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世遗

世遗泉州遗产点:安平桥
1个回答2024-03-24 09:27

  安平桥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泉州与广阔的南部沿海地区的陆运节点,体现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水陆转运系统的发展。同时,安平桥的建成是包括泉州官方、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既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又反映了海洋贸易给泉州社会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财富积累。

安平桥

  

【选址】

   安平桥位于泉州城西南方向30公里的奇迹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这里是泉州与其南侧的漳州、广州等地区联系的要道。因桥上五华里,俗称“五里桥”,为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   

【整体介绍】

   平桥始建于1138年,建成于1152年,由僧侣、商人、政府官员和当地民众等合力建造。桥体为东西走向,桥长约2255米,桥面宽2.9-4米,条石铺就,两侧护以花岗岩栏杆。共有石砌桥墩360座,有长方形、单尖船形、双尖船形等式样。桥墩之间横架巨型石板作为桥面,石板长5-11米。

  安平桥上及周边建有多座附属建筑。桥东端建有瑞光塔、桥头亭、桥中的水心亭,桥西端有海潮庵。桥身中段水中还筑有4座方形小石塔,均起到护佑商旅平安的作用。水心亭规模最大,与桥同期建造,又称泗洲亭、中亭,原供奉泗洲佛,后改供观世音菩萨,周围保存有历代修桥碑记16方,亭前柱旁还立有两尊护桥石将军雕像,系宋代石雕作品。桥东、西两侧建望高楼、听潮楼两座隘门。桥身中段建有两座雨亭,供过往行人休憩避雨。

【白塔】

   白塔,又称“西塔”、“瑞光塔”、“文明塔”,位于安海西畔安平桥头超然亭的东北侧。该塔通高20.55米,为五层六角楼阁式砖石仿木结构,每层均有六个塔檐,除最高层有六个拱门外,其余四层只有对着安平桥的西面筑一拱门,余下五面只筑拱形龛,塔顶有一巨形葫芦,内空心,第四层起有圆木塔心柱支撑塔盖和塔刹,有旋梯可上;外涂白灰土,俗称“白塔”。底座为石构,特别是六角形基座拐角处均有一尊石浮雕力士承托,每个力士造型各异,动作夸张,表情极为生动。塔下有石栏杆围护。

  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系安平桥建成之年,乡人以造桥余资建造,作为安海港航标塔,建成后“金标涌地,映荫海市万家”之誉,明、清间多次重修,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重修后曾易名“文峰塔”,白塔由航标塔赋予文峰塔功能,古代曾有“白塔点灯,金榜题名”的佳话广为流传。 

  安平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又有所创新。首先,桥墩基础采取“睡木沉基”法,即在打入海底的木桩之上再横卧一层木桩,其上再砌筑石桥墩。这一做法既可加固地基,又可使地基平整。相较于洛阳桥使用的抛石为基的筏型基础,这一做法既节省石料又节约人力。其次,在桥墩的设计上,由于桥跨越多个港道,港道有深有浅、水流有缓有急,设计者非常注意港道地质的变化,根据海潮洪水的流速、流向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在不同位置分别设置长方形、单尖船形和双尖船形三种桥墩,因地制宜。这是海洋贸易带动的泉州大量桥梁建造实践中积累、发展出的先进技术。

【超然亭】

   也称“桥头亭”,祀观音,面阔一间,砖木石结构,以桥亭为拜亭。明代重修,清道光年间,分香水心亭佛祖于此奉祀。 

【澄渟院】

   澄渟院门匾石刻“澄渟院”三字,署名“沙门一音”及“李瑞美号”,两旁是“寒山”、“拾得”石刻浮雕像,石门楹联石刻“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是弘一法师亲笔题写的。1938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弘一法师由漳州经同安梵天寺走过五里桥来到安海,就驻锡五里桥上的水心亭澄渟院,达一个月之久。期间,许多安海地方人士慕名前往拜访,曾多次应邀在金厝祠堂向安海民众讲佛经,后辑为《安海法音录》一卷。当时,弘一法师乐与安海绅商学各界他们交往,并以书法广结善缘,据考达300多幅,一时传为佳话。值得一提的是,1948年12月,弘一法师的高足丰子恺先生曾携其女丰一吟专程来此寻觅瞻仰其师的遗迹,住进弘一法师曾住过的澄渟院。

