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漫谈相声

谈谈对唐诗宋词的体会
1个回答2024-03-11 13:45
唐诗宋词,古今之精华也,闲暇之时,若有一片诗,一阕词相伴自是极乐之时。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包罗万象,吾一介女流,喜绝美、安静、亦不乏些许忧伤的,如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宋词“丁香泣露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都不错。其实唐人写词亦佳,温庭筠的《更漏子》中那句:“梧桐树,三更雨,不到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便使人不由得心生爱意。南宋易安那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可堪绝笔。
都道“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然,诗词各有千秋,诗有小情小调,词亦有豪情壮志。
诗词歌赋,无论是豪放的美,还是厚重的美,无论是若隐若现的美,都是千年以来中华文化之最美。(望有助于君子衿)
谈谈对唐诗宋词的体会
1个回答2024-03-12 05:43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的巅峰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巅峰,唐代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也就得到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唐代统治者的胸襟眼界之高,是后代统治者少见的,民族政策相当开明,“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背景,李姓王朝才能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对化外文明,此等自信,积弱之宋实难企及,明清两代,国势渐衰,也难望其项背。” 自信使得唐代文人拥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一批批优秀文人不断涌现。加上唐代科举中的经赋取士,进一步刺激了文人对文化的追求,从另一个方面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有唐一代,浪漫与现实并存,古体与格律同行,凡物皆可入诗,使得文人在作诗的时候有了更加广阔的挥洒空间。正由于巅峰在前,使得后人只能仰视,正所谓“唐后无诗”。

自从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李白、贺知章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李贺、贾岛为代表的怪诞诗人。一批批优秀的诗人纷纷涌现,造就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璀璨的巅峰。

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另外一个巅峰。词产生了民间,经历了唐、五代的发展,到了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初期晏几道、欧阳修的推动,随着柳永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来随着苏轼等人的推进,宋词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到了南宋的时候,更多的词人身怀忧国忧民之心,豪放派词人涌现,辛弃疾、陆游等人将豪放词风推到极致。

自从宋初对“西昆体”的批判,宋词开始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经过柳永的改革,宋词更进一步的繁荣。一般来说,宋词只是分为两个派别: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为代表的豪放派。优秀的词人促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的另外一个巅峰。

经济的发达,政治的清明,文化的繁荣,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诗词的繁荣不是孤立存在的,诗词存在于文化之中,是社会的一个部分,离开了社会,诗词不过是空中楼阁。
谈谈你所理解的唐诗宋词
1个回答2022-09-11 22:36
就是唐朝的诗宋朝的词
谈一谈你对唐玄宗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2-26 02:53
我对唐玄宗还是挺欣赏的。我觉得对一个历史人物都必须辩证的看待。唐玄宗早期,发生宫廷政变,夺得了皇权,开始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国富民强。但是作为一名天子,在没有约束力的情况,是很难一直保持先前的励精图治,吃苦耐劳,一旦真正懈怠了,那么很难再提起精神去认真的打拼天下。虽然后面大家都说是杨贵妃把他给害了,但是我觉得内因还是他自己,他已经懈怠了,他已经把治理国家这件自己的任务给丢了。只记得安逸享乐了。因此我觉得他是属于前褒后贬型的
唐僧只会谈____不会谈____
4个回答2023-06-19 19:05
唐僧只会谈理想不会谈现实啊,他只会说要去东西方取经,他什么都不懂。
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唐传奇?
2个回答2023-01-19 20:20
唐传奇指的是唐朝的传奇小说,是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比如比如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离魂传》
谈谈个人最喜欢的唐诗是哪一首?
1个回答2023-08-12 13:01
我喜欢的唐诗,举不胜举,但如果一定要找出一首“最喜欢”的,我以为,当推有“孤篇盖全唐”之美游纳誉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这首缺耐诗“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伏磨春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谈谈你对唐代诗人李白的看法
1个回答2023-01-17 09:40
古今名人对李白的看法大多是赞誉有加的: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称赞李白:“千载独步,惟公一人”。
杜甫对李白评价甚高,称赞他的诗“惊风雨”、“泣鬼神”,而且无敌于世、卓然不群。
韩愈对李白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在《石鼓歌》又叹“少陵无人谪仙死”。
唐文宗下诏将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苏轼《和陶渊明〈饮酒〉》) 赞李白“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
黄锦祥对李白杜甫同赞道:“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余光中《寻李白》“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谈谈对唐诗宋词的体会
1个回答2022-11-02 00:42
只能说,现在的文学跟唐诗宋词比起来,就是萤火之光与日月之辉。
论述:题谈谈你唐诗的看法
1个回答2022-09-27 06:55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精华,每一首唐诗都有其要表达的情感。或悲或喜,或哀或怒,或怨或忧…而这些情感多通过诗人的炼字,用词等各种手法表现,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总之,读唐诗需静下心来,足字足句的品读,这样才会让自己的思想和诗人产生共鸣。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