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古镇评书

塘栖古镇的十大名人
1个回答2024-03-14 08:47
塘栖古镇的十大名人目前从搜索引擎还未能查询到
塘栖古镇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3-18 03:04
塘栖古镇在杭州市北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原本是一首郁闷的诗,但不知何时被人断章取义,拿出了”小桥流水人家“,并在此后成为了江南水乡的代名词。人人都道江南好,说的不仅是风景,也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
塘栖古镇位于杭州市北部,内有将杭大运河贯穿,外有杭嘉湖沪长三角城市联盟,自身又是”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具有了天时地利,却唯独在景区打造方面总感觉欠了些火候。
塘栖古镇拍什么电影
1个回答2024-03-16 16:52
历史剧,或现代爱情片里主角栖息地。。。
塘栖镇的地理位置
1个回答2024-03-26 02:20

镇区的东南有超山诸峰,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猛颂称,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碧波涟漪的丁山湖形成了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观。2010年,全镇共辖18个村、7个社区,镇区总面积为7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8万人。全镇有耕地41921亩,鱼塘6290亩,桑地5870亩,果地10492亩,山林5743亩,茶地404亩。
历史沿革
据现存的史籍记载,早在北宋以前,塘栖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打渔村,渔民们三三两两在此散居,在此晒网休息。直到元朝张士诚拓宽了官塘运河以后,人们沿塘而栖,小镇才初现雏形。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广济桥的构筑使镇区两岸连成一片,这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光绪《唐栖志》中有着这样的记载:“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又云:“唐栖官道所由,风帆梭织,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来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陆辐辏,商家鳞集,临河两岸,市肆萃焉。”由此可见,是秀丽的京杭古运河哺育了塘栖。
塘栖在旧时称作唐栖,并有着众多的别称,这些别称大都散见于文人雅士所留下的书画题咏诗词唱和之中,共有栖水、栖溪、溪西、武店、武水等名,其中以栖水、栖溪最为常见。有关塘栖镇镇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无一定论。认可者较众者为“负塘而栖”一说。此说始见于明朝胡玄敬所撰的《栖土风土记》。胡玄敬云:国初开设运河,大筑塘岸,居民初集,负塘而栖,因名唐栖。此说言之凿凿,颇为可信,是不少研究者、学者广为认可的一种说法。
但除此之外,有关镇名由来,有据可查的尚还有以下三说:一曰“寺”说,清王同所撰的《唐栖志》云:唐栖之名,以唐栖寺为最早,宋代在下塘之西有唐栖寺,遂以寺名名其镇。后镇名显而寺名转微,于是居此者,知有唐栖镇,不知有唐栖寺矣;
一曰“隐居”说,《卓氏家乘》唐栖考中说:“唐栖者,唐隐士所栖也。”隐士姓唐名珏,系宋末元初人,世居绍兴攒宫宋六陵之旁,因痛恨元僧杨琏真珈盗六陵、弃帝骸的罪行,夜邀乡里壮士,移六帝骨骸于兰亭附近,事后,他为了避其祸,匿名陷居于唐栖的三分村,里人们敬重他的义行,遂名其居住地为唐栖;
另有一曰为“方位”说,张之鼐在《唐栖古今沿革考证》中云:唐栖位于官唐之西,故宋范玉湖有纪行唐西诗,苏轼有“明朝归路下唐西,不见莺啼花落处”诗句可证。
塘栖镇在枝搜郑明清时富甲一时,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塘栖原属仁和县管辖,民国后成立了杭县,塘栖便属杭县管辖。解放前,塘栖分水南和水北两镇,水南属杭县管辖,水北属德清县管辖,两县隔河而治。1950年5月,德清县城关区双溪乡3村即原水北镇划归塘栖镇管辖,结束了两岸分治的局面。1958年,杭县建制撤消,塘漏郑栖隶属于杭州郊区,称杭州市塘栖人民公社塘栖管理区。1959年3月遂又隶属半山联社。次年,半山、拱墅两联社合并为钱塘联社,塘栖又属钱塘联社。1961年4月,钱塘联社与老余杭县合建余杭县,塘栖隶属余杭县。今随县制变化,属杭州市余杭区。1985年11月,因县境内拆乡并镇,原丁河乡并入塘栖,1992年原塘南、宏畔、超山三乡又一起并入塘栖,于是,地域、人口一起猛增,使其成为余杭区内的第二大镇。