【望高楼】

   望高楼系拱形门的两层石牌楼,俗称“隘门”,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东西朝向,两层楼阁式,砖石结构,铺设楼板,下为拱门,桥从拱门通过。楼上嵌有楷书“望高楼”、“金汤永固”等石匾额和石刻,是清同治三年甲子仲冬重修时黄章烈所题。望高楼的另一面朝西,门上一方石匾题有“寰海镜清”。 

【中亭】

   桥中段处的憩亭称水心亭,俗称“中亭”,因早期奉祀泗洲佛,也称“泗洲亭”。 

  明崇祯郑芝龙修中亭,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把桥上所有建筑物全部焚毁,中亭也在其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复界后,施琅即予修复。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中亭西侧填海建寺,以亭名寺,即称水心亭。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福建陆路提督蓝理筑西埭,以海土填水心亭两旁,阔十丈,长一里许,盖屋168间,建了一里长的街市。后蓝理被罢职,中亭市遭毁。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水心亭寺,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殿后舍,以桥亭为拜亭。中门立柱镌“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为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中亭时由黄恩承撰立。殿中祀奉释迦牟尼,陪祀观音大士和势至菩萨,中亭有二尊宋代护桥石将军,躯高1.6米左右,披甲执剑,形象威武。

  中亭是碑刻最为集中的地方,可称其为小“碑林”。这里有历代修桥的碑刻,共有十几方。现存最早的石碑是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的《重修安平桥记》,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修建安平桥现存最早的石碑。有明万历庚子年(1600年)所立的《水心亭碑记》、崇祯十一年(1638年)所立的《水心亭记》、清雍正五年(1727年)所立《重修安平桥记》和《重修安平西桥碑记》以及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所立诸碑,均说的修桥之事,从工程技术、人文艺术、文物考古都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亭前埕有一石塔,塔身八角形,高三层,塔檐层层收分,节形塔刹,通高5.8米,底层八面各雕莲花图案,二、三层各雕8尊佛像,其中三层有一龛祀泗州佛。

 

【听潮楼】

   位于水头镇入桥处,俗称“隘门”,造型同安海桥头望高楼,清嘉庆戊辰年(1808年),重修,两层楼阁式,砖石结构,铺设楼板,下为拱门,桥从拱门通过。

【海潮庵】

   位于水头旧街口南侧,为安平桥的桥尾终点,占地160多平方米,坐东朝西,祀“三世尊佛”。

  安平桥作为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为研究我国的桥梁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泉州海丝申遗的意义
1个回答2024-03-11 11:43
申报世遗是为进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这些文物点有着明显的区别。如,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九日山风景旅游区已有一定的名气,相应的保护举措也做得不错,但文兴古渡口等就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当年,这些点作为代表性遗址,曾进行了相应的整治,但并没有坚持,后来一度暂停。这也是造成如今这些代表性遗址环境参差不齐的缘故。
不要只是重在申报,要有持久的保护举措。如德济门遗址广场,如今杂草丛生,许多人都不知道它的价值在哪里。申报世遗,其实就是为了提高这些遗址的知名度,进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世遗泉州遗产点:洛阳桥
1个回答2024-03-31 16:45

   洛阳桥桥体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现存全长约731米,桥宽约 4.5米,主体桥段为47孔,有45座石墩,依托桥中部一自然小岛(中洲)而建。所有石墩朝向洛阳江上游的西侧均附有船形分水尖,而仅有南段3个石墩设东侧分 水尖。石桥梁板系巨型条石,桥面左右翼以望柱、扶栏。洛阳桥身、中洲及桥南北各设有一些附属构筑物或建筑物。桥身两侧设置宋以来各形制石塔7座,护桥石将军4尊。中洲上有中亭和西川甘雨碑亭。

