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达摩祖师血脉论有声书

菩提达摩是达摩祖师吗
1个回答2022-08-04 20:26
菩提达摩和达摩祖师是一个人,菩提达摩是达摩祖师的名字
《达摩血脉论》 在大藏经的哪一部
2个回答2022-04-02 15:02
不是大藏经的内容,大藏经里都是佛经,达摩血脉论是著名的达摩四论之一,
而达摩大师是公认的大菩萨,他对佛心的论述我想应该没人会质疑责问
达摩大师血脉论禅语
1个回答2024-01-09 14:15
达摩大师血脉论禅语

  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以下是语录网我整理的达摩大师血脉论禅语,欢迎大家阅读!

  1、原人之心,皆具佛性。

  2、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

  3、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4、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5、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

  6、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7、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

  8、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

  9、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

  10、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11、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12、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

  13、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

  14、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15、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

  16、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

  17、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

  18、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

  19、若未悟了,不学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别皂白,妄言宣佛敕,谤佛忌法。

  20、如斯等类,说法如雨,尽是魔说,即非佛说。

  21、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

  22、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23、有少法可得,是有为法,是因果、是受报、是轮回法,不免生死,何时得成佛道。

  24、成佛须是见性。

  25、若不见性,因果等语,是外道法。若是佛不习外道法。

  26、佛是无业人,无因果,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凭何得成。但有住着一心一能一解一见,佛都不许。

  27、佛无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净。

  28、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

  29、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人。但有住着心,见佛即不许也。

  30、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

  31、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

  32、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

  33、有人拨无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解。

  34、本心常现前。

  35、既若不别,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

  36、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如今不别;未曾有生死,不生不灭。

  37、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好不恶,不来不去;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亦无僧俗老少、无 圣无凡;亦无佛、亦无众生、亦无修证、亦无因果、亦无筋力、亦无相貌;犹如虚空,取不得、舍不得,山河石壁不能为碍;出没往来,自在神通;透五蕴山,渡生 死河;一切业拘此法身不得。

  38、此心微妙难见,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见。

  39、名虽不同,体即是一。

  40、一切时中但有语言道断,即是自心。

  41、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42、色无尽是自心,心识善能分别一切,乃至施为运用,皆是智慧。

  43、心无形相,智慧亦无尽。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44、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诸佛心。

  4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无定实,幻无定相。是无常法,但不取相,合它圣意。

  46、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

  47、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48、道本无言,言说是妄。

  49、动而无所动,终日去来而未曾去,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哮而未曾哮,终日闻而未曾闻,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喜而未曾喜,终日行而未曾行,终日住而未曾住。

  50、恶业即得苦报,善业即有善报。

  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偈曰:

  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
菩提达摩是谁?
1个回答2023-01-23 06:23

菩提达摩(?~536),南印度人,梁普通(520~526)年间白海路抵达广州,再北上金陵。据说他和梁武帝有过一次交谈,其禅法不为梁武帝所理解。达摩继续北上,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并传授“安心”的禅法。

菩提达摩是谁?
1个回答2024-03-02 03:40

菩提达摩(?~536),南印度人,梁普通(520~526)年间白海路抵达广州,再北上金陵。回据说他和梁武帝有过答一次交谈,其禅法不为梁武帝所理解。达摩继续北上,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并传授“安心”的禅法。

菩提达摩简介
1个回答2024-03-17 14:13

菩提达摩简介

  菩提达摩(生卒年不详,有一说为公元528年-公元535年),南印度人,香至国(或作婆罗门国、波斯国)国王之第三子。为中国禅的开创者。梵名Bodhidharma,又称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多罗、达摩多罗、菩提多罗,通称达摩(又作「达磨」),意译作「道法」。

  达摩一生颇富传奇,难辨其真假,据记载他在世有一百五十年之久。有关他的最早纪录,见于北魏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此书成于东魏武定丁卯,公元547年)。达摩生于何时已无法考证,逝世年代有梁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和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或二年等不同的说法。门下弟子除慧可(公元487年-公元593年)外,还有道育(生卒年不详)、僧副(一作道副,公元464年-公元524年)、昙林(生卒年不详)等。留世着有《达摩四行观》、《达摩悟性论》。

  据《景德传灯录》卷三记载,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普通年间(公元520年——526年)渡海来到中国广州,武帝派遣使者迎至首都建康,进宫入内谒见。另传说达摩祖师于圆寂后,弟子们将之葬于河南熊耳山,过了三年,北魏的使者宋云从西域归来,却在葱岭遇到达摩,看见他手携一只草鞋,翩翩独行,并告诉宋云,说要往西天去。后人不信,便掘开他的坟墓,只见棺内留有草鞋一只,别无他物,于是有了「只履西归」的神迹应化,为达摩祖师传奇的一生划下句点。

