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音茶楼

广州百年老字号茶楼
1个回答2024-03-04 16:42

广州百年茶楼有广州酒家、陶陶居和泮溪酒家。

1、广州酒家:

以经营粤菜而闻名,作为传统粤菜的代表,享有“食在广第一家”之美誉。常年供应数千款佳肴美食,菜肴色、香、味、型、皿俱佳,广为宾客推崇,有“一品天香”、“麻皮乳猪”、“三色龙虾”、“白玉罗汉”、“广州文昌鸡”、“百花酿鸭掌”等名菜和“娥姐粉果”、“蟹肉灌汤饺”、“沙湾原奶挞”等名点。

2、陶陶居:

广州现存的最古老的酒楼,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以经营广州茶点和广东风味菜为特色,百年来一直是广式茶楼中的佼佼者,百年老字号里里外外皆古色古香,马路边的柱上刻着当代书法家秦咢生手书民国时征联的典雅长联,还有栩栩如生的浮雕显出这老字号的大家气派。

3、泮溪酒家:

茶楼建筑布局具有独特的东方民族情调。酒家外围是绿瓦顶,青砖墙,花岗石脚结构,有古代庭院风格。大门有绿榕掩映,给人以清幽之感。酒家内,分布着三十多个造型优美的亭台楼阁式餐厅。其中殿阁层楼般的“迎宾楼”据说是参照苏东坡游的满洲玻璃,上面镌刻着各种古钱铜钟、名人诗画。

广东化州文楼
1个回答2024-03-15 09:49
广东化州文楼镇位于化州市北部,基本与广西交界,从化州市区有直达文楼的公共汽车。你可以直接从东莞坐东莞到化州或深圳到化州的汽车到达化州,再从化州市区的河西下郭汽车站或河东汽车站坐化州到文楼的汽车即可到达文楼镇,到了文楼镇后可以坐两轮摩的到坡墩村。也可以从东莞火车站坐汕头到茂名东的火车到达茂名后,再从茂名河西汽车站坐汽车到化州;不过好像茂名也有汽车直接到化北的,比如合江,平定这些镇,这样就不用经过化州市区了。另外,你也可以先到广州,在广州有汽车直到化州的,也有广州直到合江,平定的;还有,广州到南宁、昆明、重庆的火车都经过化州市区,你自己可以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化州文楼镇在化州北部,是丘陵地带,就地理环境跟气候来说,应该跟东莞差别不大。生活习俗嘛,好像整个广东讲“白话”的地区都差不多。但化州北部流行两种方言,一是与广州话有少少出入的“白话”;一是“艾话”,也即客家话。当地人一般讲“艾”的也会讲“白”,所以交流不会有很大的困难,但如果你不会讲“白话”的话,到了那交流起来恐怕有点困难。具体情况我也不太了解了,因为我现在在内蒙古,出来有几年了。欢迎你到那游玩。
关于杭州的茶楼
1个回答2024-03-20 08:52
杭州的茶楼小包厢都是没有电视的,个别茶室的大包厢有,比如和茶馆。

包厢不需要额外加钱,但个别茶室的大包厢会有最低消费限制,主要是为防止人很少但占大包厢的情况。

换茶是要再次收费

一般的消费是以人均算,自助式的茶室人均50以上不封顶。自助式茶室只收茶钱,所以就看你们喝怎么样的茶了。喝普通的茶,人均50-60是肯定能搞定的。



ps:喝茶推荐去萧山市区。

包厢都有电视,个别还有卫星电视。

价格比杭州市区便宜。

自助的零食相当好。
杭州茶楼
4个回答2022-06-19 21:00
涌金门那里的一茶一座很不错
安静
而且环境很舒服
挑个好点的位置坐着
西湖就在窗外
简直触手可及
广州早茶文化
1个回答2024-03-11 03:47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会,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 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依然十分流行。

  广州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收市,有的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

