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大鼓罗红征南

什么是豫西锣鼓?
1个回答2022-09-29 17:35

锣鼓队的乐器包括:

钲锣、筛锣、大锣、小锣(手锣)、马锣、镗锣、云锣;大铙、钹、大钹、水钹、齐钹、镲钹、小钹、铰子、碰钟等。鼓类有:单皮鼓(班鼓)、怀鼓、堂鼓(唐鼓)、大鼓、盆鼓等。

锣鼓的组合运用,大体分为3类:

第1类由大锣、小锣、钹、鼓板组成,以大锣为主体;

第2类由小锣、鼓板组成,以小锣为主体;

第3类由钹、小锣、鼓板组成,以钹为主体。

著名锣鼓

豫西锣鼓以灵宝的亚武天锣、齐天圣鼓、程村女子锣鼓、湖滨区威风锣鼓最为著名。

亚武天锣可行进表演亦可站场表演,它阵容庞大,雄壮激烈,激昂感人,以气势见长。

齐天圣鼓常用于站场表演,乐曲结构灵活,鼓点多变,鼓手在表演中摹拟猴子种种机智灵巧、滑稽可爱的动作,边演奏,边舞蹈,大抵一组猴鼓乐队为15人,猴王一人,打锣击鼓,显得异常活泼热闹,引人入胜。

豫剧开场的一段敲锣打鼓叫什么
1个回答2023-09-07 15:21
武曲的旁白伴奏
豫剧在全国的巨大影响,出现了哪些著名鼓师
1个回答2024-03-21 11:57
20世纪以来,单是省内外公办与民间的豫剧专业团体中,能享誉一方的著名鼓师即逾千人。要者如(依生年为序):杨德生(1888—1970)、陈克玉(1907—1957)、杜学全(1907—?)、刘大胜(1912—1960)、王福顺(1913_?)、孙宪生(1913_?)、周祥思(1916—1984)、李作英(1917—1982)、王玉坤(1917—?)、王士禄(1920—1977)、王玉出(1920—?)、崔国斌(1921—1985)、孙德胜(1925—1983)、乔长胜(1925—)、杜全货(1925—1977)、杜文学(1925—)、李保全(1925—)、罗永钦(1926—1984)、牛东方(1927—?)、张志召(1930—1984)、霍长河(1932—)、王玉民(1933-)、杨发兖(1933—)、郭金声(1934—)、蔡云海(1935—)、吴长寅(1935—1978)、陈海洲(1936
鼓的寓意及象征 鼓有什么含义
1个回答2024-02-23 18:31
鼓是一种击打乐器,寓意多为庆祝、鼓舞,一般象征着兴盛、奋进。

1、鼓的制作。世界各地的鼓有不同的制作方式,中国古代的兽皮鼓、铜鼓,欧洲古代的木制鼓等。

2、鼓的由来。鼓在中国古代是与舞紧密关联的,人们常用击鼓和舞蹈来进行祭祀、军事等活动,这也是“鼓舞”一词的由来之一。

3、鼓的意义。鼓声震响很像雷声,在古代被奉为与上天沟通的神器,多出现在祭祀、狩猎、征战等大型集体活动中,并伴随着人类文明从荒蛮时代发展至今。
非洲鼓的寓意及象征,鼓的寓意及象征
1个回答2023-09-11 02:05
1.鼓是一种击打乐器,寓意多为庆祝、鼓舞,一般象征着兴盛伏孙、奋进。

2.鼓声震响很像雷声,在古代被奉为和上天沟通的神器,多出现在祭祀、狩猎、征战等大型集体活动中,并伴前腔随着人缺悔链类文明从荒蛮时代发展至今。
豫东大鼓的曲目特点
1个回答2023-10-19 15:33