  达摩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长达九年,修持大乘壁观,被当时的人称为「壁观婆罗门」。之后,年届四十的神光禅师,为得大法,宁愿舍弃身命,在大雪纷飞中站立数天,又自断左手臂来表明求法心志,终于得到达摩的「大乘安心」法门,传授心印,改名慧可,为中国禅宗第二祖。中国禅宗的传承,将其推源于佛陀在灵山会上传法给拈花微笑的摩诃迦叶尊者,是故,迦叶为天竺禅宗始祖,其后次第相承而至菩提达摩,共计二十八代。中国则以菩提达摩携法东来弘传开始,经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慧能门下,形成开宗立派的「一花开五叶」、「五家七宗」的辉煌时期。因此,达摩也被尊为「禅宗东土第一代祖师」或「达摩祖师」。

  达摩东渡来华之后,便以四卷本《楞伽经》为主要经典,开始宣讲「二入四行」的禅法,传授弟子,启导中国禅宗;因其参究的方法是以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以「传佛心印」为目的,所以,禅宗又称作佛心宗、达摩宗或无门宗。可以说,「二入四行」是达摩一生的心血结晶,也是其学说的中心思想,更是他所传授度化世人的禅修实践途径。

  达摩的「二入四行」,又被称为「四行观」或「大乘壁观」。所谓「二入」,是指「理入」和「行入」二种具体的修行方法。「理入」之法,即是壁观之法,以「理」为观想内容,主要是「借教悟宗」,即藉由佛典所说的种种教法而彻悟自心佛性的真理,属于对教理的思维,要求舍伪、归真,与道契合,是故,理入又称为「安心」。而为了配合修习壁观安心的禅法,也必须注重「行入」,即依据所悟而修行,基本上有「四法」,又称「四行」:(1)报冤行——修道之人,若遇到痛苦困厄缠身难以消解,应当成此乃宿世以来「冤憎」之情所造成的恶业果报,不是上天或他人所给予,所以必须甘心承受果报而毫无怨尤,就能够「体冤进道」(体认冤欠追讨急迫,而能努力修道),作为修道的助缘,笃实修行,以便跳脱轮回之苦。(2)随缘行——修道者要能体认一切都是由缘而生,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对于世间富贵贫贱、荣辱毁誉,皆由宿世业因所感,不必欣喜,也无须抱怨,一切得失随缘,无喜无忧,冥顺于道。(3)无所求行——修道之人,深知欲望为痛苦的根本,烦恼的源头,所以,止息贪念妄想,对世间财物无贪无恋,无取无求,自然能安心向道。(4)称法行——修行之人必须按照佛教的要求去实践,以便与正法或理法(即「性净之理」)相应,才能心无执着,不受物累,达到解脱之境。

  由此而观,达摩禅法大乘般若化的特质极为明显,他以「理入」、「行入」并举,正是(禅)定(智)慧双修,一方面要「见道」——悟入谛理(真理),另一方面则要付诸实践——本着悟道的真理,应用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消除无始以来的积习,达到生命究竟圆满的境界。简言之,「行入」属于教法之实践,教人去掉一切爱憎情欲,依佛教教义践行,且「行入」当以「理入」为基础,并与由壁观所得的「性净之理」相应,而在「理入」的同时,又必须结合「行入」,这正是达摩禅法的特色,即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义。

跪求:菩提达摩与菩提或达摩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啊?急
2个回答2022-10-03 01:04
不是一回事 达摩是个人 菩萨是个故事
菩提达摩
1个回答2024-01-07 23:37
“禅宗”的创始人菩提达摩,,本是 南天竺香至王 的第三个儿子,后出家为僧。南梁大通元年( 公元527年 ),他从海路来到中国南方。

菩提达摩来华以后,以《楞伽经》为依据,提出了“理入”与“行入”的修行方法。《楞伽经》,又叫做《入楞伽经》,全称是《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是 狮子国(今天的斯里兰卡) 的一座山;“阿跋多罗”,是“入”的意思。据说,释迦牟尼曾进入楞伽山讲说佛法,所以叫做“入楞伽经”。

这部佛经的主旨在于说明: 宇宙万有都是虚假不实的 ,都是 自心所造 、 自心所现 。它是早期“禅宗”的主要经典。  菩提达摩所说的“理入”,指除去人的思维和认识作用,对于客观事物不做分别,不起执心:“行入”则是“理入”的具体化,包括“报怨行”(甘心受苦,遇事不起爱憎之心)、“随缘行"(不计较客观环境与个人遭际,随遇而安)、“无所求行(放弃任何要求和愿望)、“称法行”(一切行为符合佛法)等。菩提达摩认为:“涅架”,进入佛境。

