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姑娘唱快板

侗族姑娘睡了必须娶吗
4个回答2023-10-14 02:41
没有这个习俗,侗族婚嫁习俗多是在男女有恋爱基础后,由媒人说合缔结而成。侗族择偶不避同姓,但不能在同扰旅一房族内为婚。在搏铅古代,有“姑表舅婚”、“缓银凳姨表禁婚”的习俗。 
歌曲“大板城的姑娘”
1个回答2023-09-22 11:55
王洛宾 一代歌王~
侗族神话对侗族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1个回答2024-02-16 07:15

侗族神话的影响:

  (一)侗族远古神话传说内在的精神,是侗族民族精神最原始、最直率的表现,也是后来侗族神话故事得以继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各民族的远古神话传说,一般都贯穿着先民对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产生的疑问:如天空何以完整无缺地安放在大地的上头;某些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是怎样修复的;地势何以是西北高而东南低;日月星辰为什么按照特定的轨道运行;昼夜何以周而复始地嬗递不绝;江河滔滔不止地倾注大海,何以没有满溢泛滥。侗族远古神话传说也同样表达了侗族先民的发问,表现了先民们对大自然的秩序即大自然的规律这一深层疑问的朴素回答。 
  1、“雾生万物”的自然观。侗族先民把物质性的“雾”作为自己哲学的基本范畴,阐述了万物的形成、自然现象的发生以及回答了宇宙本原等问题。他们认为,宇宙万物是物质元素不断结合变化的结果,这种物质元素就是“雾”。侗族神话这样叙说:万年之前/天地不分/大雾笼罩/世上无人/云开雾散/把天地分/天在高上/地在低层/天有日月星辰/地有万物生灵/这反映侗族先民的探讨:天地形成之前整个宇宙处于混沌未开的状况,没有人类和自然万物。混沌的雾气经过漫长的演变,逐渐形成天宇和大地,而后又产生日月星辰和万物生灵。“雾”是物质的本源。把“雾”这一具体物质作为万物的始基,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的产生与侗族先民生存的客观环境不无关系。侗族人民生活在山峦迭嶂、常年雾霭弥漫的大山里。他们对宇宙万物的形成建立在对自然现象的直观和臆测的基础上。 
  2、通过斗争分化出人与动物两大序列。侗族先民认为,人类产生以后,最初是与动物在一起生活的,人就是在同动物的生活(斗争)中得到改造,从而分道扬镳,真正成为人的。侗族神话《人类起源》和《洪水滔天》的故事里都讲述到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劳动的伟大思想。 
  3、物质在运动中产生了万物与人。侗族古歌《人类的起源》不仅探讨了万物与人的起源,而且还要深入一层,涉及了生命的起源。侗族先民的神话传说虽然不能与科学史观相提并论,但其中不乏科学进化论的意识。侗族先民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意识,从个别的具体事物入手,如由卵变(神话棉婆孵蛋),或者由树蔸→白菌→蘑茹→水→虾子→额荣→七节→松恩(人),这是对自然界有序联系的简单思考,头脑中初具了事物间皆有因果联系的哲学意识。他们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初级的、原始的因果联系的链条。 
  4、叙说人对大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侗族神话传说含有“人定胜天”的思想。侗族先民在长期与自然界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天就是自然,人可以胜天。“人定胜天”的观念在侗族创世神话、史诗以及民间传说中到处都闪现着。 
   