【总体价值特征】

   洛阳桥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跨海石桥,始建于1053年,1059年落成,历代修缮,至今保存完好。洛阳桥建造的背景是古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带给水陆转运系统的功能需求。

  1、洛阳桥是泉州运输网络发展的里程碑,它加强了泉州与闽北和内陆的陆运联系,开启了宋元泉州3个世纪的造桥运动,推动了国家口岸水陆转运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2、洛阳桥是官方主导、全民合力建造大型交通设施的典范,体现了官方、僧侣等社会各界对商贸活动的推动和贡献。

  3、洛阳桥是古代大型石桥建造的工程杰作,为宋元时期泉州造桥浪潮积累了宝贵的就经验。

洛阳桥

 【选址特征】

  1、闽南地区交通特点:福建多山,闽南地区沿海的交通特点之一,是主要南北向交通路线都分布在山、海间的山麓、平原地带。

  2、水陆转运关系:从局部交通环境看,泉州城是“两江夹一城”的城市,洛阳桥建在城东北的洛阳江上,是海港城市对外交通的必然选择。这里距泉州古城约10公里,由石湖码头、江口码头等处上岸的货品在泉州古城内集散,由仁风门出,沿清源山麓,在此过洛阳江,向北运送至福州、江浙等地。

   3、 洛阳桥选址位于洛阳江江口最窄处,正处在洛阳江入海口处,依托江中天然巨石(今称中洲岛或中亭),分两段式建造。 

 

 【历史沿革】

  1、万安渡的选址:在洛阳桥建造前,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叫万安渡的渡口,联结洛阳江南北两岸的交通。说明这里一直就是海港城市对外联络的关键节点。渡口的选址与古桥的选址具有一致性要求,即跨江距离最短。

  2、蔡襄建桥的意义:洛阳桥的建造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在宋代初年(1041-1048年),李宠在万安渡口架木板为桥,供行人过往;在1053年(皇祐五年),有王实、卢锡、许忠、义波等十五人,合力建万安渡石桥,历三年不成。最后,在1056-1059年(嘉祐元年-四年),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蔡襄两次任泉州太守,期间主持建石桥并成功。这一变化说明宋代海丝兴盛,交通需求逐渐旺盛,具有将渡口改建为可以提高交通便捷性的桥梁的迫切性,民间力量自发地进行了一定的建桥尝试;另一方面也说明官方顺应商贸发展需求、对修建大型交通设施进行了积极推动。

【蔡襄祠与官方管理】

   蔡襄祠位于桥南村中部,沿着这条桥南街,到洛阳桥南桥头只需300米。

  蔡襄祠是洛阳桥的建造者蔡襄的纪念性建筑。始建于1119—1125年(北宋宣和年间),历代修缮,现存建筑为清代1875年(清光绪元年)重修后的建筑,呈现清代建筑风格。整体建筑群坐北朝南,是一组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的 闽南传统 合院式建筑,中轴对称,由山门、大殿和后落三座主体建筑围合成两进院落。大殿开敞,便于举行祭拜活动。

【蔡襄雕像】

   蔡襄在1056-1059年任泉州太守期间,主持修建洛阳桥并完工。他被后人铭记,一是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和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京)并称“宋四家”。另外一个被后人铭记的原因,就是他主持建造了伟大的洛阳桥。因此,洛阳桥这种大型工程的建造,实际上是一种官方行为,是海港城市的水陆转运需求和官方主导相结合的产物。

【万安桥碑刻】

   这方碑刻是记载洛阳桥建造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碑文是由蔡襄亲手撰写,确切记述了洛阳桥从1053年始建、至1059年建成的历史。短短153个字,把建造时间、规划、耗资、作用及主建人员都扼要记明。蔡襄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这个碑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该碑因其文字精炼、书法超群、雕工卓绝,而被誉为文、书、镌“三绝”。下碑已不知所踪,现存碑为1965年据旧碑重刻,石质与上碑的青石石质明显不同。)

