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威风大鼓

山西闻喜县县名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2-16 05:54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在一次征讨凶奴的军事行动中行至河东桐乡县(今山西闻喜县裴社乡)时,身体欠安,便留在该地养病,有一天,大臣来报,祝他喜得贵子。

同一天又有大臣来报说征讨凶奴的军队大获全胜。报喜讯的大臣这没有走,又有一位大臣来报说,派的西南的使者回来了,他已经当地的少数民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一天之内捷报三传,真把汉武帝高兴坏了,他觉桐乡是个好地方即兴把桐乡改名为闻喜。

闻喜县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9 11:04

闻喜县古称桐乡,秦时更名为左邑县,汉武帝刘彻在此欣闻平南越大捷而赐名 “闻喜”,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的交界处,东与绛县、垣曲相接,北与侯马、新绛相连,西与稷山、万荣、盐湖区接壤,南与夏县相邻。1闻喜县历史悠久,自改左邑桐乡为闻喜至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名人辈出,古迹颇多。魏晋有地图之父裴秀,唐有中兴贤相裴度,宋有抗金名相赵鼎,清有“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境内存有唐玄宗所书御碑和韩愈撰文,以及祁隽藻书写的“平淮西碑”。2至2013年,辖区国土总面积1167.1平方千米,辖7镇6乡、342个村,户籍总人口为40.9万人,县政府驻桐城镇。

山西闻喜县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5-01 09:22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在一次征讨凶奴的军事行动中行至河东桐乡县(今山西闻喜县裴社乡)时,身体欠安,便留在该地养病,有一天,大臣来报,祝他喜得贵子。同一天又有大臣来报说征讨凶奴的军队大获全胜。报喜讯的大臣这没有走,又有一位大臣来报说,派的西南的使者回来了,他已经当地的少数民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一天之内捷报三传,真把汉武帝高兴坏了,他觉桐乡是个好地方即兴把桐乡改名为闻喜。

山西闻喜县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5-17 22:50

山西闻喜县的由来因该是 汉武帝刘彻在此欣闻平南越大捷而赐名 “闻喜”  

威宁县古代有过大人物吗
1个回答2024-05-27 16:50
管良相(?-1622),明朝贵州乌撒卫(今威宁县)人。初为武举乡试第一名武举人,继袭乌撒卫指挥。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安邦彦叛,围乌撒卫。管良相固守乌撒卫城九个月,食尽城陷,良相及妻妾,同官多人皆自杀。管良相及同官李应期、朱运泰、蒋邦俊被时人称为"四忠门"。
缪文龙,字见甫,一字阳泉,明朝乌撒卫(今贵州威宁)人。明世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举人,十七年(公元1538年)进士。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四川左参议,云南屯田副使云南左参政等,卒于官,年五十六岁。
李美中,名珉,字美中,明朝乌撒卫(今贵州威宁)人。明宪宗章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先任宁国县知县,减官田种租,夺还豪家所占民田,公私称便。擢御史,曾弹劾妖人王臣,弹劾中官汪直、沿铭、梁芳,以次诛贬,直声大振。当时人们称李美中为"铁李"。出按四川、湖广,擢升四川按察佥事,告归。
李文龙,字见田,一作砚田,彝族,明朝贵州乌撒卫(今贵州威宁县)人。生活于明朝天顺至弘治年间(公元1457-1505年)工诗赋,擅书法,所到之处,往往咏诗题名。
威县怎么样
1个回答2023-05-07 19:46
人好,官好···
铜鼓县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5 08:45

铜鼓县是江做裂西省宜春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修河上游,介于东经114°05′至114°44′,北纬28°22′至28°50′之间。东邻岩信宜丰县,南接万载县,西界湖南省浏阳县(市)、平江县,北连修水县。地形西宽东窄,略呈三角形。总面积15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7%,丘陵盆地占13%,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座,属典型的山区。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4%。纯枣闭辖6 镇3乡4个国有林场。全县人口14万,70%为客家人,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通行怀远话(客家语铜鼓片)与赣语昌靖话,客家文化较为浓郁。

来安县第二小学鼓号队表演
1个回答2024-03-01 12:55
墨西哥的第一国花是仙人掌。墨西哥主要居民是印第安族的阿斯特克人。相传最初部族神指点他们向南迁移,并说,当看到一只老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的地方,就证明那里富足、吉祥、可定居下来,会繁荣兴旺。他们走到墨西哥,果然看到预示的景象,便在那里定居。仙人掌成为他们坚强不屈,为捍卫自己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标志。
赣县因什么闻名?
1个回答2024-02-17 06:32
客家文化城,尤其是赣县十六街,在赣南地区小气名气!!哈!!
徐闻县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28 21:52

徐闻县,广东省湛江市辖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经109°52’—110°35’旅散,北纬20°13’—20°43’,东、西、南三面环海,即东和东北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海口市新港至徐闻县海安港)直线距离14.6海里(即27公里),北接雷州市,面积为1605平方公里。徐闻县历史上属于雷州府管辖,传统文化有: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剧、雷歌等。这里是闻名全国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当地民俗败局、民居和方言都具有鲜明的“雷州文化”特色。是最具代表性的“雷州文化”城市之一,通用语言为雷州话。徐闻县城历来都是雷州半岛南部经济贸易的繁华集市,是通向海南岛必经之路,是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拆枯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