  (二)人类的先民往往借助主观意识来解释种种自然现象,进而推究自然秩序是如何确定的,于是构成了“推原神话”的重要内容。侗族远古神话推论着自然界的秩序和规律,并且把某种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的愿望寄托在虚幻的故事情节中以满足精神上的安慰。其推论和虚构的过程为有序的神话故事传说孕育了直接的形成条件。 
  1、朴素自然观与侗族民俗。如同原始人类崇拜的动植物、太阳、火焰,崇拜自身的生殖机能一样,当代侗族的民俗活动中,仍然有许多这些原始文化事象。比如,侗族人民对太阳的崇拜。侗族的鼓楼坪,常用扁圆形的鹅卵石镶砌成各种图案,鼓楼坪中央的圆形图案和对称地向四周幅射的射线,就是太阳和它光芒的图案。侗族人民在鼓楼坪祭礼萨岁的仪式,就在这样的图案上进行。侗族背带上盖小孩头顶的布,也绣有五彩太阳和金色的射线,侗族唱耶歌(侗族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把祖婆萨岁尊为太阳神),举行“崴也”活动,都要歌唱太阳并模仿太阳运转的形式。这些都表现了侗族对自然、对人类生殖能力的崇拜,并以此构成侗族神话的直接来源。 
  2、朴素自然观与巫术。在侗族地区,巫术文化事象比较普遍。巫术文化是在朴素自然观的“万物有灵”思维上产生的。在当代侗族社会,首先,巫术活动出现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并经常以傩文化(巫文化的一种)的形式出现。其次,巫术运用在款组织的活动中。侗族款组织的首领有的就是巫师,既通人事,亦懂“神事”。在举行《约款法》的活动时,他们不仅要求全体村民参加,还要邀请各种“神灵”出席。遇到一些疑难案例,常常采用“神判”来解决。巫师是人界和神界的使者,即使当事人受了冤枉,也要维持“神判”的结果,可见巫术文化的权威性,也正是这种权威给侗族神话加上了更加神秘的力量。 
  3、朴素自然观与侗族文学。朴素自然观的“泛灵论”原则,认为万物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感情、有意欲,有一拟人格的精灵存在,这是先民们极为幼稚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主额观尚未分化的“自我中心论”的表现。于是,日月星辰,宇宙万物,一概各有神明,皆可与人相感通,皆可拟人化,并成为后世审美中广泛出现的拟人、比喻、象征的渊源。侗族神话文学最明显的艺术特色即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格的广泛运用,与侗族先民的朴素自然观有关。作为侗族文学古老形式的侗族神话,最突出的文学表现价值特征也在于此。 

侗族:

  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为287万人,十年人口减少近10万人。

  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居民统称为侗族。

  