【古桥与桥南村发展】  

   【桥南街】 桥南街是村中的主干道,历史上也是出泉州城过洛阳桥的必由之路。这个村子就是因洛阳桥的交通功能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渔业型村庄。村子可追溯的历史至少已有600多年,现有人口3400多。村中至今还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传统建筑,包括17-19世纪清代特征的木构建筑、20世纪初期中西结合风格的骑楼建筑,以及20世纪中期的石构建筑等。 

   【刘氏家庙】 村中居民主要姓刘,刘氏家庙是纪念刘氏先祖的祠堂,也是整个村落的精神核心。这组建筑始建于1464-1488年(明成化年间),现存为清代风格建筑。   

   【“彭城衍派”民居】 这里的“彭城衍派”,指的是他们都是北方的彭城(今徐州)刘氏的后裔,彭城正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这一现象在闽南的其他传统村落中也有反映,体现出古泉州与中原地区的文化渊源。 

   【镇海宫】 镇海宫是当地的民间信仰建筑,也与海神信仰有关,这也是传统渔业型村庄的特点。 

  桥南村的部分居民至今仍在延续传统的渔业生产生活方式,海蛎养殖不仅是当地人的经济来源,也是洛阳桥建造的一个技术关键。 

 

【多元文化:石塔与六字真言】

  石塔为三级六角楼阁式,刻有“十方三世一切佛”和梵文“六字真言”,是密宗佛塔。

  窣堵波式。这两座塔与佛教密宗有关,反映了古泉州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

【江口景观特征】

   洛阳桥所在的洛阳江江口水面开阔,一桥横贯南北,依托江中巨石,宏大的江口景观更加烘托出古桥高超的建桥技艺。

【石将军】

   这是守护洛阳桥的两尊石将军,桥北有两处,是武士形象。在北桥头还有两尊。

【工程技术】

   石桥由桥墩、桥梁板、栏杆等部分构成,桥梁板石板呈纵向排布,为整块条石,架设在下方桥基上。条石最长可达11米,宽0.98米,厚0.8米,重达10余吨。这种大理石的加工工艺至今仍在传承,桥北的 惠安县 是著名的石材生产地。整个桥体的石雕粗犷,结构关系清晰,实用、美观。  

  这么大的条石是如何运送和建造的呢?这里就需要提到洛阳桥建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即“浮运架梁”。利用水涨船高的原理,在退潮时,用木浮排将石材运送至两个桥墩之间的恰当位置;涨潮时,水面将浮排和石材整体托起,调整安放至桥墩;再待退潮时将浮排移走,完成桥面大条石的安放。

【红树林景观】

   洛阳江口生长的红树林同时也是省级湿地保护区,生态条件良好。 

【中亭】

   “ 中亭”,古代的万安渡就位于这里,是难得的渡口选址。宋代建造洛阳桥时也充分借助了这个天然的小岛,由于桥的跨度被自然分割为两段,极大地方便了大桥的建造,也增强了桥的稳定性。这里也成为了过桥时的停歇点,历代都在上面建造一些人工设施。   

【甘雨亭】

   西川甘雨亭,始建于1575年(明万历三年),是为了纪念明代为民祷雨的泉州知府方克而建的。现存建筑为1982年修复。

  河滩上竖立的石板,是人工养殖海蛎的设施。历史照片上对这一养殖活动也有记录,至迟在19世纪,这种养殖活动就已经很普遍。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一会还会向您介绍这一养殖活动的特殊功效。  

【镇风塔】

   圆锥形塔叫镇风塔,始建于明代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泉州大地震后,现存为1935年修复。   

【中亭建桥碑刻】

   碑刻大多是记载洛阳桥在宋代始建后,在宋、明、清、民国(12-20世纪)历代进行修缮的历史。其中1607年泉州大地震后太守姜志礼书的重修碑,记载的是比较大的一次修缮工程。这些碑刻的记载是古桥真实性的重要佐证。    

