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条件小说番外

做一番成功的事业 需要具备那些条件
1个回答2024-03-08 01:44
改变就从现在开始

在美国某个城市,有一位先生搭了一部出租车要到某个目的地。

这位乘客上了车,发现这辆车不只是外观光鲜亮丽而已,这位司机先生服装整齐,车内的不只亦十分典雅,这位乘客相信着应该是段很舒服的行程。

车子一启动,司机很热心的问车内的温度是否适合?又问他要不要听音乐或是收音机?这位司机告诉他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音乐频道,就在车内,这位乘客选择了爵士音乐,浪漫的爵士风不禁让人为之放松。

司机在一个红绿灯前停了下来,回过头来告诉乘客,车上有早报及当期的杂志,前面是一个小冰箱,冰箱中的果汁及可乐如有需要,也可以自行取用,如果想喝热咖啡,保温瓶内有热咖啡。

这些特殊的服务,让这位上班族大吃一惊,他不禁望了一下这位司机,司机先生愉悦的表情就像车窗外和煦的阳光。

不一会,司机先生对乘客说:「前面路段可能会塞车,这个时候高速公路反而不好塞车,我们走高速公路好吗?」在乘客同意后,这位司机又体贴的说:「我是一个无所不聊得人,如果您想聊天,除了政治及宗教外,我什么都可以聊。如果你想休息或看风景,那我就会静静的开车,不打扰您了。」

从一上车到此刻,这位常搭出租车的乘客就充满了惊奇,他也不禁问这位前方的驾驶:「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服务方式的?」

这位专业的司机说:「从我觉醒的那一刻开始。」

司机继续说道那段觉醒的过程,他一直一如往常,经常抱怨工作辛苦,人生没有意义,但在不经意里,他听到广播节目里正在谈一些人生的态度,大意是你相信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你觉得日子不顺心,那么所有发生的都会让你觉得倒霉,相反地,如果今天你觉得是个幸运的一天,那么今天每次所碰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贵人。

所以我相信,人要快乐,就要停止抱怨,要让自己改变。就从那一刻开始,我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第一步我把车子内内外外整理干净,再来装一支专线电话,印几盒高级的名片,我下定决心,要善待每一位乘客。

目的地到了,司机下了车,绕到后面帮乘客开车门,并递上刚刚说过的名片,说声:「希望下次有机会再为你服务。」

结果,这位出租车司机的生意没有受到不景气的影响,他很少会空车在这个城市里兜转,他的客人总是会事先预定好他的车,他的改变,不只是创造了更好的收入,而且更从工作中得到自尊。

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一、每一个人其实都想过更好的生活,但却不希望改变自己,然而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如果你希望拥有大成就,你就必须具备一个像赢家的思考态度或行为规范。

二、改变的力量可能来自于权威,像是透过罚则来建立骑机车要戴安全帽的习惯,然而这种方式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另一种力量来自道德,是内在慈悲佛性的绽放,是推己及人的情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觉醒。当一个人真的了解抽烟会影响他人健康,而那种为他人着想的改变,就是道德的力量。

三、你可以选择你要的人生。抱怨只会让事情更混沌,你可以选择早晚抱怨别人,也可以在觉醒后力图振作,它不一定是推翻过去所有的生活步调,它可以是一个当下念头的转换,或是一个行为的修正。不放纵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善言善行慢慢变成良好的习惯,而人的机运也将慢慢改变。

四、现在开始,永不嫌迟。一个好的故事可以纯欣赏,但也可能成为改变一个人的契机,知道自己要改善的地方,并且致力去完成它,才是真正有勇气的人,而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改变不需大费周章,但你一定要找出你内心真正要的,让你有热忱目标,并把现在份内的工作做好,让你的光芒显现出来,机会自然会出现。

相信你自己!!

先想想自己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或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想实现什么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来规划. 比如说这今年要做什么事情,明年要做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等等.就这样,给自己一个目标,再划一个人生的蓝图,最后按照它去做.就OK啦
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2-12 10:29
在爱情里,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信念:你爱我,就应该……

总有些人觉得,无条件的爱,就是满足他的全部。甚至觉得,爱一个人,就是满足他的全部。你爱我,就应该满足我。显然这是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是危险的。

每个人的心中也都在渴望着这样一种爱:无论我是好是坏,你都不离不弃。无论我表现出什么样子,你都还是无条件爱我。

他们不相信爱,就开始测试爱。我加大需求,看你还是否愿意满足我。我折磨下你,看你是否还愿意爱我。

结局常常是:爱经不起测试。然后他们就成功的验证:我果然不被爱。

可无条件的爱,不是要什么就给什么。

02

渴望无条件的满足是危险的。

很多人会抱怨对方“不爱我”。其实他们所说的并不是不爱,而是不够爱。包括对爸爸妈妈、朋友、伴侣的抱怨和控诉,我们责怪的是他们没有给我我想要的剂量的爱,没有满足我的需求,没有给我我想要的方式的爱。但你说他们一点都不爱吗?

