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挑柴歌

古代挑柴读书的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3-13 10:46
西汉的朱买臣是吴县(今属江苏)人。家里很贫穷,但非常爱好读书。他不治产业,四十岁仍然是个落魄儒生,常常靠砍柴卖掉以后换回粮食维持生计。
《挑柴》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07 15:47
第一次,挑柴可真累呀,以后要常常挑呀。
挑柴的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16 18:47
星期五,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25课《挑柴》。这是乔传藻写的一篇回忆散文。文中记叙了“我”第一次挑柴的经历:“我”一家刚搬来峨山不久。峨山的小伙伴邀“我”一起去砍柴。刚开始“我”觉得很新鲜。但后来,遥远的路途令“我”脚脖子发麻,大汗淋漓。伙伴们却很开心,丝毫没有累的感觉。到了山场,“我”自己终于砍下了一枝枯树枝,但已经累趴下了。捆好了柴走下山来,准备吃饭时却发现兜里的干粮早已不知去向。回家的路上由于“我”经常停下歇息,一个小伙伴提议“我”扔掉一些柴。可“我”认为如果把柴扔了,自己还算什么男子汉?后来“我”终于将一担柴一点不少地挑回了峨山城。从挑柴的经历中“我”感悟到了:“人生的担子不管多重,咬紧牙,挺住!”
学完了课文我理解了,人这一辈子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不管是什么样的责任,是重的还是轻的?是作为母亲的责任,还是作为儿女的责任?我们都应该把这份责任履行到底。
人生就像挑柴,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做,别人帮不了你,因为每个人的肩上都有一副担子。你可以在中途扔下一部分或者全部,但是扔下就意味着半途而废,还谈什么成功呢?你也可以咬紧牙坚持,把这担柴一根不少地挑回家,那样你就获得了成功。生活也是这样,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轻言放弃,这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我想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个道理。
《挑柴》课文
1个回答2024-03-16 21:59
是不是这个?
挑柴