菩提达摩所提倡的禅法,重在思想意识的修行,简单易行,经过几代的传承发展,被大批汉地僧人所接受,形成了规模空前的佛教宗派之一“禅宗”。

然而,在菩提达摩初入汉土的时候,这种禅法为人们所不齿,颇受冷遇。

敦煌发现的《坛经》抄本里面记载:笃信佛教的 梁武帝 ,曾派人把刚到中国的菩提达摩从 广州 迎至 都城建业 ,但是他们交谈得却很不投机。梁武帝问:自己广建佛寺、普行布施,有多大的功德?菩提达摩认为:为求功德而行善,是虚妄和执心的表现,违背了“理入”与“行入”的要求。于是,他回答:“并无功德。”梁武帝十分不快。在这种情况下,菩提达摩悄然离开 南梁 ,“叶渡江”,到达北魏。

菩提达摩由于推行“ 理入 ”与“ 行入 ”的修行方法,曾六次被人下毒,最后终因中毒而死。但是,他对汉地佛教的巨大影响,使他成为名垂千古的佛教大师。

“禅宗”尊他为 初祖 ,认为菩提达摩以前的各种禅法,虽然也是如来所说(叫做“如来禅”),却不是禅的最高境界;只有菩提达摩所推行的禅法(叫做“ 祖师禅 ”),才是禅的最高境界。

《五灯会元。初祖菩提达摩大师》里面记载:菩提达摩到了 北魏 以后,在 嵩山的少林寺 里,整日整夜面对一堵石壁坐着,一言不发,号称“壁观婆罗门”。他修行这种功夫长达九年之久,直至去世。据说,少林寺里面至今还存有菩提达摩当年的“面壁石”呢!其实,这种说法是由于对菩提达摩的禅法不够理解而造成的讹传。

善提达摩提倡的“理入”,也叫作“ 壁观 ”,意思是: 人心如同墙壁,把一切客观事物阻隔于外不做任何思维,没有任何认识。
菩提达摩是谁
1个回答2022-12-31 01:37
达摩祖师。。。。
菩提达摩简介
1个回答2024-03-07 09:14

   菩提达摩

  中文名称: 菩提达摩

  又  名: 菩提达磨

  性  别: 男

  生 卒 年: 420-479

  国  别: 南印度

  生平简介

  与提倡他力的净土宗不同,禅宗则强调自力。菩提达摩修习的是《楞伽》禅,这是南北朝诸家禅法之一。后来禅宗慧能南派在排法统时,推菩提达摩为禅宗初祖,成为后世流行的说法,而楞伽宗则视达摩为楞伽宗二祖,排在《楞伽经》译主求那跋陀罗之后。

  菩提达摩的事迹和思想被后人加入了大量的附会和传说的成份,以至于近代有人开始怀疑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根据有关史料,菩提达摩确是个历史人物,最可信的资料是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中的《永宁寺》条等以及道宣《续高僧传》中的《菩提达摩传》,唐代之后所出的禅宗史籍中的记载,则难以尽信。

  菩提达摩,亦作菩提达磨,生卒年不详,南印度人。他“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菩提达摩传》,《续高僧传》卷十六)。这些褒词都是道宣的常理推测。道宣又记达摩于刘宋时(420—479)在中国南方入境,后又北上到魏国,沿途传播禅学。达摩的事迹,在《魏书·释老志》、《出三藏记集》、《梁高僧传》等南北朝时期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都没有记载,可能是因为达摩还只是一个民间游化的普通禅僧,不被史家注意。达摩的地位是唐以后才抬起来的。

  达摩事迹中有一个最著名的传说,是达摩从南方来到建康时与梁武帝的一段对话。武帝问他,我一生造像建寺无数,有没有功德?达摩告诉他没有。武帝又问,现在我面前是谁,达摩说不识。这个故事《续高僧传》中没有,后来的各绝咐种禅史才大力渲染,在《碧岩录》中还被列为第一条公案。这个传说所反映的是达摩禅与南方义学的异趣,并抬高达摩的思想。道宣有一段记载,大致也是反映这个意思,“于时合国盛弘讲授,乍闻定法,多生讥谤”(同上)。所以,这类故事就史实的角度看不见得有多少可信度,但其中反映的思想,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达摩禅法的主要精神是以理入和行入作为入道成佛的基本方法。道宣记载:“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著。然则入道多途,要唯二种,谓理、行也。”(同上)入道的途径很多,有安心、发行、顺物、方便等。安心实际上是理入;发行是行入;顺物要求即物顺通;方便则是指善巧法门。最主要的方法是安心和发行,或理入和行入。理入属于慧,行入属于定,理行并重,即定慧双修。