他们也许没有满足你的全部,但并不是什么都没付出。

这个人跟你不是敌人,也不是陌生人。一点都不爱你,也挺难的。

对方在付出这些微薄的爱的时候,是有条件的吗?

也许有,更多的时候可能都没有。他们只是想为你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一点点事。

比如说关系中的沉默。你很想让他给你一个回应,可是他只是沉默、冷漠、不说话。你就觉得不爱。实际上,他只是不想跟你吵架伤害你。他也在情绪里,他做不到好好说话哄你,他能做的只有忍着自己的情绪不发泄给你。

可是你看不上,在你的世界里:

你不按照我想要的方式来做,就是不爱。

你让我糟糕的感觉没有变好,就是不爱。

你没有给我想要的满足程度,就是不爱。

当他们体验到不被爱,就开始了折腾。全然忽视对方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实际上他们只是在说:你没有满足我想要的全部,就是不爱我。

03

想给出无条件的满足更是危险的。

被指责的人容易认同。他们会自责、内疚,觉得自己的确不够爱对方,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比如妈妈会在不满足孩子的时候感觉到内疚。她会觉得孩子有情绪,就应该无条件接纳。孩子有需求,就应该无条件满足。自己不应该对他发火,不应该给孩子带来伤害。

“给孩子带来伤害”,是很多妈妈难以接受的事。可是她们又做不到不伤害。

恋人中亦经常如此。他们的确感觉到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了伴侣,也觉得自己行为是不对的,很想去调整自己的生活、脾气、节奏,去照顾到对方。可是又总是做不到,进而自责。

这种内疚会让他们无法承受,就会转化成暴躁发泄出来。实际上脾气暴躁的人,有很多是因为内疚。他们在要求自己无条件满足对方可是又做不到,他们对自己的攻击投射了出来。

想给出无条件爱的人,是容易自责、内疚、压力大、内耗大的。

他们总觉得:

他想要就满足他听他的,才是爱。

不给他带来任何的伤害,才是爱。

这种理想化的爱,超出了他们的付出力。他们就很容易崩溃。

04

导致这些的,是我们内在原始的自恋。

健康的爱乃至健康的无条件的爱是这样的:

我给你我所能给的,不以回报为目的,就是无条件的爱你。而非给出你想要的全部。

我尊重自己能力有限,无法给到你想要的全部,而不必自责,这就是无条件爱自己。

我尊重你因为没被满足而愤怒、受伤,知道并尊重这是你应对匮乏感的方法。而不必责怪你不该有情绪,不该有需求。这时候我静静陪着你受伤,就是无条件的爱。

就像这样一个妈妈:

孩子想要一个200块的玩具,妈妈不想买。但她不会指责孩子贪婪、不懂事、不体贴,更不会找一堆为你好的理由解释为什么不买。妈妈只是温柔的诚实的告诉孩子:妈妈心疼这200块钱,觉得这个玩具很贵,不舍得给你买。

听起来很残忍,可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妈妈。

孩子就开始闹脾气了:你就是不爱我了,都不舍得给我花钱!

然后妈妈就停下手里的事,静静地看着他哭闹。告诉他:妈妈是更爱钱,可妈妈也爱你。妈妈还是会给你买不贵的玩具,会给你做饭、洗衣服、照顾你、供你读书、,这些都是妈妈爱你的表现。

陪伴和安抚,就是妈妈能做到的。

孩子哭了会儿,说了句:那我能要这个20块的吗?

