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理论小说

论语以人为镜
1个回答2023-06-26 14:20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何理解拉康的镜子理论
1个回答2024-03-09 01:55
摘要: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拉康镜像论的主要出发点,是改造过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它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其另一个重要的内里逻辑是由形象——意象——想象为基座的小他者伪先行性论。拉康的先行性,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不是我的他物事先强占了我的位置,使我无意识地认同于他,并将这个他物作为自己的真在加以认同。 关键词:拉康;镜像理论;自我;意象 中图分类号:B5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4?10-0036-03 作者简介:张一兵,男,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拉康(Jacques-Marie Emile Lacan 1901-1983)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和魔幻式的原创性思想大家。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本文在此概要地讨论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理路。 对拉康来说,黑格尔的关系性自我意识-主奴辩证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个人主体不能自我确立,它只是在另一个对象化了的他人镜像关系中认同自己的,可是,拉康的新发现是,这种认同却以他者对主体自己的取代而告终。我们知道,在黑格尔的这一理论中,欲望和劳动是这一取代关系的转换要件。可是,作为心理学家的早期拉康在接受黑格尔的这份遗产时却直接抹去了劳动,暂时悬置了延迟的欲望。当他用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镜子映射关系取代黑格尔的现实(劳动)关系时,他获得了一种反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核心现实自我论的有力武器。 在他看来,自我并不是晚年弗洛伊德指认的由“现实的原则”组织而成的意识实体,自我实为一种超现实的幻象,因为它恰恰是一系列异化认同为基本构架的伪自我。 1936年,拉康提出“镜像理论”。这是他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面对后者所主张的心理发生和人格历史建构逻辑所做提出的颠覆性观点。通常在这里,一些拉康的传记作家较多地强调了拉康作为问题导引的动物行为模式研究的基础作用,这主要是儿童心理学家瓦隆的动物与婴儿的镜像试验。 ?也有人因此指责拉康所依托的实验心理学的基础已经过时。我真的不以为然。因为,科学家瓦隆的镜像试验对于拉康来说,至多是一个经验性的依托,仅此而已。我还注意到弗洛伊德本人也直接谈到过幼儿的镜像游戏。
(诚心回答你的问题,给好评啊。谢谢。)
什么是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
1个回答2024-04-09 15:47
镜像理论是由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提出的。拉康是一名法国的精神医生,也是最富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成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之后才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其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然而,它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
  其具体过程是,刚开始,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这个阶段,婴儿首次充分认识到自我。而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婴儿只有通过镜子认识到了“他人是谁”,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他人”的目光也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人”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在他人的目光中,婴儿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   
拉康的镜像阶段从婴儿照镜子出发,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都称为镜像体验。
镜像理论的介绍
1个回答2022-12-15 10:11

镜像理论是由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提出的。拉康是一名法国的精神医生,也是最富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之中的哪一句
1个回答2024-03-21 21:01

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之中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诗镜总论的介绍
1个回答2023-08-06 00:35

《诗镜总论》,汉族诗歌理论著作。共一卷。陆时雍著。陆时雍,字幼淳,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嘉靖进士。

光学镜头的概论
1个回答2022-12-04 00:04

对于相机,镜头的好坏一直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数码相机当然也不例外。虽然由于数码相机的CCD分辨率有限,原则上对镜头的光学分辨率要求较低;但另一方面,由于数码相机的成像面积较小(因为数码相机是成像在CCD上,而CCD的面积较传统35毫米相机的胶片小很多),因而需要镜头保证一定的成像素质。举例来说,对某一确定的被摄体,水平方向需要200个像素才能完美再现其细节,如果成像宽度为10mm,则光学分辨率为20线/mm的镜头就能胜任,如果成像宽度为1mm,则要求镜头的光学分辨率必须在200线/毫米以上。另一方面,传统胶卷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外拍时常需要加装UV镜,而CCD对红外线比较敏感,镜头增加特殊的镀层或外加滤镜也会大大提高成像质量。镜头的物理口径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且不管其相对口径如何,其物理口径越大,光通量就越大,数码相机对光线的接受和控制就会更好,成像质量也就越好。
商用或家用数码相机的镜头,部分厂家采用了相对比较好的镜头。富士相机采用了170线/毫米解析度的专业富士龙镜头,这种内置的新型富士龙镜头比大多数SLR镜头更清晰。不仅在精度上保证了图象拍摄的品质,而且其镜头错误率也达到令人惊异的0.3%, 较一般的数码相机低2/3。
另外在部分数码相机中,还提供了远距及广角两种镜头方式。这在您选择数码相机时,也是一个参考的指标。
在传统的数码相机中,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头。广角镜头又分为普通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两种。135照相机普通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为38-24毫米,视角为60-84度;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20-13毫米,视角为94-118度。由于广角镜头的焦距短,视角大,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能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所以,广泛用于大场面风摄影作品的拍摄。在摄影创作中,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能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一是能增加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二是景深较长,能保证被摄主体的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现。所以,现代绝大多数的袖珍式自动照相机(俗称傻瓜照相机)采用38-35毫米的普通广角镜头;三是镜头的涵盖面积大,拍摄的景物范围宽广;四是在相同的拍摄距离处所拍摄的景物,比使用标准镜头所拍摄的景物在画面中的影像小;五是在画面中容易出现透视变形和影像畸变的缺陷,镜头的焦距越短,拍摄的距离越近,这种缺陷就越显著。
商用级的数码相机中多使用与普通35 mm相机相同的普通广角镜头,由于其在景深深,拍摄范围广等优点,因而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同样性能的数码相机,能够具有广角和远距的数码相机将会性能更好一些。

鲁索基因镜象理论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8-28 12:45
数字来源于鲁索基因镜象理论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镜象存在于这个世界。就是不知道这个迷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揭开…… 天方夜谭 3+1 6+2 12+
镜像反映理论(名词解释)
1个回答2022-12-30 18:37
镜像反映理论是指对称(位置)、等强度(虚实井产量相等)、同号(对直线断层)或异号(对等级边界)的反映。反映完取消边界后,地层中的渗流场不变,即原边界所在位置仍然保持边界存在时的渗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