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修真小说世界观构建

幼儿建构游戏的观察要点
1个回答2024-01-23 18:02

幼儿建构游戏的观察要点如下:

1.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专注与兴趣

幼儿能否主动参与建构游戏、在游戏中是否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在建构过程中是否专注投入、能否持续地完成一件作品,以及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情绪、情感状态等,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

2.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建构技能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基本的建构技能也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任何一件建构作品都是由最基本的建构技能组合而成的,掌握了基本的建构技能,幼儿才能在建构游戏中感受到成功与快乐,激发出浓厚的游戏兴趣。

3.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

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在建构游戏中,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能体现出幼儿建构游戏的水平。

教师在观察幼儿使用建构材料的情况时,可以关注幼儿经常选用哪些材料;在使用时是否能关注到材料的特点,比如,能否选择适宜的材料,能否判断出各材料之间的关系(长度、形状、体积不同等),从而巧妙利用材料。

4.幼儿建构作品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幼儿建构作品的完整性和复杂性不仅能够体现出幼儿的建构技能能和水平,而且能够反映出他们在建构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和游戏水平。因此,教师在幼儿建构游戏中不仅应关注幼儿的建构兴趣、建构活动中的积极情感体验,还应关注幼儿作品呈现的情况。

5.幼儿在游戏中的互动与合作

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建构游戏中幼儿的交往互动、合作能力、主动性等也是教师应该关注的。

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来分析幼儿能否主动与同伴协商搭建的主题和建构方案;能否分工合作,完成搭建作品;在合作中是否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是否能耐心地倾听和尊重别人的意见、是否能通过主动沟通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和纠纷等。

什么是儿童文学的本质观和建构观?
5个回答2023-11-12 20:36
儿童文学的本质及特征;
“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
审美是儿童文学的本质。一句话,儿童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供儿童审美的文学”
儿童文学的特征包括儿童文学的年龄特征、民族特征和艺术特征。
1.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要求

 2.儿童文学的民族特征是指民族的独特性在儿童文学作品内容、形式上的总体反映,即某个民族儿童文学所独有的个性特征。
3.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其艺术特征具体表现为:新颖多样而有明显倾向性的题材范围;培育引导儿童健康成长的明确而有意义的主题思想;符合儿童审美需求、鲜明而突出的人物形象;活泼而富有童趣的情节描写;层次清晰、完整而且引人入胜的篇章结构;简洁优美、规范生动的文学语言;丰富而奇妙的幻想色彩;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
儿歌、儿童诗的异同
(一)从读者对象的角度看,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二)从主题思想的表现看,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
一.在境界方面,童诗重「情」,儿歌重「趣」。

二.在内容方面,童诗较「雅」,儿歌较「俗」。

三.在意象方面,童诗较「稳」,儿歌较「显」。

四.在声韵方面,童诗不一定要押韵,儿歌却一定要押韵。

五.在结构方面,童诗「严谨」,儿歌「宽松」。

六.在流传方面,童诗不可以任意更动,儿歌却可以随己意改编歌词。
如何构建世界观
1个回答2023-03-24 10:47
【世界观】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种观点来自人们自身生活实践的结果,而在一般民众那里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思想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进而上升成为哲学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
按照建构主义者的观点,知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29 06:38
按照客观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而知识是对事物的表征.然而,建构主义却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首先,建构主义者(特别是其中的激进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因此,教师并不是什么知识权威,课本也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其次,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个体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总之,尽管建构主义有不同倾向,但在某种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确定性提出了怀疑,这种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如何构建自己的世界观?
1个回答2022-11-17 15:37
通过与自己有关联的周边事物体现出来
幼儿园小班建构游戏时主要的观察方法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2 03:56
游戏兴趣:从观察的现象看,在建构游戏方面男孩和女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譬如:文文小伟等男孩能从始至终的坐在垫子上搭建,然而女孩婠婠中途脱离了建构游戏,需要提醒才能继续游戏。
搭建技能:搭建兴趣往往和搭建的技能成正相关。文文的搭的房子结构复杂,运用了垒高、平铺、盖顶、延长等技巧,可见文文的小型原木积木的搭建技能是最高的;然而婠婠搭建的房子只是两个积木的组合,从作品来看,婠婠的搭建技能是最低的。
交往能力:小班孩子在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水平是有个体差异的,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水平:一种是非常高的水平是合作;第二种水平,就是他们可能在一个时空下,但是交集的程度不够,仅仅是在一起游戏;第三种水平是各自各的,就是你玩我的,属于完全的平行游戏。这三种水平在我们小班孩子身上是非常常见的。
快乐建构,健康成长——和风雅致幼儿园开展建构区观摩活动
1个回答2024-03-13 05:26
为了不断优化班级建构区区域创设,开拓教师思路,满足幼儿个性化 游戏 活动的需要,和风雅致幼儿园开展了建构区 游戏 观摩活动。