妈妈说,可以呀。

这是个真诚的妈妈,她给出了能力内能给的全部。让她为孩子花钱买她认为贵的东西,她就是下不了手,超出了她的心理接受能力。但她不会因此否认孩子的需求有问题,也不会让孩子觉得不买就是不爱了。

她帮助孩子看到了:妈妈是有局限的。妈妈给不了你无条件的满足,但妈妈还是有给你爱。没有100分,但不是0分了。那么他长大后也就知道:别人即使没有给我100分,也还是在爱着我。并不因为此刻没有满足我就放弃我了。

这个过程,一开始的确是难受的。不被满足的确很难受。可我们终究要面对自己的这部分丧失:这个世界,无法无条件满足我们的全部。

这个丧失,孩子小时候妈妈没有能力帮他面对。长大后,他就需要自己更艰难地在感情里一次次面对。

网上有个故事说,妈妈不给孩子买房,理由是告诉他你应该独立。真的不如直接告诉他,妈妈不舍得给你花这些钱。

如果你怕看着别人不被满足的时候难受,其实是你自己忍受不了不被满足,然后投射为他也忍受不了。

忍受孩子中间的这部分哭是煎熬的。煎熬在于:妈妈不能接纳自己的能力有限。更不相信孩子可以在失望里学会自己面对。妈妈想承担孩子的全部,拒绝给他成长的空间。

恋人之间也是这样的。他们不能看着另一半作啊闹啊,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自己“我给你的爱是有限的”,他们总觉得给出全部才是爱。

这个也不是冷漠。跟冷漠的区别是:我只是满足不了你这个需求,但其他我能做到的,我还是愿意为你做的。我并不因为你向我索取,而对你有意见或因此而惩罚你、离开你。我没有办法消除你的贪婪和不开心,但我能给出的这部分,是心甘情愿不带诱惑的。

05

很多人也觉得,爱我就要容忍我的一切。接纳我的好,更要接纳我的坏。可是接纳你的坏,不代表能接纳你的伤害。可以接纳你平凡、笨、丑,不代表能接纳你的攻击、控制、否定。不接纳也并非爱就有条件,并非就不爱了。我容忍不了你带来的伤害,而选择逃避或离开。是因为给不出更多了,是更爱自己要先保护自己,不是不爱了。

先爱自己,不代表就不爱你了。

爱是有限的,不代表爱就是有条件的了。

正因为爱是有限的,我们才学会了有部分不被爱的时候自己面对,从而得到成长。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都被无条件爱着,只不过我们还没学会跟自己的不被满足相处。

而一个人成熟的过程,就是不得不学会了接受爱是有限的。并且,学会了跟自己的不被满足相处。
爱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
4个回答2022-11-16 20:50
你爱他人是无条件,要他人爱你就是有条件,就是这样。因为你只能保证自己可以无条件爱人,别人爱你的条件主动权不在你,所以无法保证。单就爱本身来说爱就是爱的条件
无条件的才跟你在一起 无条件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3 15:26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无条件性是指矛盾斗争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所限制,同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条件。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矛盾斗争的存在是普遍的、绝对的,无论是矛盾双方共
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还是统一体破裂之际,都存在着斗争。否认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也就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绝对性。矛盾的斗争是实现转化的决定力量,它不仅引起事物的量变,而且是事物由旧质向新质转化、飞跃的决定力量。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也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期条件有哪些条件?
1个回答2023-01-17 06:06
同期并列的条件包括
电压
频率
相序
什么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1个回答2023-01-29 19:43

充分条件:如果A能推出B,那么A就是B的充分条件。其中A为B的子集,即属于A的一定属于B,而属于B的不一定属于A,具体的说若存在元素属于B的不属于A,则A为B的真子集;若属于B的也属于A,则A与B相等。

必要条件: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则A就是B的必要条件,记作B→A,读作“B蕴涵于A”。数学上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由结果B能推导出条件A,我们就说A是B的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么B就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 ( 简称:充要条件 ),反之亦然 。

拓展资料:

三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

(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

(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

(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三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强条件和弱条件
1个回答2023-02-16 23:16
粗略地讲,这里(3)比(1)的条件只强一点点,而且稍强的那部分对结论没有贡献.
其实不仅是数学分析,各个分支里都有这种现象.比如线性代数里Ax=0存在一个非零解和存在无穷多个非零解也是等价的,理由也一样,稍强的那部分对结论没什么贡献.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强的结论和弱的结论等价,比如泛函分析里的共鸣定理,几何里面“存在一个内角和是180度的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等价.这种现象通常的解释是“一定的条件”补足了强弱间的差距.
爱情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
2个回答2022-11-26 05:19
校园中的没什么条件出社会了嘛,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如楼上的楼上说的这种爱情,我见得太多了,自己也是其中一个地域,能力,岗位,收入,父母,房子...最后分手是唯一一个解决办法
无边界条件的无边界条件
1个回答2022-11-23 16:15

这个理论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基础之上,涉及到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和量子引力论等多种高深知识。其中给出了著名的无边界猜想或条件:宇宙的边界条件就是它没有边界。无边界条件如果成立,则宇宙自给自足,这意味着宇宙不需要创世上帝或者不存在第一推动。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