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十二经脉循行

经络腧穴学的目录
1个回答2022-06-16 06:29

绪言
上篇 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 经络概述
第一节 经络系统概况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二经别
四、十五络脉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二、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概述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命名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三节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
三、络穴
四、郄穴
五、背俞穴
六、募穴
七、八会穴
八、八脉交会穴
九、下合穴
十、交会穴
第四节 腧穴定位法
一、体表标志法
二、骨度分寸法
三、手指比量法
中篇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三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一、手太阴经脉
二、手太阴络脉
三、手太阴经别
四、手太阴经筋
第二节 手太阴腧穴
第四章 手阳明经络与塍穴
第一节 手阳明经络
一、手阳明经脉
二、手阳明络脉
三、手阳明经别
四、手阳明经筋
第二节 手阳明腧穴
第五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一、足阳明经脉
二、足阳明络脉
三、足阳明经别
四、足阳明经筋
第二节 足阳明腧穴
第六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一、足太阴经脉
二、足太阴络脉
三、足太阴经别
四、足太阴经筋
第二节 足太阴腧穴
第七章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少阴经络
一、手少阴经脉
二、手少阴络脉
三、手少阴经别
四、手少阴经筋
第二节 手少阴腧穴
第八章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九章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一章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二章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三章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四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五章 奇经八脉
第十六章 奇穴
下篇 经络的纵横关系及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第十七章 经络的纵横关系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附录一 经络腧穴歌诀选
附录二 《脉书·十一脉》选录

经络腧穴学的目录
1个回答2022-06-12 23:47

绪言
上篇 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 经络概述
第一节 经络系统概况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二经别
四、十五络脉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二、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概述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命名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三节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
三、络穴
四、郄穴
五、背俞穴
六、募穴
七、八会穴
八、八脉交会穴
九、下合穴
十、交会穴
第四节 腧穴定位法
一、体表标志法
二、骨度分寸法
三、手指比量法
中篇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三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一、手太阴经脉
二、手太阴络脉
三、手太阴经别
四、手太阴经筋
第二节 手太阴腧穴
第四章 手阳明经络与塍穴
第一节 手阳明经络
一、手阳明经脉
二、手阳明络脉
三、手阳明经别
四、手阳明经筋
第二节 手阳明腧穴
第五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一、足阳明经脉
二、足阳明络脉
三、足阳明经别
四、足阳明经筋
第二节 足阳明腧穴
第六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一、足太阴经脉
二、足太阴络脉
三、足太阴经别
四、足太阴经筋
第二节 足太阴腧穴
第七章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少阴经络
一、手少阴经脉
二、手少阴络脉
三、手少阴经别
四、手少阴经筋
第二节 手少阴腧穴
第八章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九章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一章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二章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三章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四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五章 奇经八脉
第十六章 奇穴
下篇 经络的纵横关系及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第十七章 经络的纵横关系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附录一 经络腧穴歌诀选
附录二 《脉书·十一脉》选录

五腧穴的阴经五腧穴表
1个回答2023-08-20 16:47

经脉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三阴
手太阴肺经(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厥阴心包经(君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手少阴心经(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足三阴
足太阴脾经(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足厥阴肝经(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足少阴肾经(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经络与腧穴中“六合”的名词解释
1个回答2022-10-15 04:20
  经络与腧穴中
  六合:阴经的经别于其表里的阳经的经脉相合,由此把十二经脉合为六合
五输穴的五腧穴歌
1个回答2022-08-19 14:39
五腧穴歌 --井荥输(原)经合歌
出自 明代 刘纯《医经小学》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腧穴的定位方法是?
1个回答2023-05-21 02:36
骨度分寸定位,自然标志定位,手指同身寸定位,
五腧穴属性都是什么?(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在五行中分别属什么?),原穴、络穴、郄穴、墓穴
2个回答2023-03-25 17:31
首先,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的五行属性分两种
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的属性不同的

