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细柳简介

细细的柳条?
1个回答2024-02-26 22:32
像妈妈轻柔的手像少女的秀发像丝丝细雨像柳树姑娘的辫子像春风姐姐的秋千像大地妈妈温柔的手臂 用比喻或拟人句来完成,把柳枝比喻成手、细雨、秋千等。柳枝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纲目》:杨枝硬而扬起...
细柳营
1个回答2024-02-29 16:20

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关于《细柳营》
1个回答2024-03-01 04:19
1.“文帝后六年”。文帝有两个年号,分别是什么?

答:前元和后元。

2.“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此时文帝还在马车上吗?(是马还是马车?一般应该是马车吧,因为后面有“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即为马车,哪有天子自己按辔的?

答:这个地方有争议,我认为应该是“于是天子乃(吩咐)按辔徐行”,这时天子乘马车。
怎么写孩子读过《柳林风声》这本书后,对他读书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1-28 05:04
 《柳林风声》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写的童话作品,全书共有十二个小故事,但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第十一个小故事——《眼泪像夏日暴雨般流淌》。
  故事主要是说:河鼠、鼹鼠、蟾蜍和獾是最要好的朋友,但是,它们的生活方式却不一样。河鼠和鼹鼠这两兄弟的生活朴实而又温馨;獾的生活孤独而又沉闷;而蟾蜍的生活,则是天天都会变。故事的发生都是因蟾蜍而起。蟾蜍靠祖传家产,生活挥霍浪费,追求新玩意儿,结果上当受骗,连家也保不住。最后,在几位好朋友的帮助下,把家夺了回来。
  多么奇特的故事,你看到一半准会笑。平日里狡猾、目中无人的蟾蜍竟然会被骗,真是不可思议。不过,等你看完后半部分,你就笑不出来了。蟾蜍的朋友们使出浑身解数帮助蟾蜍夺回家产,这不就是我们常说患难与共的友谊吗?本是局外人,但它们共同经历一段故事之后,建立了友谊,又在其中某一位困难当头时,其它人都能不顾个人安危,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想想看吧!动物之间有如此深厚的友谊,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无事时个个称兄道弟,酒肉穿肠过,遇事时则怕牵连自己,拍拍屁股溜人,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柳林风声》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它告诫人们,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与人相处应该懂得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帮助。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粗柳簸箕细柳斗 啥意思
1个回答2023-09-09 17:06
粗柳簸箕细柳斗的意思是:用粗柳条编织簸箕,用细柳条编织斗。这句粗李皮话的意思是: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只要岩差使用的人有智慧,就能扰旦够物尽其用。
“细柳新苗为谁绿”是谁的诗句﹖
1个回答2022-08-19 01:17
杜甫的哀江头
清风扶细柳下一句是什么谢谢大家
1个回答2022-12-20 02:07
下一句是澹月失梅花
柳如是别传的评价
1个回答2022-07-06 13:17

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全部著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远在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经出版该书,却没有再版,读者长时间内只能面对绝版无可奈何。随着一代对文史类读物不乏兴趣的读者的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地将这本书作为必读、必买、必典藏的书籍之一。

杨柳的人物评价
1个回答2024-03-13 05:11

杨柳,一个从济南走出去的一位成功的媒体人。他爱好读书、热身公益,更多的是他成功背后的辛勤付出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齐鲁网评)。
他的一切经历恰恰给他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自己在思想上也有着翻天覆地的转变过程,既兴奋又在矛盾中挣扎(凤凰娱乐评)。

对于柳永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5-06 07:52
柳永一生坎坷不遇,曾为寻找出路四处宦游、干谒,晚年虽曾出仕,但沉沦下僚,羁旅天涯,“道宦途踪迹,歌酒情怀,不似当年”但他的词名却传扬天下,他对词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使得人们永远缅怀这位九百多年前的“才子词人”。

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晏殊和欧阳修,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和13首慢词,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许多词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2、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
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离开市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在其他文人词的同类题材作品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渴望。试比较: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水长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柳永《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