  此次观摩活动以"主题建构"形式开展,王园长带领教师观摩了各班的建构区 游戏 活动现场。针对建构区的环境创设及材料的投放、活动中幼儿建构行为的表现、教师的指导及评价三方面进行观摩,由每个班级的老师介绍区域内玩具的名称、功能和玩法运判漏,老师们根据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幼儿现阶段年龄特点现场进行研讨。

  结束后,大家针对建构区 游戏 材料的投放、区域的布局、借助辅材及环境营造中的亮点与不足,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

  此次观摩活动促进了班级建构 游戏 的交流与学习,在不断追随孩子脚步的同时,提高了教师 游旁烂戏 的观察与指导能力,促进孩子们在区域中快乐 游戏 、有效学习冲行!
快乐搭建——小3班户外建构游戏观察记录
1个回答2024-02-24 07:34
观察时间:2018.11.08(08:15-08:26)

观察对象:王成林,徐荣轩,周欣悦,李志博(4岁)

观察者:朱自然

环境:在外活动场地,孩子们正在积极的进行自主建构游戏活动。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建构游戏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观察目标:观察幼儿在建构游戏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游戏以及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

观察实录:

王成林发现了一个新的玩具——创意六边形。他用小垫子把他们运送到玩具运动到一边,准备开始他的游戏时间。

王成林和徐荣轩一起蹲在地上搭建六边形宝宝,他们选择把玩具一个一个往上叠高。

他们认真的样子吸引到一旁的李志博和周欣悦,他们加入进来,一起帮助王成林和徐荣轩叠高小积木,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很安静,没有交流只是埋头认真做着。

叠好了,这可真高呀,比四个小伙伴都要高,他们开心极了直拍手,周欣悦还主动喊老师去参观他们的作品。结果实在是太激动了,王成林一不小心碰到了六边形宝宝,他伸手去抱住快要倒的六边形宝宝,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看着倒在地上的小积木,周欣悦的小嘴巴不自觉的撅了起来,脸上挂着点小失落,徐荣轩和王成林气得直踩,我赶忙上前制止了他们,告诉他们,不能这么踩六边形宝宝,他们也会痛的!

李志博站在一旁一句话也没说,过了一会儿,他自己开始一个人默默的继续把散落的六边形宝宝捡起来放在一起继续叠高,很快王成林和徐荣轩也开始重新,继续来叠六边形宝宝。

观察分析:

王成林和徐荣轩性格外向,活泼好动,所以他们两个人总能玩到一块儿,并且要很久也不会觉得枯燥。

李志博在学校一直很安静,不吵不闹,总是一个人单独在一处玩耍,但是今天李志博小朋友能主动去参与到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中,说明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功。相信多给他鼓励和信心,他会变得更棒。

周欣悦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但她是一个很有荣誉感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肯定和关注。

支持策略:

1.搭积木是孩子的天性,虽然她们很喜欢但不代表他们能对积木的玩法很熟练,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帮助。

2.在引导幼儿的同时要尊重幼儿的创意,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做什么,帮助幼儿理顺思路。

3.在下次活动中,要支持幼儿主动交流,,让他们在交流的同时提升合作意识,想想以及创造能力。
什么是建构游戏?建构游戏的搭建方法
1个回答2024-02-13 05:04

建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建筑材料,如积木、积塑、沙土、金属部件等,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