相传,在1640年尘亩,有一名姓朱的官绅,为避难流落到汪庄村,并在汪庄村定居下来,做些小本生意维持生计。这人生来聪慧,很快抓住了商机,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当地一名富有的商人。朱姓官绅趁自己60岁大寿之际,请了很多戏班子,说、拉、弹、唱,样样齐全,一连三天三夜不曾间断,台下的观众大过戏瘾,朱姓官绅感觉非常风光。朱姓官绅看村里人对戏剧那么痴迷,就索性派激森花钱留下了几个戏班子里的精英,好让村里人也能跟他们学戏。就这样,汪庄村人边学边改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豫东大鼓。
汪庄豫东大鼓唱腔及表演形式可分为两种,即徒口讲说和说唱相间。徒口讲说,是指表演者不借用任何道具,全凭表演者的记忆,徒口讲说故事的精彩内容。表演者通过口头语言及肢体语言表现故事中人物表情的喜怒哀乐,通俗易懂,活灵活现,滑稽动作引人入胜,常常博铅清得观众阵阵掌声。说唱相间,是指表演者借用道具(道具由鼓、支架、鼓槌儿、桌子、椅子、惊堂木组成),由多人伴奏,以说带唱的表演形式向观众传送精彩的故事内容,唱腔高低起伏、时紧时慢,收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豫章罗氏起源?
1个回答2024-04-22 17:19

豫章罗氏是发源于江西南昌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始祖是西汉时期的大将罗珠。据《江西通志》载:“罗珠汉高祖时跟随灌婴,平定豫章,有功德于民”。罗珠公,字怀汉,仕汉惠帝,先为“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故世称为“大农公”,罗珠与灌婴平定了九江郡。汉景帝时,在南昌一带置豫章郡,建筑城堡,并环城广种豫章树(樟树),其后世子孙遂被称为豫章罗氏。

有没有张罗敲鼓这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08:59
没有张罗敲鼓这个成语

相似的有:

筛锣擂鼓

发音 shāi luó léi gǔ
释义 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罗小白打架子鼓唱的是啥歌
1个回答2024-04-11 04:33
你管罗小白唱的什么歌啊,罗小白那是在表演,不是在打鼓,我们要能打Funk,Rock,popular,jazz等等。谁真正打鼓时转鼓棒的啊,罗小白的打鼓技术说白了谁不会?鼓棒技术我可比不过。她只不过打嗨了罢了。。。。。。
鼙鼓催征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1 02:30

战鼓敲起来,催着战士出征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古代乐队也用。《说文》:鼙,骑鼓也。鼙鼓也指代军队或者战争。出处《周礼·春官·钟师》:掌鼙鼓缦乐。

鼙鼓催征是什么意思

鼙鼓催征即战鼓催征,在古代的意思是战鼓敲起来,催着战士出征。现代寓意着对未来的激励与美好期盼。战鼓主要用于民间器乐合奏、灯会、杂技、舞蹈、锣鼓队中,用木棰演奏,发音较堂鼓低,但很响亮。

战鼓的历史发展

早在成吉思汗时代,战鼓已广泛用于宫廷和军旅之中。《蒙古秘史》载:“宿卫掌管旗纛、鼓乐、武器”。新译简注《蒙古秘史》又载:“祭我认望之纛矣,擂我黑牛皮幔,响声冬冬之鼓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当时蒙古军旅生活时写道:“在去打仗之前,他们一定要等待领袖的罐鼓声。等到罐鼓发声后,大半的人都要去奏他们的乐器和歌唱。”说明这种大鼓是古代蒙古族军队在战争中使用的战鼓。

古代蒙古战鼓,有长筒形和锥筒形(又称罐筒形)两种。前者适合立置于战车前部两侧,后者适于在战马上使用,将两面战鼓用皮条拴于鼓环、捆绑在战马腹部两侧。鼓框用木板拼粘制成,鼓面直径50厘米左右,鼓框高80厘米左右,两面蒙以牛皮,皮面边缘以三排鼓钉固定。鼓棰木制,棰头略大,棰尾修削出卡手之柄(防手滑脱),并系以红绸条为饰。据说使用前,鼓皮先涂油一层,稍后将油擦去,待风干后才能敲击。

明代以来,战鼓已改变原来旧制,而成为扁圆形。鼓框多用椿、色、桦、桑、杨等木材制作,双面蒙以牛皮为面,皮边用单排鼓钉固定,鼓框两侧设有两个鼓环。战鼓规格不一,大小有别,鼓面直径52厘米——100厘米、鼓框高20厘米——34厘米,发音较堂鼓低,但很响亮。主要用于民间器乐合奏、舞蹈、灯会、杂技和锣鼓队中。但遇有庄严、隆重之场面,仍要使用长腔大鼓。演奏者技艺高超,可以边击边舞。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