塘栖古镇好玩吗,余杭塘栖古镇景点怎么样?
2个回答2023-09-13 00:16
余杭塘栖古镇景点还是比较好玩的,适合拍照,闲逛,镇子里面还有很多的当地小吃值得去品尝。
塘栖镇的百年建筑
1个回答2024-03-17 03:40

塘栖名胜古迹遍布,依景称"栖溪二十四景"。迄今尚存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水南娘娘庙等,还有横亘古运河的七孔长桥--广济桥。十里梅海之超山,是著名的省级旅游风景点,这些独特的古迹遗址赋予了塘栖这座江南古镇无限的魅力。
塘栖的古建筑颇具特色,深宅大院皆高筑封火墙,隐于弄内,引升出一条又一条的陪弄,据说旧时全镇共有弄堂七十二条半。塘栖又是标准的水乡,处处是河,镇上的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里面,俗称“过街楼”。为方便那些从水路而来的客商们休息,在那沿河的一面还都建有一长溜美人靠(塘栖人称这为“米床”)。那一条条河道一条条街,全都用高高低低的石桥相连,全镇共有石桥三十六爿半。最有趣的是,就连那些高高低低的石桥上,都十分讲究地搭有桥棚,使得来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晒不到日头。这廊檐街之广、之盛,在江南水乡可以说找不出第二家,名震整个江南。有俗语称:“跑过三关六码头,不及塘栖廊檐头”。怪不得,连丰子恺先生家乡桐乡石门的一句歇后语都以塘栖的廊檐街为内容,叫做“塘栖街上落雨—轮(淋)不着”。
塘栖山明水秀,名胜古迹较多,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美丽的诱人景色。旧时,曾有栖溪十六景之说,分别为:芳杜菱歌、厂阴渔火、长桥月色、溪口风帆、永明晚钟、清流高阁、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晓、超颠远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霁、西浦斜阳、横潭渔火。文人雅士们纷纷为这些景色呤诗咏句,为那些景点增光添彩,留下了不少诸如“市门相向锁长虹,画舸奔云趁晚风”之类的佳句。历经沧桑,时过境迁,时至今日,那些昔日的胜景大都早已湮没不存。然今尚存的超山观梅胜景,则在新时期中焕发了青春。超山素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江苏的邓尉、无锡的梅园齐名。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不但重现了十里梅海的胜景,而且还建成中国第一印山;镇中心横跨运河的广济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1498年,系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广济桥下的郭璞井,传说为晋人郭璞所建;水北保存完好的乾隆御碑,系浙江省境内最大的石碑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水南庙、吴昌硕墓、三条半古弄、八字桥古街等等。为了充分挖掘塘栖的文化内涵,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事业,一个占地1200亩的“塘栖运河文化村”即将动工兴建,她的建成,将使塘栖古镇焕发青春,重现昔日那小桥流水的迷人风光。 由于塘栖地少人多,过去务农人口极少,多数农民的收入也依赖副业及做小贩为主。解放后,国家对粮食实行“三定”后,一直靠国家返销粮生存。时至今日,塘栖镇人均土地面积为0.66亩,农业种植主要是春粮、单季稻及少部份早稻。为了增加农业收入,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突出了枇杷种植、青虾养殖等优势产业,努力拓展特色农产品和传统农产品的发展,到2001年底,全镇枇杷种植面积已达到15000亩、青虾养殖基地已达5000亩、甲鱼养殖基地为200亩、大棚蔬菜种植面积200亩。除此之外,还开拓了对一些传统名优农产品的深加工,其中淡水鱼、禽蛋的深加工产品畅销省内外,超山蜜饯畅销全国。除此之外,还形成了一个已具相当规模的淡水水产品交易市场,日交易淡水产品达20—300吨。