【保护标志碑】

   洛阳桥于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保护碑。

【建桥技艺:“筏型基础”“养蛎固基”】

  除了前面讲到的浮运架梁以外,洛阳桥建造的另外两个工程技术。一个是“筏型基础”,古桥在建造前,先在水下抛石形成相互连结的整体桥基,再在桥基上立桥墩,这一构造类似于现代建筑构造中的“筏型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古桥基础的稳定性。我们看到桥墩部分被建造为船尖造型,这有利于缓解水流对桥身的冲击。另一个技术是“养蛎固基”法,在桥基建造后,在桥基上人工养殖牡蛎,牡蛎的附着起到了加固桥基的作用,增强了桥整体的稳定性。洛阳桥首创的“浮运架梁”“筏型基础”“养蛎固基”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是桥梁史的一个创举。这些精妙的工程技术共同造就了这一工程奇迹。 

  桥墩那个大石板是宋代的基础,上面那个顺丁叠砌的基础是明代李五增高的桥墩。   

【万安桥巨石】

   “ 万古安澜”巨石: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李待问所题的“万古安澜”石刻,取渡江平安之意。洛阳桥所在地原为万安渡,故桥又别名“万安桥”。 “万安桥”三字为宋代刘泽书。

【滴水弹琴】

   这里有一个奇妙的现象,中亭以北第二桥洞上,并排七条大石梁,每逢朔望潮荡,江水击桥,七条大石梁咣当作响,宛如七弦之声。  

【洛阳江】

   洛阳江是泉州仅次于奇迹的第二大河流,位于 泉州市 的东北部,由此东流汇入泉州湾。“洛阳”“奇迹”的名称都是中原的地名,也是古泉州与中原地区密切的文化关联的实证。 

【保护修缮措施】

   洛阳桥在宋、明、清历代均有修缮。

  1993-1997年,开展了古桥的保护性修缮,严格按照原形制、原工艺、采用本地花岗岩对桥墩、桥梁板、栏杆等残损部分进行修复。这一修缮措施确保了古桥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千年古桥得以延年益寿。    

【晋惠交界碑】

   民国1933年立,为两县交界处界碑。   

【多元文化:月光菩萨】

   洛阳桥的周边设有多处佛塔,沿海居民多借助佛塔来护祐平安。这座塔雕刻精美,并有确切的年代题记。在文兴码头边上、开元寺等处也看到了同样形式的古塔,称为宝箧印经塔。渔民在出海前后都要在此祭拜,以祈求平安。塔中四面都有刻字,西面中间浮雕月光菩萨头像,“己亥岁造”字样即1059年(北宋嘉祐四年),是洛阳桥建成的那年。其他三面还有“诸佛出世”、“涅槃经”、梵文等。

【石塔、石将军、蔡襄雕像】

   这里还有两尊护桥石将军,以及两座五层八角楼阁式石塔。这尊雕像正是人们为纪念洛阳桥的建造者蔡襄而树立的雕像,这已经成了这个区域的一个地标,与洛阳桥融为一体。洛阳桥让市民、商队能够更平安的渡过洛阳江,人们怀念这位伟大工程的缔造者。   

【古桥与洛阳街发展】

   在洛阳桥的北岸有一组聚落,也是因洛阳桥的交通功能而兴起的,叫洛阳镇。这条主街叫洛阳街,全长约1.5公里。 

  与桥南村具有明显的传统渔业聚落特征不同,这条主街由于在20世纪20-30年代集中改建过,建设了大量具有中西结合特征的骑楼建筑,像这组建筑,一层建筑前部设置走廊,二层悬挑出,是典型的传统商业建筑。因此,整条洛阳街表现出浓厚的商业性。这正是缘于洛阳桥带给这条街的交通便利。   

【昭惠庙】

   昭惠庙是一座祭祀海神通远王的祠庙,与在九日山看到的昭惠庙是同一个海神信仰。在修建洛阳桥时,蔡襄的工作团队曾以这里为建桥的指挥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蔡襄在此坐镇、督促古桥完工的场景。这组建筑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清代(17-20世纪)风格。明、清历有修缮,有一方1549年(明嘉靖二十八年)重修碑刻,最近为1984、2012年重修。

 