侗族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7:20
相传新晃侗族自治县林冲乡唐家村进湾去的刘家坡小河边有一座大山,名叫老师坡(老师:古时候的风水先生,不是现在的人民教师)。这里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哩。
  刘家坡半坡上住着一寨刘姓人家,我老家也在这里,从小常听寨子里的老人们讲起老师坡的来历。老师坡位于刘家坡的斜对面,这里是一处悬崖,有几十丈高,旁边有一条小道可以通到崖顶,崖顶上是一丘水稻田,悬崖的正下方的位置有一个一人高的山洞,洞门前有一条小河流过,这条河直通前面的大山源头和山外舞水河,据说这个洞那个时候叫邪家洞(邪家:邪魔的称呼),邪家就住在这里,洞里黑乎乎的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没有人敢进到这个洞中。那个时候寨子里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也还算红红火火,可是寨子里的人们隔三差五就会发现自己家里不是少这样,就是掉那样!人们也感到非常奇怪,但是又不知道从何找起。
  有一天,寨子里有一个妇女赶着两只鸭子到小河边的田里劳作,就放两只鸭子到小河上游里觅食,可是这两只鸭子眼看顺流直下,进入到这个邪家洞里。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不是很好,家里有鸭子可以下蛋补贴家用,眼看鸭子进到洞里不出来,妇女急了,也不管村里老人告诫过说这里是禁地,就直接进洞去找鸭子,黑灯瞎火的她一路走进洞,在洞里左拐右突,可是就只听见鸭子声音在前面不远处,就是寻不见鸭子的踪影。
  她在洞里走了两公里左右,突然发现前面好像有亮光,妇女转过一个湾,前面豁然开朗,金光闪闪,洞里有石床、石椅、石锅石碗筷,在洞里的另一个角落妇女还发现了村里丢的一些东西:火筒棒(火筒棒:侗族人用竹子做的吹火用的工具)、灰筛(灰筛:侗族人做灰碱粑用来筛火木灰的一种工具)、米口袋等等,一对夫妇正在吃粑(粑:侗族过年过节的一种食物),看见妇女进来并邀请妇女一起吃,妇女问他们村里丢的东西怎么会在他们这里,夫妇说是从村里借来做粑过年的,等过完年就还回去,还要拿粑向村里人道谢哩。
  妇女就坐下来和他们吃粑,吃饱后他们就拿了两个粑送妇女说是拿回去给小孩吃,妇女道谢就问他们有没有看见她的鸭子进来,夫妻两个都摇头不承认,妇女说:“明明看见鸭子进洞来,求求你们行行好我还要靠这对鸭子生蛋给我家娃娃补身体哩!”这时在不远处又听见几声鸭子在叫,妇女说:“你们还说鸭子不在你们这里,现在鸭子怎么会在这里叫?”夫妻两个听妇女这么说,也火了:“你自己放鸭子不看好,跑到我们的洞府里来,又不是我们让它们进来的,是它们自己跑进来的,跑到我的洞府里来拉屎弄脏我的洞府不说,我们好心请你吃粑你现在还来向我们问罪,这里不欢迎你,你给我出去!”于是夫妻两个就施个法术招来一只大蟒蛇一步步把妇女逼出洞外,妇女刚出洞,夫妻两个送给她的粑就变成了牛屎坨坨。
  妇女很生气,就回村里了,回到村里妇女说了很多仿仿佛佛的话,到最后发展到不认识自己的公婆、丈夫和儿子!村里有经验的老人说:“她的魂魄恐怕是落在邪家手里了,要救回她就必须在附近请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师来给她取魂魄!”于是家里人就出钱在附近请了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师,这位道师道行可是了得,他能看风水宝宅、能探穴找墓地、能请龙求雨。
  他在寨子里开坛斗法,道师先派一个“跳同”进洞去捉妖取魂,“跳同”进洞半天什么也没抓到,道师没办法只好亲自上阵,他带着一群人从寨子里放着炮,敲锣打鼓来到洞口,只见他脚穿草鞋,双脚包裹着裹脚的布,右手持道鞭,左手拿师刀,胸前挂个水牛角,锣鼓喧天,牛角声声,在洞口又是念咒语,又是翻筋斗,闹腾一阵,最后道师说:“我现在要进洞取魂,我会脱下脚上的草鞋,等会你们会看见这双草鞋打起架来,你们在洞外不要只顾看两只草鞋打架而忘了敲锣打鼓。”
  道师进洞取魂去了,在外面的人过了一会果真看见两只草鞋打起架来,刚开始他们还没有忘记道师的嘱托,敲锣打鼓,可是后来两只草鞋越打越激烈,他们也就只顾笑去了,而忘记了敲锣打鼓,这时只听到悬崖上面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块大石板从悬崖上掉下来,不偏不正刚好把洞口堵死,眼看道师被大石板封在洞中,大家没办法,这个时候道师在里面用牛角顶住大石板,因为这个牛角是个法器,牛角在大石板上顶出碗口那么大个洞来。道师就靠他的妻子每天从这个碗口大的洞给他送饭活下来,本来道师是可以出来的,他是想让他妻子帮忙,但是又怕妻子意志不坚定所以要考验一下她的意志,眼看妻子每天都在坚持给他送了半年的饭,道师知道妻子意志很坚定了,有一天,他看妻子每天给他送饭很幸苦,于是就解下脚上的一双裹脚布递给妻子说:“你拿着这双裹脚回家去放在锅子里,然后挑水烧大火煮这双裹脚,要煮七七四十九天,我就有办法脱离这个洞了!”
  妻子听得很仔细,回家后就天天挑水煮这双裹脚,当煮到第四十八天下午的时候,妻子想:就这么一双裹脚,天天要我挑水煮,它能有那么神奇吗?就凭它也能救出我的丈夫,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妻子很好奇,于是就揭开锅盖看个究竟,当她揭开锅盖,里面哪里还有裹脚,一对龙躺在锅里,早就生了鳞甲、龙爪、龙冠,就是还没睁开双眼,她这么一揭开锅盖,本来快要成气候的两条龙,又变回了裹脚布,同样的一个法术使用了一次,就不能再使用第二次了。这样她反而害死了自己的丈夫。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道行高深的道师,就把这座山命名为老师坡,他捉妖取魂的山洞就叫老师洞,现在那个山崖下还留下了当年那个老师用牛角桶在石壁上的窟窿。只要遇到大旱人们都会到那个山洞门口去求雨,那是有求必应的哩。
关于侗族的介绍主要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31 14:39