  不过,广州人在闲暇时也以在家里饮“功夫茶”为乐事。“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实,据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此外,饮凉茶也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所谓饮凉茶就是把药性寒凉、能清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清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广州的凉茶历史悠久,如王老吉凉茶就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于它清热解毒、消炎去暑的药用功效明显,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另外,还有如石岐凉茶、健康凉茶、金银花茶、龟苓膏、生鱼葛菜汤等也都是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80年代以来,为方便饮用,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的必备饮品。
广州早茶
1个回答2024-03-20 03:19
最近天河客运站喝茶的地方,有燕塘的粤垦路一带,这里就是一条食街,很多粤(其实粤西)式酒楼饭店,肯定有做早茶的店 然后元岗村靠京溪也有一两家酒楼饭店,不过不确定有没有做早茶 再向东长湴市场靠近伟伦体校这边也有几家酒楼饭店,去看下,可能有
介绍广州骑楼
1个回答2024-02-25 03:20
广州的上下九街,就像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城隍庙和南京的夫子庙那样,是广州最有影响的传统商业街,除了繁华之外,这条街还有另一个特色,那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建筑----骑楼。在这次节目里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广州的骑楼建筑。
  骑楼建筑是20世纪初广州和岭南地区的临街商业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20世纪初,广州开辟马路时,将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的形式相结合,演变成广州特有的“骑楼”建筑。2至4层的楼高的骑楼在当时是有钱人家才有能力建起的,所以今天看起来,虽骑楼不高大,却透着一股精巧华贵。
  为了骑楼的整体平衡,楼房伸出两条腿来支撑,两条腿就叫作柱廊。从柱廊向上依次为楼层,山花,外墙上的装饰材料丰富多彩,窗台下的墙面往往有各种花纹或浅浮雕。玻璃及木格组成窗花的满洲窗,最具有中式建筑的特色,楼顶的山花和女儿墙,是西方古建筑特有的元素。骑楼的整体风格被中西合璧成仿哥特式,南洋式,古罗马券廊式,仿巴洛克式和中国传统式。
  记者在广州上下九、龙津西、人民路等地转着圈地看骑楼,发现广州的骑楼建筑多数为2到4层:底层前部为骑楼柱廊,后部为店铺,两层以上是住宅,临街立面是西式造型或中西结合,彼此间连绵不断,形成柱廊。为什么会这么整齐呢?原来,每栋骑楼都是按照柱距4米,进深4米,净高五六米由屋主自行建筑设计,因此在保存较好的街区可明显看到不同的装饰风格。
  如今,广州最出名的骑楼街区非上下九莫属,此街区骑楼在1923年开始形成。至上世纪30年代,骑楼在广州风行一时,主要商业街道几乎都采用这种建筑形式,荔湾区辖内,骑楼总长度就达8公里。由于骑楼街的独特优势,这里有很多的人流和客源,所以在骑楼街做生意当然是许多商人所向往的,事实上,广州的许多老字号早年都是从骑楼街崛起,然后名扬全国,甚至海内外。
  那么现在,广州哪些地方可以看见骑楼呢?在荔湾区的上下九、第十甫、六二三、人民南路、龙津西(正修建);越秀区的长堤大马路、中山四路、中山五路、北京路、大德路、海珠南路;海珠区的南华路;东山区:东华路都可以看到这种特色的骑楼建筑。广州的骑楼建筑有以下几大代表作:
  1,仿哥特式代表作:
  北京路原新华书店以强烈的垂直线条和拉长的拱形窗表现了明显的哥特装饰意味。爱群大厦则将哥特风格加以灵活运用和改良,立面以垂直构图为主,设以仿哥特式窗,底层骑楼柱廊也处理为仿哥特式窗形式,使人感觉到浓厚的哥特风格。
  2,南洋式代表作:
  在文明路、海珠路上都可以找到这种样式。它是在南洋地区非常独特且有创造性的形式,即在女儿墙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其原本是为了预防南洋一带强烈的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的技术处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
  3,古罗马券廊式代表作:
  位于长堤的新华大酒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底层骑楼为券柱式,券心处以漩涡装饰,风格雄伟,线角明朗而细部丰富。一些部分还运用简化了的罗马柱式,使其罗马风格更为浓郁。
  4,仿巴洛克式代表作:
  在广州的骑楼中,巴洛克装饰多运用在山花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中,在下九路、龙津西路、万福路等都可以找到。
  5,现代式代表作:
  泰康路一带这种骑楼一般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与传统骑楼区别明显。一般来说,立面处理上舍弃了复杂的装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用的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
  6,中国传统式代表作:
  德政南路139号该形式骑楼延续了中国南方传统民居的特点,底层沿街挑出,长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楼层正面墙上并排开着两至三扇窗户,立面基本无装饰。这种骑楼仅在南华路、同福路、万福路、德政路、起义路等还有零星保存。
  在众多骑楼中,还有“两最”很值得一看:一是六二三路段,最有新时代建筑风格;二是中旅大厦底层,在高层独立楼体中,保留底层骑楼样式的建筑。
广州镇海楼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3-13 11:13

