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故乡郝爱民

郝爱民的师父是谁
1个回答2024-02-04 11:50
郝爱民,男,相声演员。1939年生人。师承我国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
60年代初期,文化部提出话剧要民族化,演员应吸取传统艺术的精华。这给郝爱民提供了一个机会,他来到中国广播说唱团拜相声演员为师。他跟侯宝林学了相声《对春联》、 《美蒋劳军记》,照猫画虎,从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学,整个一个“小侯宝林”,没有自己的特点。他不懂相声艺术,也没想过要改行学说相声。他只是觉得艺多不压身,学相声的幽默,对今后演喜剧会有帮助。这年底,总结汇报演出时,郝爱民表演的相声是《空城计》、《学京剧》,当时的广播事业局局长看了说:“这个演员条件不错,希望侯宝林同志收他为徒,扩大相声队伍。”就这样,郝爱民被调到了说唱团,侯宝林将他“笑纳”了。
郝爱民是谁的徒弟
1个回答2024-01-30 17:49
贾振良、黄铁良、杨紫阳、马季、李文山、胡必达、殷培田、贾冀光、丁广泉、康达夫、李如刚、吴兆南、于世猷、郝爱民、师胜杰
郝爱民的主持项目
1个回答2024-03-12 22:19

近五年来主持了国家科技攻关科技奥运专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仿真平台及逼真演示环境开发”、国家863计划项目“通用网络游戏引擎及示范应用”、教育振兴计划“数字图书馆中三维资源建设及示范应用”、教育部项目“全国硕士研究生入伏高学统一考试御冲网上报名系统”等20余项镇厅歼。

郝爱民的师傅侯宝林
1个回答2024-02-13 03:38

侯宝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02月04日),满族,中国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家境清贫。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1929年,他刚刚十一岁,就拜阎泽甫为师,学京戏。整天打杂、烧水、做饭、看孩子。同时,每天到天坛溜嗓子,练“云手”、“起霸”等念高京剧表演程式。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侯宝林的相声终于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大轴儿”。从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按照老规矩,天津的杂耍园子历来是刘宝全、白云鹏的京韵大鼓唱“大轴儿”。再好的相声也只能排在倒二“压轴儿”,但,侯以卓绝的艺术冲破了老一套的规矩,也为相声增了光,添了彩。
侯宝林被尊为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并被誉为语言大师。在他漫长的60年的艺术生涯中,潜心研究并发展相声艺术,把欢笑带给观众。以他为代表的一批相声艺术家使这门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达到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他为相声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除创作和表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以外,还喊岩对相声和曲艺的源流、规律和艺术技巧进行了理论研究。他还注重培养年轻一代,一些活跃在相声舞台的名家都是他的学生。他生前仔渗尺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 学兼职教授。因病于1993年2月4日逝世。
临终前口述“最后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欢乐。我一生都是把欢笑带给观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别观众,我也会带微笑而去。祝愿大家万事如意,生财有道。”
侯宝林的功绩将永载曲坛。

家乡民间故事作文如何写
1个回答2024-01-18 18:22
建议看看央视的“远方的家”找找灵感,很有帮助的。

先介绍家乡的概况,然后挑比较有鲜明特色的故事展开陈述,具体看文章的字数展开,末了在结合一下该故事所体现的精神对家乡的意义,也就差不多可以收笔了,最好戛然而止,切记拖泥带水。
家乡的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04:09
  天水的传说



  天水,曾经是水草丰茂的畜牧地,也曾经是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远在三千多年前,这里是西周的附庸——秦国。秦人的十几代祖先都生息在古雍州这块被人称为秦亭,上邽的地方。

  过了很多年,大约在距今两千一百多年前的汉武元鼎三年,上邽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这一年的夏天,气候酷热,穷苦的人都为田禾枯干祈求神灵降雨。一天半夜,当人们熟睡的时候,突然天上响起了巨大的雷声。又一阵“轰隆隆”巨响,大地裂开了,只见天上的河水,一落千丈地倾泻了下来,刚巧注入裂开的地缝。啊!这真是九天的银河落向人间啊,流呀,流呀,流了很长很长时间。

