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有声读物清华园日记

如何评价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1个回答2022-07-03 20:35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成绩不是特别好也不算差。中等吧,我没次考试和别人都不一样,别人考试前特别紧张。有的甚至生病。而我那就特别放松,因为我的家长告诉我自己尽力就行了。所以每次考试不管考得好不好,我都坦然的告诉家长,如果好了的话,家长就会说继续保持。如果考得不好,家长就说,下次努力。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里的大千是谁?是张大千嘛?
2个回答2022-07-05 17:44
季羡林没写姓 估计是一个很好的朋友 这世上叫大千的很多 也不一定是张大千吧 这本日记主要是季羡林的一些日常吐嘈还蛮有趣的
求《清华园日记》季羡林著的电子书
1个回答2022-07-07 17:40
我有牛棚杂忆。。。。。。。
季羡林的清塘荷韵
1个回答2023-09-15 21:50
《清塘荷韵》作者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文章概括:《清塘荷韵》是季羡林的散文名篇,主要讲述了他无意在楼前清塘中投几颗莲子,竟得满塘风荷举,荷花是季老的爱恋所在,用它作书名,有以荷喻人,以荷喻文的用意,正所谓“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文章点评慎稿迟:张中行在序言中说,季先生一身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敬好情。这三个词,用于荷花也适合。在我看来,季先生学贯中外,兼容百家,既博且专,所通梵巴语、吐火罗语,均属国内绝学,是公认的学宽李界泰斗,其精深与朴厚,均可想见,恰如荷花灼灼其华,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唯“深情”二字,不读他的散文,难以意会,就像不爱荷花的人,自然不能领会其清净与孤高。
季羡林的世记
1个回答2024-01-31 06:02
季羡林(1911-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早年留学欧洲,上世纪40年代回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季老驰骋于多种学术领域,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先生又是散文高手,另外尚有诸多的各类作品,总计上千万字。
季羡林的读书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2:52
季羡林对正课不感兴趣,却喜欢读“闲书”。所谓“闲书”,就是旧小说。他叔父是个古板人,不允许他看这类书。可季羡林面对桌上的《四书》少理会,而是看《彭公案》、《粗岩济公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旧小说。《红楼梦》大概太深,季羡林看不懂其中的奥妙,黛玉哭哭啼啼的样子,他不喜欢,自然看不岩毁御下去。其余的看得津津有味。余晌一见叔父进来,他马上装模作样地念起“子曰”、“诗云”来。
季羡林写的
1个回答2024-02-02 01: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羡林之死
1个回答2024-02-18 11:43
北京7月11日电 据北大方面消息,今天早上9点,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于今晨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据编辑刘琪鹏连线季羡林的弟子钱文忠消息,钱文忠表示自己一早已经得知此消息,对季老的去世非常意外,因为前两周的身体情况一直还比较良好,他也未能见到季羡林最后一面,所以心情非常难过和遗憾。钱文忠还透露,季羡林最后两个月过得很幸福,一直有儿子陪在他身边。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