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制造者与索取者

有关索取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12:11

【打秋风】:指假借各种名义向人家索取财物,或依仗与权势有某种关系,招摇撞骗,收受贿赂。【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勒索敲诈】:勒索:强行索取财物。利用别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权势,以威胁强迫手段向人索取财物。【敲诈勒索】: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敲榨勒索】: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同“敲诈勒索”。【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种口实为借口来索取财物。【讨价还价】:讨:索取。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予取予求】: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

关于索取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4:43
人生的价值在于什么?有人可能会脱口而出:当然是奉献啦!这样的回答,不能说不对,但我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深而思之,奉献这一举动应该是在有所准备之后。人赤条条来到世上,拿什么去奉献呢?人首先得受到抚养。受到教育,之后才谈得上奉献,而被抚养,受教育等等本身并不是奉献。离退休之后,颐养天年,一般也是索取大于奉献。即使要拿薪水,还要想些办法挣钱。就一般人来说,一天就算干十个小时,一生实际工作也不过才十几年,我国人均寿命就算七十年左右,十几年不到人生的五分之一。因此说,人的一生,真正奉献的时间其实是很有限的。 那么,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吗?还别说,真接触过持此观点的人。他说,你每月挣多少钱,这就是你的价值。我至今仍佩服这些人的坦率和刁钻,尽管对其观点难以苟同。如果说一个人百分之百只索取不奉献,不劳而获甚至巧取豪夺,这也算是价值的话,那么推而广之,人人如此,社会怎么维持和延续?怎么前进?人人如此,你又向谁去索取呢?汉语有个词叫(吝啬)有人藉此编了个小故事,说的是吝先生和啬先生互相请客,一个是用言语描述食物,一个是用手势比划餐具。这两个人谁都不愿意做出奉献,结果也就无从索取。所以说,一味索取就等于竭泽而渔,肯定难以持久。 看来,单纯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不符合客观实际,说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既猥琐不堪又难以自圆其说。那么人生的价值在于什么呢?依我看,在于奉献大于索取。索取与奉献是对立统一的,不能只看到对立看不到统一。与常人相比英雄模范的奉献够多的了,但就是这些奉献精神的化身、典型也并不是只奉献不索取,以至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奉献得更多、更好、更自觉。我认为可以这样说,一个人一生中的全部奉献减去他的全部索取就是他的人生价值





生活中奉献与索取总是同时存在,有奉献必有索取,有索取必有奉献。奉献是个人对社会的付出,索取是社会对个人的回报,它们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奉献是索取的前提,索取是奉献的结果;奉献第一,索取第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现实社会中,默默无闻地奉献,不求索取的人层出不穷,如雷锋、孔繁森,李国安等都是无私奉献的典型,八十年代戍守边防的老山前线将士们更是叫响了“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口号,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奉献中体现出了他们的崇高价值,也应该成为年轻人的榜样。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只求索取而吝于奉献的大有人在,他们信奉的人生哲学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心想的是如何获取,而不是如何付出。这是腐朽的思想观念,我们应当坚决摒弃,并且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每个人都对社会有所奉献,社会才能有足够的资财来满足个人的需求。如果每个人都吝惜自己的点点滴滴,或者只求索取不思奉献,那么社会财富就会枯竭,索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俗话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有所索取,就必须先有所奉献。

一个人向社会的索取,只能随着贡献的增大而增大。对社会尽到责任和作出贡献的人,社会就会给予相应的回报,一般都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满足。个人对社会奉献的越多,社会给予的回报也就越多。奉献必须大于索取,人类社会才能延续下去。如果每一个人的奉献与索取正好相等,社会就没有剩余的财富,社会的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就会停滞不前,更不用说索取大于奉献了。

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纵然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一事当前,也应为他人想想。尽管现在的社会现实显得物欲横流,但毕竟是有了大多数人的奉献才有了如此迅速的社会发展。因此,年轻人在谋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应该多为大众设想,以奋斗为本,以奉献为荣,在劳动奉献和助人为乐中体现崇高品德。
关于索取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08:29
【打秋风】:指假借各种名义向人家索取财物,或依仗与权势有某种关系,招摇撞骗,收受贿赂。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勒索敲诈】:勒索:强行索取财物。利用别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权势,以威胁强迫手段向人索取财物。

【敲诈勒索】: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敲榨勒索】: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同“敲诈勒索”。

【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种口实为借口来索取财物。

【讨价还价】:讨:索取。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予取予求】: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
商朝青铜制造业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
1个回答2022-11-27 00:51
司母戊鼎就是代表作
制造的制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3-03 22:52
粗制滥造 [cū zhì làn zào]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贬义
出 处
鲁迅《花边文学·高贾的批评》:“不过也要有一点常识;用一点苦工;要不然;就是‘杂文’也不免更进一步的‘粗制滥造’;只剩下笑柄。”
例 句
1. 严禁~的伪劣商品充塞市场。
王者制造电影谁制造的爆炸
1个回答2024-02-23 10:25
李善均。《王者制造》电影中李善均在剧中闭返斗轿磨世正扮演一名卧底警察,因被陷害后抱着炸弹跳入河中。《王者制造》是卞成贤执导的剧情电影,由薛景求、李善均主演,于2022年1月26日上映。
飞机制造的制造过程
1个回答2024-02-07 06:12