比如,阴经的属性是井(木)穴、荥(火)穴、输(土)穴、经(金)穴、合(水)穴
而阳经的属性是井(金)穴、荥(水)穴、输(木)穴、经穴(火)、合(土)穴

治疗多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比如肺虚,肺属金,土生金,土为金之母,因此治疗肺虚可以选用属于土的五输穴。同理,比如肺经实证,应该泻其子,金生水,所以水为金之子,治疗可以选择属于水的五输穴,用泻法治疗。
五腧穴的歌诀,谁知道~
2个回答2022-05-22 00:11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之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录音机长期通电有可能发生火灾吗?
1个回答2024-06-05 23:23

可能性很小

恐龙名字大全
1个回答2024-06-05 23:21
纯手工!二叠纪:(初龙不算龙)棘齿龙,灵鳄,蛇齿龙,(上龙类,迷龙类,鳄类)……三叠纪 :始盗龙(最早的恐龙),芙蓉龙,纯信龙,十字龙,加斯马吐龙(古鳄),南十字龙,埃雷拉龙,腔骨龙,原角鼻龙,金塔龙,原美颌龙,板龙(三叠纪最大的原始蜥脚类,长约5~7米),美颌龙(最小的恐龙,只有0.2米),跳龙,竖尾龙,槽齿龙,跃步龙(三叠纪最迷你的肉食恐龙),黑丘龙(生活在三叠纪末期至侏罗纪早期),黑瑞龙(三叠纪最凶猛的肉食恐龙),黑瑞拉龙,肩角龙,幻龙,沙尼鱼龙(目前最大的鱼龙,长约14~18米(萨斯特鱼龙可能更长)),泰曼鱼龙,卵皮龙(一种海龟型的水生动物),达尔文翼龙,蓓天翼龙(可能是最早的翼龙),真双齿翼龙(原始蜥臀目,鸟臀目)…… 侏罗纪 :合踝龙(三叠纪末期至侏罗纪早期),安琪龙(被称为“最美丽的恐龙”),扭椎龙,优椎龙(大型肉食恐龙,长约7米),盘足龙,叉龙,小盾龙(身上有像犰狳一样的盾甲,因此得名),沱江龙,双脊龙(分布广,中国云南、美国,加拿大都发现了化石),树龙(也叫树栖龙),单脊龙,大椎龙,青岛龙,巨椎龙,里奥哈龙,异齿龙(有三种不同的牙齿,因此得名),晓龙,橡树龙,莱索托龙,华阳龙,胄甲龙(可能是最早的甲龙),斑龙,异龙,异特龙(侏罗纪最大,最凶猛的肉食恐龙,身长9~11米),剑龙(最著名的恐龙之一),永川龙(中国己发现的最大肉食恐龙),巨棘龙(剑龙类,不是肉食恐龙),角鼻龙(鼻上有一个角,因此得名,梁龙,腕龙,地震龙(侏罗纪最大的恐龙,可长35~40米),虚骨龙,超龙,窃鸟龙,圆顶龙,钉状龙,勒梭维龙,梭背龙
,嗜鸟龙,马门溪龙(脖子最长的龙),建设气龙(在中国,被一个石油考察队发现,因此得名。只有一个属),巨齿龙(最早有名字的恐龙),蜀龙(尾巴上有尾锤的长颈恐龙),翼龙