泉州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1-16 07:39
1.泉州南音泉州市2.泉州北管泉港区3.泉州拍胸舞鲤城区4.梨园戏泉州市5.高甲戏泉州市6.泉州提线木偶戏泉州市7.奇迹布袋木偶戏奇迹市8.惠安石雕惠安县9.泉州花灯泉州市10.德化瓷烧制技艺德化县11.惠安女服饰惠安县。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3 05:29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闽南民居、泉州木偶等。

一、南音

南音,又名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琵琶轻弹,洞箫幽幽,浅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在空气里潆洄飘荡。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2006年5月20日,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闽南民居

闽南民居是福建、台湾等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他地域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源于泉州,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泉州古厝,凭借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始终占据闽南文化圈古建筑技艺的主流。鉴于泉州的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总结出一套泉州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和技巧。

2010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泉州木偶

福建泉州素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的美称。

相传唐末王审知入闽时,傀儡戏就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福建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艺人们根据《目连》、《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前推进了一大步。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4 20:31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闽南民居、泉州木偶等。

一、南音

南音,又名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琵琶轻弹,洞箫幽幽,浅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在空气里潆洄飘荡。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2006年5月20日,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闽南民居

闽南民居是福建、台湾等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他地域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源于泉州,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泉州古厝,凭借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始终占据闽南文化圈古建筑技艺的主流。鉴于泉州的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总结出一套泉州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和技巧。

2010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泉州木偶

福建泉州素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的美称。

相传唐末王审知入闽时,傀儡戏就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福建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艺人们根据《目连》、《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前推进了一大步。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5 04:38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闽南民居、泉州木偶等。

一、南音

南音,又名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琵琶轻弹,洞箫幽幽,浅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在空气里潆洄飘荡。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2006年5月20日,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闽南民居

闽南民居是福建、台湾等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他地域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源于泉州,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泉州古厝,凭借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始终占据闽南文化圈古建筑技艺的主流。鉴于泉州的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总结出一套泉州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和技巧。

2010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泉州木偶

福建泉州素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的美称。

相传唐末王审知入闽时,傀儡戏就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福建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艺人们根据《目连》、《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前推进了一大步。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9 08:44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1、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裤陵音保持这一遗制。

2、高甲戏

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

3、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颂纯悉文化遗产之一。

4、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流行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传统丝竹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清光绪初年,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随着海上运输船只、南下盐兵、淮河难民等进入泉州市泉港区,逐渐形成泉州北管音乐。

5、泉州花灯

泉州花野乎灯是福建省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起于唐代,泉州花灯盛于宋、元,并延续。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泉州大学大全,泉州有哪些大学,泉州大学名单一览表?
1个回答2024-03-26 08:03

泉州地区目前的高等院校还是不少的,具体的名单如下,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

仰恩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福州大学奇迹校区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福建分院

黎明职业大学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泉州信息职业学院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泉州华光学院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谁那有泉州讲古的故事啊
1个回答2024-01-20 16:58
开元寺的传说

东西塔的故事

洛阳桥的传说——蔡端蔡端,本府为官

洛阳桥的传说——观音妈助桥钱

洛阳桥的传说——谁人下得海

李五重修洛阳桥

清源山——老君岩

清源洞通洛阳桥

清源山——天侣呈瑞

清源山——俞大猷练胆石

清源山——状元石

清源山——连心石

仙公山的传说——何氏九仙

仙公山的传说——掌上功名

仙公山的传说——梅花深处

仙公山的传说——仙鹿除蚊

仙公山的传说——出米岩和仙脚迹

安平桥的故事

东并桥的传说

姑嫂塔

圣墓与风动石

圣墓前的阿訇墓

天后宫的龙柱

承天寺景物

崇福寺大钟

泉州南少林寺

俗语编

阿公不值一个锡夜壶

小时偷拿针,长大偷扛杉

无粮思上梁,无米打和尚

人中进士,你拔死羊母

拣啊拣,拣着一个卖龙眼

三人五目,过后没长短脚话

地名编

武林编

笑林编

民间传奇人物编

历史名人编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