飞机机体制造要经过工艺准备、工艺装备的制造、毛坯的备蠢制备、零件的加工、装配和检测诸过程。飞机制造中采用不同于一般机械制造的协调技术(如模线样板工作法)和大量的工艺装备(如各种工夹具、模胎和型架等),以保证所制造的飞机具有准确的外形。工艺准备工作即包括制造中的协调方法和协调路线的确定(见协调技术),工艺装备的设计等。 飞机生产的批量小局滚脊,生产中还要经常修改,所以飞机钣金零件(蒙皮、翼肋、框等)的制造力求用简单的模具。广泛应用橡皮成形、蒙皮拉形、拉弯等钣金成形技术,尽量采用塑料制造成形模具。现代飞机尺寸增大,蒙皮厚度增加,以及成形性能较差的钛合金、铍合金、不锈钢板材的应用,对钣金成形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使用各种大尺寸、大功率的型材拉弯机、蒙皮拉型机、强力旋压机和压力超过100兆帕(约1000公斤力/厘米2)的橡皮成形压床。同时一些新的加工方法,如超塑性成形、加热成形、真空蠕变成形、半模或无模成形技术不断涌现。
现代飞机上广泛应用的大型整体结构件,如机翼整体壁板、翼梁、加强框等,它们形状复杂、切削加工量大、自身刚度差,需要在工作台面很大(有的长达数十米)的、带有多个高速铣削头的现代数控铣床上加工。整体壁板的加工还需带真空吸盘的大面积工作台(见整体壁板制造)。加工立体形状复杂的大型框架,如座舱风挡骨架、舱门、窗框等,还需要采用多坐标联动的数控铣床或立体靠模铣床(见数控加工)。此外,为加工切削性能不好的材料和形状复杂的零件,还广泛采用电加工、化学铣切等特种加工工艺。
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上的应用日益增多,现已成功地用于制造舱门、舵面、垂直尾翼和直升机的旋翼。复合材料构件由高强度纤维与树脂复合,在模具中加温、加压制成。所用设备是自桐渗动铺带机、预浸带和预浸布成形机等。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的关键问题是要控制构件的变形,要求细致研究铺层工艺、模压技术,并在加工中精确地控制温度和压力变化。 也是飞机制造中常用的连接工艺(见焊接技术)。熔焊用于起落架、发动机架等钢制件的连接。接触点焊和滚焊用于不锈钢和铝合金钣金件的连接。金属胶接用于制造蜂窝结构。胶接制件表面光滑,疲劳特性好,但对于胶接面的准备、加温、加压控制都有严格要求。现代飞机制造中还广泛采用电子束焊、钛合金扩散连接、胶铆、胶接、螺接、胶接点焊等多种连接工艺。
飞机制造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飞机部件装配和总装工作,手工劳动是主要工作方式。加之飞机制造中要使用大量的成形模胎、模具、装配型架和供协调用的标准工艺装备(样板、标准样件等),使得生产准备工作十分繁重,飞机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提高飞机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大量压缩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飞机生产的周期。

为什么有的会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
1个回答2024-02-29 19:37

主要是家庭的过度溺爱,过度保护造成的。家里的独生子女,所有老人父母都已以孩子为中心,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孩子的要求全部满足,对孩子的无理也从不拒绝,甚至袒护,纵容。从不要求孩子分享,尊重家人,珍惜家人的付出。所以,孩子这种行为,家长要自我反思

大家知道付出与索取
1个回答2024-03-01 03:47
付出,是交付拿出。把自己的东西(包括金钱、精力、人情、时间等)给别人,或者用在别人身上。
索取:是像别人索要东西,要求别人为自己提供所求的东西(包括金钱、精力、人情、时间等)。
往往付出的人都希望得到回报,也有的人付出的时候并没有想着有回报。比如爱心捐赠,不留名的捐助,如雷锋同志的好人好事行为。现实生活中,付出与回报之间,往往是不等式。有的付出多,回报少;有的付出少,回报却很多。经历多了,人心常常容易失衡。这时,心理调节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如果要索取,那么就必须有付出,不付出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是需要付出的多少。有些人你找他所要东西,他只求一声谢谢,你只要付出一声谢谢,就能索取到东西。有些人确要求你必须付出相对等的价值,才能从他那里得到想要索取的东西。更有种人则是要你付出比索取物价值高出很多的代价之后,才会把你想要的东西给你。
一旦“索取”和“付出”两者并存之后,就不再是索取和付出了,而变成了“交换”。以等价或不等价的条件,来相互交换。也就是你所说的问题:付出是索取的前提。
当需求者无法承担被需求者提出的代价时。要么是索取不到,也就是没有完成“交换”。要么是强行索取,变成抢劫或变相抢劫。
形容一个人只对别人索取而不付出的词语?
1个回答2024-03-05 22:56

形容一个人只对别人索取而不付出的词语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临渊羡鱼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