  理入之义,“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同上)。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认识到自心的本有真性,这个真性,也是清净心、佛性。众生本有佛性,都弯团有成佛入道的内在根据,只是暂时被烦恼障碍而不能显现,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去除烦恼,体悟真性。而对自心真性的认识,又必须借助经教的帮助,达到理论上的自觉,再以这种认识指导修行,修行的方法是壁观,观自心真性,达到与真性的完全统一。

  理入的这一如来藏思想在达摩所传的四卷《楞伽经》中是一个基本理论,该经认为,一切众生都有自性清净心,但是,众生“虽自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楞伽经》卷四)。

  通过壁观而达到的道境,实际上是虚空之境,这是一种般若思想,也与四卷《楞伽经》的影响有关。该经虽然强调如来藏,但如来藏是一种寂静的,无执无为的本体,在对它的描述上,非常接近般若中观的方法,“若说真实者,彼心无真实,譬如海波浪,镜中像及梦。”(《楞伽经》卷一)这实际是以寂静虚空为如来藏。在达摩的理入方法中,这种境界是通过壁观达到的。关于壁观,一直有争论,其原意当为面壁而观,宗密曾把它总结为外止诸缘、内心无喘的安心方法。但又认为壁观是心如墙壁,这个意思是讲心像直立不移的墙壁一样,无偏无埋宏橘执。这是不落二边的中观。道宣的理解也是这样的,“审其所慕,则遣荡之志存焉;观其立言,罪福之宗两舍”(《禅论》,《续高僧传》卷二十)。以否定一切边见的方法为大乘壁观,他因而称达摩禅法为“虚宗”。道宣、宗密等人对壁观的理解是一种基于中观的引申的解释,如果要还原到起始的解释,当为面壁而观,坐在阴凉的洞窟中,临壁内观自心,或专注墙上一境而静心。

  行入又分为四种,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这四行同摄万行。

  报怨行,“修道至苦,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无怨诉”(《菩提达摩传》,《续高僧传》卷十六)。不要抱怨自己的现世处境,造业必受报,虽然你现在已不再造业,已认识到自性,但你过去所造的业引起的报应现在是难以一时消除的,应该耐心忍耐,以无怨之心,努力修行。

  随缘行,“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纵得荣誉等事,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同上)诸法都有因缘和合而成,无我无性,俗世的苦乐荣辱,都虚幻不实,而且即使你现在遇到荣辱得失之事,也是过去各种业因所引起的。所以,对诸事都要随顺因缘,不要得荣即喜,得辱即悲,要做到不动心,也就是宗密归纳的内心无喘。

  无所求行,“世人常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道士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三界皆苦,谁得而安?”(同上)真俗之别,俗人不识真性,舍本逐末,真士悟得虚寂心体,在三界火宅中无一所求,内心安心,性空之色身(形)则随顺因缘(运)而迁。

  称法行,“即性净之理也”(同上)。通过上述三种修行方法,就达到了性净之理,证得自性清净心。反过来,要实现上述三行,必须按照“性净之理”,以此作指导,称法而行,与理相称。净觉的《楞伽师资记》和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对称法行有更为详细的记述。

  达摩的弟子,慧可和道育两人可以肯定下来。道宣记载说,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授可,曰: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传》,《续高僧传》卷十六)慧可门下的弟子很多,这些人常探讨《楞伽》大义,形成了楞伽宗系统。这一系统,道宣又记为“南天竺一乘宗”(《法冲传》,《续高僧传》卷二十七)。法冲自己曾讲《楞伽经》三十佘遍,后来慧可又依南天竺一乘宗讲之。这个南天竺一乘宗应该首先是指达摩——慧可的禅法,其主要内容是阐发对《楞伽》的理解,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同上)。

  道育的有关记载很少,《法冲传》中说他“受道心行,口未曾说”(同上),重行轻言。

  至于菩提达摩的晚年,有各种记载,杨炫之记为不知所终,唐智矩的《宝林传》则记为被菩提留支害死的,还有达摩只履西归的传说。

  后世署名菩提达摩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很多,大多是后人伪托。昙林所记录的达摩亲说《略辨大乘八道四行及序》,《续高僧传》和《楞伽师资记》都引用其文,一般认为比较可靠。但道宣对这位达摩的弟子又没有记载。由于史料的缺乏,要想理清这类问题比较困难。

  在后来注重法统的禅宗史中,达摩的地位被大大地抬高起来,特别是禅宗慧能南派的后人,把达摩神化,从一个历史人物神化为一个具有极大神通的神僧,又托命达摩而表达自己的禅法,甚至也把达摩纳入南宗体系了。拨开这些演绎,回到原初意义上来看达摩,他所修持的,是以四卷《楞伽经》为禅要的楞伽禅,但这却是后世禅宗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看,达摩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