唐洪象(教师) 2003-04-20

七十年代初那阵子,农闲时,村里人没事干就去挑柴卖。我姐常挑柴,听姐说每次可挣2、3元钱。看到姐挣钱,我心里痒痒的,也想去挑柴。
一天晚上,我对姐说:“姐,我跟你去挑柴好吗?”姐说:“路那么远,又是山路,你怎挑得动。”我信心十足地说:“不怕,我能挑得动。”姐说:“那你晚上把‘冲担’、‘棒拄’、‘柴钩绳’准备好,晚上早点睡,明早要很早上路的。” 我把挑柴的工具准备好就早早地睡下了。
凌晨3点钟时,姐把我叫醒了。我们吃了饭,带上挑柴的工具和“饭包”就出发了。
挑柴的人很多,有年纪大的,也有年纪轻的。我的年纪算最小的。
村里许多人家的灯都亮着,门也开着。大家相互呼唤着,陆陆续续地从家里出来,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一块,一批一批地出发了。
虽说是仲夏,下半夜的天气还是有点凉。淡淡的月色像奶油似地沐浴着空旷的山野,弯弯的山路一直向前盘旋着、延伸着……
村里的人习俗有些古朴,男女之间总是像隔着一层膜,挑柴族自然按性别划分为姑娘族和后生族。由于我年纪小,还进不了后生族,只能夹在姑娘族中。
一路上大伙儿说说笑笑往前走,走在前面的后生族不时地传来几声挑逗风骚的话,引得姑娘们一阵轻骂:“厚皮,不要脸。”
40里山路大约走了4个小时,到达挑柴地———塘坑村是早上8点钟左右。塘坑村是青田县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山高柴多,人们靠砍柴卖柴为业。
村里人三三两两地站在路口,招呼我们去他们家看柴。我和姐到了一户人家的院子,院子里堆满了柴。我们挑了一些干枯的柴过了秤。柴不贵,每百斤一元五角钱。姐挑了80斤,我挑了40斤。
挑柴族有个规定,不管谁先准备好,不能先走,都要等大伙儿到齐了才一起上路。那天挑柴的人可多了,我数了一下起码有40多人。只听到排在最前头的人吆喊了一声:“走罗!”一支长长的挑柴队伍就像一条龙开始蠕动起来。
我跟在姐的后面,头一阵子还跟得上,但挑了一段路后就有些跟不上了,可我还是咬着牙跟着。
别看挑柴很简单,能挑着走就行了。其实,挑柴也有许多技巧,比如说步子要迈得均匀,速度要适中,这样可以保持体力;又比如说换肩时,“棒拄”要拄在“冲担”的中心点,才能保持平衡,还有转身时身子要稳,“棒拄”才不能落地。这些技巧,对于常挑柴的人来说是非常熟练的。而我是个生手,换肩时“棒拄”不时落地,为捡“棒拄”费了不少的力。 大概挑了一个时辰左右,我的肩头开始发疼,两只脚也有些不听使唤了。我越来越跟不上姐了,不停地叫姐放慢速度,把停歇换肩的间距缩短些。
由于我挑得慢,跟不上挑柴的队伍,姐只得跟着我。空荡荡的山野中只剩下我和姐两人。
到了中午时,我确是挑不动了,我和姐就停在路旁的大松树下吃午饭。午饭是从家里带来的,当然是冷的。七十年代那阵子,大伙儿的家都很困难,我们带的“饭包”都是番薯干饭加咸菜。我和姐同吃一个“饭包”,或许是我过于疲劳,吃饭一点味都没有。我扒了几口就不想吃了。
中午的太阳特别烈,晒得树叶儿都蔫了,无数的知了也耐不住这如火般的酷热,嘶哑的声音像汇成一组大挽唱。
这时的我,最幸福的莫过于坐在这树荫底下享受那习习的凉风吹散一身的疲劳。
虽然歇了一会儿,身子也恢复了些,但磨肿了的肩头却火烧火燎般的疼。我挑得很慢,像蜗牛似地爬行,姐在后面不断地催促我。过了潘山弯,下了尖山岭,我实在挺不住了,带着哭声对姐说:“姐,我实在挑不动了,咱们停下来歇会儿吧。”姐哄着我说:“再坚持一下,过了这条沈降岭就快到家了。”我不管姐同意不同意,把柴往路旁一放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走了。姐生气地埋怨我说:“我早就与你讲过,这柴不是好挑的,你就是不相信,这下可好了,叫姐怎么办?”姐说是这么说的,但她还是心疼我,叫我在这里等着,她先把自己的柴挑到山下再过来接我。
我孤独地坐在山坡上,尽管落日的余晖把山野映照得那么斑斓多彩,归巢的鸟雀唱的清音是那么的婉转动听,可过度疲惫的我此刻却麻得一点感受也没有。
姐来了,她把我的柴挑到山下。我最后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终于把柴挑回了家。
我连澡也没洗就躺下了,全身像散了架似的,每个关节都酸麻,特别是两个肩头肿得像两个馒头。
第二天,姐把我的柴挑到窑厂卖了,卖了2元钱。我计算了一下,除了本钱,挣了1元4角钱。这1元4角钱,我拿在手里是那么地沉、那么地重。
挑柴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2-04 11:24