塘栖三小孩子去读能进吗现在
1个回答2024-01-18 21:51
塘栖三小孩子现在可以去读书。杭州临平塘栖三小的教学质量好,老师都是名师名游租校毕业的,都有绝磨雀丰富的教学经验。该学校的学生学习氛围好,认真并早对待学习,努力奋斗,学习环境好。
塘栖重要的文物古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28 02:16
塘栖现存古迹共有1街1角1厂2桥2井2碑10宅15弄,这些古迹对塘栖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街 即水北
明清一条街,沿运河全长1380多米,其中明清建筑沿街长约700米,古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沿街除居民古宅外,还有古碑、古桥、作坊旧址以及米厂、孵坊、缸甏店、竹木店等商家。

一角 即市南街古镇一角,临河沿街约百米,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建筑形式包括廊檐、米床、藏刹房、风火墙,有台门、厅室7处,具有明清时期水乡特色风貌。

一厂 即大纶丝厂旧址,该厂开设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现留存青砖门面墙和2幢2层楼木结构老房,还有天井,占地面积530多平方米,为研究塘栖地方工业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二桥 即广济桥和仁德桥,广济桥横跨运河,是省级文保单位,计划今年申报全国文保单位;仁德古桥,位于水北街,系石板平桥,具体年代还无法考证。

二井 即郭璞井和仙鹤井,郭璞井位于广济大街北端,前年进行修复;仙鹤井位于王家白地,井口内径1.15米,井内壁径2米,如此大的水井竟用瓦片砌成,在江南水乡实属罕见,目前居民仍在使用。

二碑 即乾隆御碑和栖溪讲舍碑,前者位于水北街,是乾隆年间古碑;后者位于塘栖二中,见证了民国时期塘栖办学的起源。

十宅 即刘宅、何宅、姚宅一、姚宅二、吴宅、劳宅、徐宅、余宅和承德当房、太师第弄(指弄内住宅),古宅总落地面积达7100多平方米。刘宅是古镇富商刘秉均之宅;何宅是我国著名法学家何思敬故居;姚宅一系晚清国学大师俞樾岳母家;姚宅二系榨油业主姚氏之宅;吴宅曾客居吴昌硕、张大千等近代书画大师;劳宅系古镇米业大户劳守清之宅;徐宅系百年缸甏店业主徐萃丰之宅;余宅系清代建筑,富有特色。十五弄即太师第弄、沈家弄、郁家弄、钱家弄、汤家弄等15条弄堂,其中有2条不完整,其余13条全长1300多米,平均每条长约100米,分布在古镇不同位置。

据了解,这些古迹中,广济桥是省级文保单位,水北明清一条街、市南街古镇一角、乾隆御碑、郭璞井、太师第弄和栖溪讲舍碑也已在最近被列为市级文保点。
塘栖哪里有招工的?
1个回答2024-04-10 20:14
你是想当临时工挣点钱还是你要找找临时工为你做事情?

如果你是要当临时工的话,工作倒时是有,镇里常需做些粗活的体力劳动,只要你能吃苦,当个临时工挣点钱是没有问题的!若要找临时工也挺容易的,在镇上问问就可以,在镇上找不到,去一些村里找找,肯定会有的,只要你舍得花钱请人!!
山塘古镇的古镇往事
1个回答2024-01-25 01:50

山塘街一向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朝野名士所钟爱,曾留下了许多吟咏之作。而清乾隆帝对山塘街则是分外青睐,他写的诗中,直接提到山塘的就有9首。1761年乾隆在太后七十大寿时,特意在北京万寿寺紫竹院旁沿玉河仿建了一条苏州街,而这条苏州街就是以山塘街为蓝本的。1792年,乾隆帝又在御苑清漪园(即后来的颐和园)万寿山北建造了一条苏州街,也还是山塘街的翻版。这两条苏州街后来在战火中被毁,1986年在颐和园又重建了苏州街,使七里山塘的风貌再次重现于京华。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