镇海楼,又名望海楼,座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岗上。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把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并在山顶建楼五层,俗称五层楼。因当时珠江水面宽阔,登楼而望,水波荡漾,蔚为壮观,故称“望海楼”。后取其雄镇海疆之意,又称镇海楼。

广州大学城跳楼的男生
1个回答2024-02-28 03:52
自己江屯人......自杀前半个小时仲发短信比距爸.....

详细情况你睇新闻都应该有所了解!

第一次答你问题。。。多少比返D分我哦....
广州茶礼的来历
1个回答2023-12-19 13:52
广州人的饮茶茶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饮茶有一不成文规矩:茶客们平常可以粗口烂舌,但斟茶和饮茶日寸,得互敬互让,即便是十分熟落的老友,对方给自己斟茶,也一定以两指轻叩桌面,表示谢意。这种叩手茶礼一直维持至今,成为岭南的一种民情风俗。问其渊源,有一个故事:
据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他只带一个仆人,来到广州西关泮溏村口“享顺楼”小茶楼饮茶。一个伙计手捧两个茶盅,里面装着茶叶,放在乾隆与仆人桌前。然后,另一伙计右手挽一个大的铜水煲,来到乾隆帝面前,左手拎起茶盅盖:右手往上一提,妻时,一股滚水从铜馒嘴泻下,势如青龙吐水。乾隆吓了一跳,可再一看茶盅,恰好灌满大半盅茶,周围点滴不漏。
乾隆十分惊讶,问伙计:“为什么要这样沏茶?”
伙计笑答:“官人,这是虾眼水冲茶,老规矩了,水刚刚开,才起泡眼,广东人俗称虾眼水,需要从高处往茶冲撞,第二回才在低处冲茶,只有这样,茶才会出味。”
“为什么你能做到滴水不漏?”乾隆又问。
伙计一笑,说:“熟能生巧吧。”
乾隆听得高兴,站起来,自己拎起铜水煲,学着伙计的模样,往仆人的茶盅里冲茶。
这一下,可把那仆人吓得几乎掉了魂,乾隆给仆人斟茶,自己如何变得起!按朝中规矩,这属皇帝赏赐,要跪在地上叩头谢恩,三呼万岁的。但如今皇上微服出巡,不能暴露他的身份。仆人情急之下,连忙屈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做成屈膝的姿势,在茶盅边的桌面上,“笃笃笃”连敲几下,表示叩头谢恩。
乾隆觉得十分好笑,伙计看了大为不解,问仆人,这是什么意。仆人随口而出:“这是叩手茶礼。”
从此,这种叩手茶礼便逐渐在茶居流行开来,后来成了广东人饮茶的礼仪,如今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最早的叩手指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手指握空拳,叩手指关节,后来才渐渐转变到现在的只用中指和食指并拢轻叩指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