  风雷终于息怒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接着又是几天的和风细雨,把一个干旱火烧的地方滋润得翡翠一般,到处水灵灵的,这儿一个水潭,那儿一条涓涓河流。从那以后,小草绿了,杨柳青了,座座荒山变得青翠苍秀,是清清泉水,哺育了陇上的片片绿州。

  这次大地震引来了九天银河,人们认为是神灵显威,把“天河注水”传说得神乎其神,赞美这里最大的一汪湖水是“天水井”,还传说这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乡民们引它灌良田,润桑麻,禾苗茁壮,树木葱葱。

  这一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获得大捷,疆域开拓,丝路畅通,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西汉王朝把当时的陇西郡分为两郡。有一天,汉武帝听到了“天河注水”的传说,十分高兴,下旨在上湖旁边,筑起一座城池,把新郡设在这里,名曰“天水郡”,天水得名,传说由此而来。
民间故事之乡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2-14 19:46

石家庄市藁城区,有一个出了名的村庄,名叫耿村。

在这个有着1300多口人的村庄,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的孩童,都能讲上几个民间故事。

耿村故事为村民世世代代口口相传,据称已有600多年历史,内容包罗万象,有上古神话传说,有历史典故,有人物传奇,也有飞禽走兽。村民中有人能讲800多个故事,只要你愿意听,能从清晨讲到黑夜,个个妙趣横生。

因有着600多年的传承,耿村故事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耿村也获誉“故事村”,是文化部命名的“民间故事之乡”、石家庄市“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说说自己家乡的民俗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7:24
先说我的家乡,山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小县,隶属于山东济宁。进入腊月20以后,逐渐开始蒸馒头,做豆腐,杀猪卖肉,打扫房子,买鞭炮,做新衣服。腊月23过小年,主要活动为打发老灶忽爷爷(灶君)上天,通常在傍晚进行,一般扎纸马,连同灶君一块洒酒焚烧,口中念念有词,让他上天多说好话,并摆有贡品,灶君像旁的对联通常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大年三十中午开始帖春联,并上林请先人回家过年。到了晚上,家家点亮天灯,一个大家的男人们一般聚在一起喝酒熬夜,而妇女则会在一起包水饺,包完后一般就睡觉了(我们那里没有晚饭一说,都不吃)。大年初一,男人们在凌晨四点左右就把全家人喊起来,都穿上新衣服,祭老天爷爷,还有门神,放鞭炮,发马子,下水饺吃早饭。而后家中留下一中年人照顾老年人,接待拜年的人。而其他人则会出门拜年,一般先到近门近族家拜年,给长辈磕头。然后近门近族聚在一起到别人家中拜年。就不用磕头了,见面问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吃扁食了吗?然后抽棵烟,喝口茶,吃点瓜子,同老人聊聊天。从村西拜到村东,不管姓什么,只要家中有老人,都拜一遍。这些活动都在天亮之前完成。东方发红的时候,都已经拜完年了。然后可能有人会到其他村子给同姓人拜年。这是初一,给本家及本村人拜年。到了初二,开始外甥到姥娘家拜年。初三四到姑姑家,初五初六到老丈人家。特别初六,一般新姑爷都在初六上门。初七初八开始到姨家等等。初三还要吃水饺,还有初五,都有说法的,我一时想不起来。
你的家乡有民歌童谣吗?
1个回答2023-10-08 23:50
太阳出来喜洋洋
东乡族民歌的花儿
1个回答2024-02-23 12:40

花儿是东乡族人民最喜爱的一朵艺术奇葩,几乎人人会唱,人人会编。它语言精练,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是四句一首,前两句为比兴,后两句为本意。每三句各是七个字或是九个字,二、四句多为八个字,樱桃好吃树难裁,白葡萄搭起(个)架来。心里育活口难开,花儿里带上个话来。东乡语中把花儿称为端。端拉斗就是漫花儿。近一二百年来,端在东乡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东乡花儿唱道: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由不得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音哈),不死就是这个唱法。花儿表达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因此,东乡族的花儿即兴歌手很多。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