廷杖两次后充军云南永昌,带病行万里,几乎送命。自此,杨慎被谪戍达35年之久。晚年,他在一首《感怀诗》中悲愤地写道:“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嘉靖三十八年,杨慎客死永昌,享年72岁。隆庆初年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杨慎博学多才,雄冠当代,影响深远。他一生勤于著述,好学穷理,老而弥笃。其知识之渊博,兴趣之广泛,在明代无与伦比。他不但对经、史、诗、文、词曲、戏剧、音韵、文字等造诣精深,且于天文、地理、金石、书画、草木虫鱼、医药也都颇多建树。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常把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共同祭祀。

杨慎生前著作等身,主要有《周官音诂》《六书索隐》《风雅逸篇》《选诗外编》等一百余种。后人辑有《升庵全集》八十一卷。

状状和元元看同一本故事书,状状看了13页,元元看了9页,状状比元元多看了多少页?
1个回答2024-01-24 01:15
很简单的,直接减法就正确。
13-9=4(页)
答:状状比元元多看了4页。
明朝嘉靖时期潮汕出了个《状元》是谁呢?
1个回答2024-03-17 21:52
中国历代状元之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 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 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代科举考试中, 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 、冯京、王岩叟等6人。



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 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頫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
有一部喜剧电影,一个主角是文状元,还有主角是武状元,可我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全名称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6-01 17:33

武状元苏乞儿

拓展资料:

影片讲述了苏灿虽然武功盖世,但舞文弄墨一概不晓。苏为了搏得心上人如霜垂青,便投考武状元,更买通所有考官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但却遭人陷害,沦为乞儿。一日被丐帮长老选中为帮主,传以打狗棒法,他便藉此对付反政权分子天理教。

剧情简介:清末,广州大将军之子苏尔哈灿与清官僧格林沁、赵无忌同时剧照看上了怡红院的如霜姑娘,3人相争结下仇恨。苏进京赶考武状元,不料总监考官是僧格林沁,比武对手又是僧的侄子,苏艰难取胜,荣登武状元宝座。赵无忌又进谗言,皇上贬苏父子为乞丐。苏被丐帮搭救,当上丐帮帮主,并成为“降龙十八掌”的继承人。赵无忌欲行刺皇上,苏与赵大战,双方都使出绝招;最后,苏又使出“降龙十八掌”,赵在火中化为灰烬。苏救出皇上和如霜,与如霜结为连理,共享行乞人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