主要讲了挑柴艰难一事。使我”感悟到了:“人生的担子不管多重,咬紧牙,就能挺住。

如何挑选柴犬宝宝
1个回答2024-02-22 11:16

多看多做对比 柴犬毛量大的 脸大的 颜色喜欢红些的就选小时候黑些的 给你看看我家的崽 一窝里比较好的那种了

作者的挑柴经历是怎么样的?
1个回答2023-01-29 07:10
念人写的一篇反映爱情的传记文学《恋情》,作品描述了男主人公牧红从山上挑柴的情景,很令人惊叹。有空可点击看看,愿你满意。
给柴犬挑选什么玩具
1个回答2024-01-26 01:41
挑选一个适宜大小的玩具能够协助你的狗耗费部分精力。有些玩具关于小狗也许还适宜,但是当小狗长大今后,也许就显得较小了,应当被丢掉了。象小的橡胶球等小玩具,也许会被长大的狗吞掉咽下去或许卡在喉咙中。丢掉那些玩具碎片和现已被撕碎的玩具。
狗也喜爱多种多样的玩具,有时你需求一次预备四,五件玩具,而且每周轮换不一样的玩具。这么会使你的宠物充溢爱好。假如你的宠物十分喜爱某一件玩具,那么最佳不要更换这件玩具。
具有攻击性的撕咬也许将玩具咬成碎片,而碎片也许卡在宠物的喉咙中,乃至导致宠物的逝世。具有激烈攻击性撕咬的宠物,应当给它一些硬橡胶或许尼龙成品对比经用不易咬碎的的玩具。具有半攻击性撕咬的宠物不会将玩具咬成碎片,但是会加重玩具的磨损,能够给它们一些帆布或毛绒玩具。这些玩具对比柔软,不简单被撕碎。没有攻击性撕咬行动的宠物能够给它们一些软橡胶玩具。
当你给你的宠物买一件新的玩具时,应当看看它对新玩具的反响。假如它拼命的撕咬这个玩具,而且这个玩具不够健壮,简单被撕碎,那么你应当及时拿走这个玩具,而去买一个更健壮经用一些的玩具给它。
玩具是由不一样资料制作成的,具有不一样的经用性。所以,当你在给你的柴犬采购玩具之前,需求了解你的宠物的撕咬的习气,而挑选恰当经用的玩具给它。
聚乙烯和乳胶玩具通常对比柔软,而且被制成各种颜色。有些乃至会宣布吱吱的响声,使玩具更有意思。这些玩具通常适于那些没有攻击性撕咬习气的狗。
橡胶和尼龙玩具对比经用,适用于那些具有中度撕咬习气的狗游玩。这类玩具经常会在上面做个孔,这么当那些喜爱撕咬的狗游玩时对比有意思。
绳子玩具通常都是由尼龙或棉质资料制成,适用于具有中度撕咬习气的狗。特别关于那些喜爱拖拽游戏的狗十分有用,而且这种不软不硬的质地还有助于狗的牙齿健康。
毛绒玩具对比柔软而且对比轻,适于那些喜爱拖着玩具到处跑的狗,不适于那些喜爱撕咬的狗。
帆布玩具简单清洁而且对比经用,适用于那些对比爱撕咬的狗。
古代挑柴读书的人是谁
1个回答2023-01-15 23:29
西汉的朱买臣是吴县(今属江苏)人。家里很贫穷,但非常爱好读书。他不治产业,四十岁仍然是个落魄儒生,常常靠砍柴卖掉以后换回粮食维持生计。
和尚挑水与众人拾柴
1个回答2023-12-04 14:51
2007青岛国际帆船赛志愿者面试有一道题:“三个和尚没水吃”和“众人拾柴火焰高”,你如何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因为我想报2008年奥帆赛的小志愿者,爸爸拿这道题来问我。这个题有点像班里举办的辩论会的正方和反方。

同样是人多了,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可能把事情干好,也可能把事情干糟。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吃?一个是懒惰,一个是攀比,你觉得应该我做,我觉得应该他做,也就没了水喝。众人拾柴为什么火焰高?大家一起劳动,都有贡献呗。和尚吃水,如果有不劳而获白吃水的,打水的会没有积极性,不愿意打水。拾柴烤火,如果有不捡柴而享受的,就是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大家不服,人再多火也会灭掉的。

要想“有水吃,火焰高”,怎么办?可以采用剪子、包袱、锤的方式,谁输谁干活,或者排轮流值日表,每天都有人挑水和捡柴。对不肯挑水和捡柴的,提出批评。对干的好的`,提出表扬。如果实在不团结,那就自己挑水自己吃,自己捡柴自己烤火。

虽然说“劳动最光荣”,但如果对“不劳而获”的没有办法,“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事情还会经常发生。如果你是志愿者面试的老师,我的回答你感觉满意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