侗族是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三省毗邻地区的南方少数民族,其中以贵州省人口最多,古代文献中称“骆越”、“僚”、“侗蛮”。他们主要从事山坝农业,兼营林业和渔猎,手工业发达。出产“香禾糯”(有“糯中之王”之称)、“稻花鲤”、油茶、杉树,善于编织侗锦,“鼓楼”和“风雨桥”是其特有的精湛建筑艺术,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侗族的饮食文化自成一体,大致可用“杂”(膳食结构)、“酸”(口味嗜好)、“欢”(筵宴氛围)三个字来概括。在其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神奇的内容。

侗族大歌
1个回答2024-03-07 13:01
侗族大歌没有很严格的限定哪些歌曲和歌名属于这个范畴,只要表演形式和运用的艺术技巧符合侗族大歌的表演要求就可以。比较好听的有蝉之歌,布谷催春
侗族人简介?
1个回答2024-04-06 10:20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省交汇处。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
  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 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使用侗语,属汉藏语系,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桥上建有五座多脚宝塔,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结构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洞眼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侗族大歌
1个回答2024-03-17 18:40


大歌——侗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才能演唱,参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队,有的侗寨多达10来个歌队。对歌、赛歌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村与村,寨与寨通过举行对歌比赛活动给男女青年们提供初识相恋的平台,直至结下良缘。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

大板桥的姑娘原唱是谁
1个回答2024-02-10 15:41
《大阪城的姑娘》
原唱:张瑜
歌词:新疆民歌
歌曲:王洛宾

大板城地石路硬又平 西瓜啊大又甜
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 两个眼睛真漂亮
大板城地石路硬又平 西瓜啊大又甜
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 两个眼睛真漂亮
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你的嫁妆 领着你的妹妹
赶着那马车来

大板城地石路硬又平 西瓜啊大又甜
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 两个眼睛真漂亮
大板城地石路硬又平 西瓜啊大又甜
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 两个眼睛真漂亮
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你的嫁妆 领着你的妹妹
赶着那马车来
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你的嫁妆 领着你的妹妹
赶着那马车来
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你的嫁妆 领着你的妹妹
赶着那马车来
带着你的嫁妆 领着你的妹妹
赶着那马车来
老板娘叫秀姑的电视剧是哪个?
1个回答2024-05-22 07:21
这是《午夜蝴蝶》单元三的故事。
《午夜蝴蝶》是由张族权执导,宣璐、韩烨、傅颖、周宸佳、邱心志、侯天来等主演的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几个花一样的少女遭遇不同命运的故事。
林芳芳、孙小茹、苏沫儿和廖国香是从小一起玩的好姐妹,虽有着相似的童年,但却经历着不一样的人生。在她们的人生路上,或因时代的变迁,或因家庭的落败,尝尽辛酸苦辣,经历命运坎坷。但她们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去完成理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