(翼龙类的通用名),鱼龙(通用名),翼嘴翼龙(鸟臀类,蜥臀类等30多种类)…… 白垩纪 :暴龙(也叫霸王龙),始暴龙,特暴龙,萨斯克霸王龙(最大的暴龙),澳大利亚霸王龙(要迁徙的暴龙),恶暴龙(头上有和异特龙一样的v型角),警暴龙,凶恶龙(属暴龙类),恶龙,冠龙(暴龙的近亲,发现于中国),恐手龙(肉食的镰刀龙类),恐爪龙(十分凶猛,脚上有弯钩,镰刀龙(恐龙中前肢最长),合尾龙,慢龙(也属镰刀龙类),懒爪龙,单爪龙,始祖暴龙,西母霸龙,栾川暴龙,奔龙,奔山龙,角龙,三角龙(最著名的恐龙),尖角龙,原角龙,开角龙(也叫隙龙),牛角龙,小角龙,戟龙(角最多的龙),中国角龙,祖尼角龙,北极龙(并非生活在北极,而生活在阿根廷和南极),尤他龙(也叫萨尔塔龙),巴洛龙(有许多个心脏),雷龙(原叫迷惑龙),似鲸龙,鲸龙,荒漠龙(跑得最快的龙之一),鹫龙(长有羽毛),内乌肯盗龙(我们了解最少的驰龙),南方盗龙,犹他盗龙(最大的驰龙,长约7米),爪龙,栾川盗龙,天宇龙(长有羽毛),天宇盗龙(长有羽毛),斑比盗龙,驰龙,似驰龙,古角龙,巨龙(分布广,中国,蒙古,非洲,北美洲都有分布)鸽龙,西爪龙(最小的龙),阿马加龙(也叫阿玛加龙),泰南吐龙(来自中国的巨龙类),剑角龙,龙王龙,冥王龙,肿头龙,伶盗龙(长有羽毛),伤齿龙(最聪明的龙),中华盗龙,中华丽羽龙,棘龙(最大的肉食恐龙,长达15~18米,可能食鱼),似鳄龙(食鱼),激龙(仅发现一头骨化石)似鸡龙,阿拉善龙(唯二来自中国的镰刀龙类),纤角龙(不是小角龙),冰河龙,北票龙(最早发现有羽毛的龙),中华龙鸟(可能有毒),中华鸟龙(唯一确定颜色的恐龙),鹦鹉嘴龙(长着鹦鹉嘴般的嘴,因此得名),火山齿龙(发现于火山附近,因此得名),阿普吐龙,蝴蝶龙(不是翼龙,是巨龙),葡萄园龙(发现于葡萄园,因此得名),副栉龙(头冠可以发声),栉龙(同前),真板头龙(一种晚期甲龙),扇冠大天鹅龙,甲龙,包头龙,鸭嘴龙(牙齿最多的龙),埃及龙,鲨齿龙(第三大的肉食恐龙),弯龙(布氏弯龙,全型弯龙,侏儒弯龙等6种弯龙的联合名),狂君颅龙,玛君龙,禽龙(第二早发现的化石,第一是斑龙,比禽龙早100年,不过当时还没有发现恐龙。直到发现禽龙,所以,禽龙被默认为最早发现的龙),雪松山龙,埃德蒙顿龙,埃德蒙顿甲龙,阿尔伯塔龙,食肉牛龙(前肢短小),林龙(也叫森林龙,海拉尔龙),山东龙,小盗龙(长有四个翅膀的龙),寐龙(发现它时显寐(睡觉)状,因此得名),乌尔禾龙(有方骨板的晚期剑龙),穆塔布拉龙(鼻子上有个“红灯笼”),满洲龙(中国第一个被发现的龙),锦江龙,窃蛋龙(被误为偷蛋,但不能改名),葬火龙,,神眼龙,皮拉坎龙,迈亚龙,大鸭龙,帕克斯龙,热河龙,拟鸟龙,古拟鸟龙,鸸鹋龙,似鸸鹋龙,似鸟龙(跑得最快的龙),准噶尔翼龙,海王龙,沧龙,菊石(鹦鹉螺的远古近亲,长约1米)大眼鱼龙(眼睛最大的鱼龙),泥泳龙,薄片龙,滑齿龙,飞龙,无齿翼龙,风神翼龙(最大的翼龙)(鸟臀类,蜥臀类等120多种)……看完给好评!!!